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19)内容摘要:
如水蚤 (红虫 )及摇蚊幼虫等,活体与冰冻均可。 投喂方 法是少量多次,直到 7~ 10 日龄(幼苗体色从微红变为深灰色 )下塘为止。 饲养过程中要保持充足氧气并清除水泥池中的杂物及粪便。 网箱暂养是将 40~ 50目尼龙纱布做成的网箱,放在经过消毒的培育池中。 池中有大量浮游动物出现,水体透明度大于 50 厘米以上时即可采用这种方法。 网箱的高度以 50厘米为宜,开始 34 天网箱的开口在水面上 3~ 5 厘米,其后将网箱口沉入水面下 5 厘米,以便鱼苗能自由游动后从网箱游到池塘中。 如鱼苗放入箱中 5~ 6 天后还未游到池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8 中应将鱼苗清放入池塘内。 这样不需投饵,但一定要首先把鱼苗池准备好,每平 方米网箱可放 4000~ 5000 尾,要注意池中的水质,溶氧在 5mg/ L 以上,水体不能浑浊,以免氧气不足、泥浆过多导致鱼苗死亡,影响成活率。 育苗框暂养是将木制育苗框用 50 目的网布封闭底部后,放入暂养的水体中浸泡 2~ 3天后使用。 将带卵黄囊的鱼苗放入育苗框内,每个育苗框放 ~ 万尾,开始 3~ 4天只要不间断喷水保持充足的氧气即可。 一般在第 4~ 5 天,也就是鱼苗发育逐渐完善能自由游动时,开始投喂浮游动物和人工配合的微型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佳,其投喂方法以少量多次 ,直至鱼苗能下池塘培育为止。 在育苗框暂养 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喷水增氧,开食后要注意经常清理育苗框底部的网布,育苗框内的杂物与粪便过多会影响鱼苗的正常发育生长。 (四 )鱼苗池塘培育 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培育方法有了十几年的饲养经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饲养方法,即肥水 (浮游动物大量繁殖 )下塘与人工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的饲养技术。 鱼苗饲养是把孵化出膜后能主动摄食的 1. 35 厘米左右的鱼苗饲养至 10 厘米左右,约需要 30~40天时间,一般为 35 天。 池塘培育斑点叉尾鮰苗种是最有效的苗种培育的方法。 饲养鱼苗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精心的管理,其生产 指标是:成活率 90%~ 95%,规格 5厘米以上,鱼体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 环境及池塘条件 鱼苗培育的埸地环境应符合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养殖用水不得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化 ”的规定。 水体的溶氧量应在 / L以上, pH 为 ~ ,适宜透明度为 40cm~ 50cm。 鱼苗培育池形状为长方形最宜, 面积为 3~ 5 亩,池塘深度 2 米,水位深度 米,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应小于 15厘米或硬底、砂底部为宜。 鱼苗培育池清整及消毒 鱼苗经 5天~ 6 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 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土池培育,最好使用土池培育。 池塘进行清理,底部整平,清除池塘内的杂草。 培育池消毒:鱼苗培育池蓄水至 米~ 米深,每亩用生石灰 120~ 150 公斤带水进行消毒除野。 消毒后立即施放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一般每亩施基肥 200 公斤。 待池塘中大量浮游动物繁殖水体开始变清时,首先将池 塘注水深 米~ 米后投放鱼苗。 3.鱼苗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直接影响鱼苗饲养阶段的成活率和鱼苗的生长。 放养密度根据鱼池条件和浮游动物的量而定。 密度过大,鱼苗摄食不均匀,天然饵料供应不足,生长缓慢;密度过小,不能充分池塘的生产潜力,而且产量较低。 放养密度根据出塘苗种的规格而定:出池苗种 56 公分每亩放养密度为 4~5 万尾;出池苗种 810 公分每亩放养密度为 23万尾,且不宜搭养其它鱼类,以单养为好。 放养斑点叉尾鮰鱼苗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鱼苗必须能够正常 水平游动和主动摄取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 即幼苗在进入培育池之前,要进行暂养。 也就是在卵黄囊消失,鱼苗开食,自由游动后方可进入培育池。 下塘规格为 7~8 日龄,即出膜 7~8 天后可下塘培育鱼苗,此时体长 ~13. 6 毫米。 过早下塘,鱼苗活动能力弱,摄食能力差,会沉入池底而死亡;下塘过晚,卵黄囊已吸收完,身体因缺乏营养而消瘦,体质下降,成活率降低。 (2)下塘的鱼苗最好是同一批孵出的鱼苗,否则会使鱼生长不一,造成不良后果。 (3)池塘水温与鱼苗暂养水温相差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 177。 2℃。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9 (4)鱼苗下塘前要 “试水 ”,药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下塘。 (5)鱼苗下塘时,应在池塘上风头,将鱼苗放在开放性水体过渡后,慢慢入池,切勿倾倒。 体长 1. 