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观察及护理内容摘要:

搔抓。 如果腋下淋巴结肿大,可用干净毛巾做热敷。 但如果脓疱过大, 或破溃后长期不愈 ,经常流脓,或长期有低热、无力、不想吃东西等,应找医生诊治。 ( 2)、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传人病, 病后可出现肢体麻痹而留下终身残疾。 由于患者绝大部分是儿童,又叫“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留下的残疾治疗非常困难,但预防此病 却很容易,只 要连续服3 颗小儿麻痹糖丸疫苗就行。 儿童从母体获得的对脊髓灰质炎的抵抗力只能维持 2个月,因此孩子满 2个月就要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疫苗(简称“糖丸疫苗”),然后在满 3个月、满 4 个月时各服 1次,服完 3 次糖丸后就会获得较强的抵抗力。 糖丸疫苗口服很方便, 可以像普通糖果样放入孩子口中,溶化后咽下。 也可将糖丸放在汤匙中,用凉开水溶化后喂服,然后喝点凉开水,以保证疫苗全部进入胃肠。 服糖丸疫苗时要注意: 糖丸疫苗是活疫苗,遇热就会变成死疫苗,影响预防效果。 因此服用时不能用热开水送服 ,服苗后 2 小时内不要吃热食物或饮热开水。 11 母乳中含有一些能破坏糖丸疫苗的物质(抗体),因此在孩子服疫苗前 2 小时至服疫苗 4 小时内,妈妈应禁止喂奶。 其间可用牛奶或米面糊喂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好。 糖丸疫苗最好是从冷藏容器中拿出就当场口服,并要看着孩子完全咽下,如果儿童服用不久有吐奶或呕吐,应考虑补服疫苗。 重度佝偻病、发热、腹泻次数较多,或正在患其它传染病的孩子暂缓接种,免疫缺陷症、白血病儿童不能服糖丸疫苗。 ( 3)、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三联疫苗的简称。 预防的疾病是百咳、白喉和破伤风。 医学家把这三种疫苗混合在一起,儿童只要注射一种 针剂就能预防三种传染病。 我国儿童免疫程序要求,儿童满 3 个月开始注射百白破疫苗,连续注射 3针,每针 间隔不得少于 1 个月,注射百白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有癫痫、抽搐、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史,有过敏性体质,以及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的儿童不能接种。 患急性传染病还未痊愈、正在发热的儿童暂缓接种。 如当地正在流行 乙型脑炎或小儿麻痹症,应推迟接种。 ( 4)、 麻疹的传染性极强, 从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患麻疹。 孩子出生满 8 个月,从母体带来的对麻疹的抵抗力已小时,为使孩子面患麻疹,此时应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接种前 应注意,在近一个月内打过丙种球蛋白白针,正在发热,或正患其他传染病的儿童应暂缓接种;有活动性肺结核,免疫缺陷症,心脏、肝脏、肾脏疾病,过敏 12 体质,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 5)、乙型肝炎(简称“肝炎”),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很大。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每 10个人中约 1人体内 存在 乙肝病毒。 全国每年出生约 2020 万新生儿,其中有 80 万 100 万人可能变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因此预防乙肝 非常重要,在儿童期预防更重要。 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 因此我过卫生部从 1992 年 1 月 1日起将乙肝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在孩子出生后即应接种第 1针,然后在满 1 个月和满半岁时分别接种第 2 针和第 3 针 , 简称为“ O 一六”方案。 如条件许可,以前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和成人均应接种,3 针间隔时间与 =新生儿相同。 全程的疫苗接种,可以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儿 童 计 划 免 疫 程 序 表 接种年龄 接种疫苗种类 出生 卡介苗,乙肝疫苗 1 针 1 个月 乙肝疫苗 1 针 2 个月 1 粒小儿麻痹糖丸 3 个月 1 粒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针 1 针 4 个月 1 粒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 针 1 针 5 个月 百白破三联针 1 针 6 个月 乙肝疫苗 1 针 8 个月 麻疹疫苗 1 针 岁 2 岁 百白破三联针 1 针 4 岁 1 粒小儿麻痹糖丸 7 岁 卡介苗 1 针,麻疹疫苗 1 针, 1 粒小儿麻痹糖丸 13 二、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意义,孩子出生离开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虽然有母体通过胎盘、脐带传给的抵抗力,但由于出生后断了供应,天天消耗,这样先天性的抵抗力下降,到孩子 6个月后就几乎没有了。 而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半岁后容易发热、感冒、拉肚子等就是这个道现。 要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特别是防止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 响,甚至危及生命的传染病的发生,如小儿 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等,就必须让孩子自身尽早产生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预防接种就是把能使人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的疫苗接种于人体。 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就会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的免疫力 ,这样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了。 三、预防接种卡、证得建立儿童出生后,城市在 1 个月内,农村在 2 个月内, 边远地区在 6 个月内由户口所在地的基层单位负责监理预防接种卡、证。 第二节 预防接种的反应和禁忌症 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都是安全的。 然而,由于预防接种的目的是要让人 体产生抵抗力,在刺激抵抗力产生的过程中,身体常会出现一些反应。 一般说来,这些反应很轻微,时间很短暂, 不会对身体产生大的危害。 一般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某些人在打预防针的第 23 天,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疼痛。 红肿一般有 5 分硬币大小,少数人红肿范围比墨水瓶盖还大一点,个别人甚至有鸡蛋大,腋下淋巴结可肿大。 这些反应在 23 14 天内消退,很少持续 4天以上。 但卡介苗接种却例外,一般卡介苗 接种后 23 周,接种部位出现花生米大小的红肿硬结,随后中心部位逐渐软化,形成小脓疱 ,破溃后结痂,这个疤叫“卡疤”,是卡介 苗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