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内容摘要:

到现在,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58 至 1979 年为第一阶段,在 这一阶段内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国内环境的影响,数控机床的发展采用的是封闭式摸索前进,数控机床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电、气、液等核心技术达不到可靠性要求,故障常出; 1980 年至 1995 年为第二阶段,我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数控技术,利用国外的先进产品配置和技术,期间我国的数控机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缩小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但总体来说,这个阶段属于我国的仿制时期,自主研发的产品占少数; 1996 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我国实施产业化的战略,数控机床进入自主研发的时期,数控机床的产值比重也逐渐增大 ,数控机床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某些核心的关键技术已经接近或者领先于世界水平。 例如, 2020 年,世界 28 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产值达 663 亿美元,较 2020 年增长了 21%,其中,中国机床占全球机床产值的 31%。 中国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日本居第二位,德国位列第三位,但是排名世界前 7 位的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我国没有一家。 3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数控机床系统完成了 16 位机向 32 位机转变,伺服驱动从直流向交流全数字式转化,系统体系结构从封闭向开放转变,控 制系统由专用计算机向通用计算机转变,加快了数控机床技术前进的步伐,具体来说数控机床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高速化 随着新型刀具和其他关键部件的采用,数控机床进入高速切削的时代。 高速加工采用远高于常规加工切削速度进给速度,不仅可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工时,同时还可获得很高加工精度。 高速切削机床是实现高速切削加工的前提和关键,具有高精度的高转速主轴,具有控制精度高的高轴向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