3~ 1. 5 厘米的斑点叉尾鱼回鱼苗下塘后,前 4~ 5 天不投饵或少量投喂混合饲料。 因斑点叉尾鱼回在体长 3. 0厘米以前以摄食浮游生物 (轮虫、枝角类、桡足类 )、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为主, 3 厘米以后开始转入以人工饲料为主,此时可采用粉状配合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喂或投喂微型颗粒饵料。 鱼苗长到 5~ 6 厘米后投喂粒径为~ 36%配合饵料。 投喂量根据水温不同其投喂量有所差异 ,水温在 15~ 20℃ 时,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 %; 20~ 25℃ 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 %~ 4%; 25~ 30℃ 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 %~ 5%;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 根据斑点叉尾鱼回的群体摄食习性,投饲宜用集中投喂的方法,将饲料直接投喂至鱼池中,投喂面积占鱼池面积的 8%~ 10%。 整个苗种培育期间,要经常注入清新水,进水口要用网布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鱼苗培育池,与斑点叉尾鮰鱼苗争食争氧影响 生长。 饲养水体的溶氧应保持在 4 毫克/升以上。 并定期用符合无公害防病药物准则要求预防病害。 防止在鱼苗培育期间污染源水体与其物体污染饲养水体。 大约培育 20 天左右,鱼苗可达体长 5 厘米~ 6 厘米的苗种。 (五 )无公害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 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是苗种分塘后紧接着进行培育。 此时鱼的规格增大,摄食习性基本与成鱼相似,集群性较强,食量增大,对生态环境适应性增强。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根据其特点,抓住几个技术要点,才能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符合种质标准的大规格鱼种。 其饲养方法及途径较多,如池塘 、网箱等,但要注意饲养鱼种面积不能过大,以免影响投喂管理。 现将在池塘中的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环境及池塘条件 鱼苗培育的埸地环境:应符合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水源水质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源水质符合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 ”的规定。 环境因素: 水体的溶氧量应在 / L以上, pH 为 ~ ,适宜透明度为 35cm~40cm。 池塘条件:大规 格鱼种培育池形状为长方形最好,面积为 3000~ 4000 ㎡,池深 ~ 米,水深 米以上,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应小于 15 厘米或硬质、砂质底为宜。 配套设施:用电设施齐全,有条件的地方大规格鱼种培育池配备增氧机。 培育池准备 池塘清整消毒除野:大规格鱼种培育池投放苗种前首先进行池塘清整,平池底,除杂草,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带水清塘,保持池塘水深 ~ 米,每 ㎡用生石灰 150~ 200 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有效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类。 池塘施基肥:在鱼种 培育池清塘消毒后第 2~ 3天,每 ㎡施放熟化无污染、无有毒物质的有机肥 100~ 150 公斤,作为池塘培育水质的基肥,但以后不再施追肥。 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繁殖浮游动物水质变清,约水体透明度 50厘米左右后投放苗种。 放养密度:放养鱼种的密度与鱼种出池所要求的规格有关。 出池鱼种规格为体重 50克其每亩放养密度为 6000~ 8000 尾;出池鱼种规格为体重 70 克以上其每亩放养密度为5000~ 6000 尾,苗种下塘饲养 10 天后每亩套养规格为 5 ㎑~ 6 ㎑的白鲢鱼种 120~ 150尾、花鲢 30~ 35尾,一次性放足。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10 鱼种质量:种质应符合生物学形态特征的要示求,活动力强、体质健壮、体灰色一致,体表光滑,粘液丰富,体两侧有不规则的斑点,无损伤、无疾病,无畸形。 放养鱼种要求规格基本整齐。 温差要求:放养时其温差不能大于 177。 5℃ ,鱼种并带水操作与运输。 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用药物体外消毒,防止病体带入新的培育池内,一般用~ 3%食盐水浸洗 5 分钟左右或 20ppm 高锰酸钾浸洗 5~ 10 分钟( 2%的盐水同时加入青霉素钠 1500 万单位)。 饲料选择:选择必须符合无公害饲料安全卫生准则的专用斑点叉尾鮰鱼种的全价人工配合饵料,饵料粗蛋白含量要求达 3638%,动植蛋白比例为 1:。 颗粒饵料的直径以鱼的个体随时变换,最好以浮性饵料为主。 投饵量:投饵量应根据水温、水质与生态环境条件等来确定。 当水温在 20~ 30℃ 时,鮰鱼摄食强度最大,其他水温时摄食强度相对较小。 每次投喂以达到八分饱即可,同时还应对鱼类吃食情况进行检查。 具体投喂量见下表。 斑点叉尾鮰苗种日投喂饵率表 水温 10~ 15 15~ 20 20~ 25 25~ 32 日投饵率 % ~ ~ ~ ~ 日投喂次数 2 2 3 3 投喂方法:饲料的投喂日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每天投喂的次数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通常是上午、下午各一次,上午是早上 6: 00以前、下午是 6:00时以后、晚上是十一后投喂为最佳效果。 水质管理 适时加水,调节水质:要求水质保持清爽,透明度在 40~ 50cm 为宜,水中溶氧保持在 5mg/L 以上。 为防止水质变坏,应定期加注清新水, 6~ 8 月份,每 10~ 15天加注新水 20~ 30cm。 每 20 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 10~ 15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及控制 pH 值为 ~。 在 7~ 8 月份高温季节或阴雨低气压天气,应注意饲养水体溶氧变化,如发现水中溶氧低于 3mg/L 或发现鱼有浮头征兆,应减少投饵量与加注清新水,并开增氧机增氧。 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塘,观察鱼摄食和生长情况,测量水温。 每 7~ 10 天检查一次鱼体生长情况,每半个月调整一次日投饵量,影响投饵量的因素很多,除水温、水质(溶氧、 PH 值等)外,鱼体本身的生理状况、天气、饲料的可口性等对摄食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灵 活掌握,合理投饵。 为了做到数据齐全,每口池塘应建立档案,做好鱼塘记录等日常管理工作。 病害防治 无公害鱼种池塘养殖技术,养殖过程中不提倡用药,因此加强病害防治工作相当重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 11 要。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做到以防为主,管理为先,实行综合防治。 预防鱼病的措施,除做好鱼池消毒、鱼种消毒等一般性工作外,还要经常保持池塘环境卫生,加强水质监控,不投喂变质饵料,并定期用药物预防,进行综合防治。 (六 )无公害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网箱培育 是将池塘培育成 5 厘米左右的苗种在网箱中培育成 1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然后继续在网箱中饲养商品鱼成上市。 从 5厘米以上的苗种在网箱中培育鱼种优于池塘培育的大规格鱼种进箱的适应性强。 水域水质要求:水质清新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水域选择:选择交通方便、水面宽阔、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无污染、微流水、透明度大于 1 米,水深 7 米以上, pH 值 ~ ,溶氧 5 毫克 /升以上的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 饲养水域网箱容量:网箱面积与饲养面积比大于 1∶ 500 的水域设置网箱。 网箱的制作与安装 网箱的制作:网箱材料采用规格为 34 或 35 的双向延伸的聚乙烯有结或无结网片,网目主要依据放养的苗种规格而定,一般为 2a=~。 网箱规格为 3米 4米 米或 4 米 4 米 米,并用纲绳(规格 )连接成敞口式五面体。 所有的网箱上面应设置一块活动的遮阳网,以防太阳直照和鸟类危害。 网箱支架:用角铁和。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19)
相关推荐
月上旬雌鳖产卵,六、七月间为高峰期。 温度:水温 28~ 32℃,气温 25~ 32℃,是最适产卵温度。 卵量:每只成熟雌鳖一年之内在生殖季节产卵 3~ 5 批(窝),每批一般 8~ 15 个,少则 4 个,多至 20 多个。 条件:雌鳖一般在寂静的深夜出水上岸,爬进人工设置的砂盘产卵,在产卵季节,如遇刮风下雨或久旱不雨,天气过于干燥,产卵砂盘的水分大量蒸发,至使灰砂的粘性降低,雌鳖作穴困难
dependent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position, could cut intangible assets evaluation anomie, is impossible to draw reliable, convincing conclusion. 2. No rules regulating the 1990s, the state
an switch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奇胜公司开始向亚洲出口,随后澳大利亚各公司争先效仿。 著名的 E 系列配件成为亚洲地区非常受欢迎的产品。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奇胜依托其众多创新产品的优势继续拓展品牌,达到了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保持至今。 2020年,施耐德电气收购了奇胜公司。 施耐德电气集团因为此次重要收购获得了一个关键的细分产品,确保
,BC+3049:BE m3 1 挑檐体积 =()*() 9... m3 2 [挑檐体积 =()*()]x2 4 12,BB+130:BC700 m3 1 挑檐体积 =()*() 5 BE,124200:12 m3 1 挑檐体积 =()*() 2 12,BC700:BE2900 m3 1 挑檐体积 =()*() 7 BF,C3+2700:124200 m3 1 挑檐体积 =()*() 模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