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进校园诗歌故事内容摘要:

间,社会风气腐败。 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 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 但其实,这“白米”、“黄米”都是隐语,指的是白银多 少两、黄金多少两。 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连一些公子衙内路过,地方也要隆重接待。 一天,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淳安。 驿站官员不知道来者是谁,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当场命令家丁,把驿吏五花大绑,吊在树上,用皮鞭狠狠抽打。 淳安知县海瑞听说后,马上赶到驿站,见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无法无天之举,顿时义愤填膺。 他大喝一声:“住手。 ”立即命令给驿吏松绑。 胡公子的手下见“半路杀出了程咬金”,呼啦一下把海瑞团团围了起来。 胡公子趾高气扬,挥着马鞭,说:“你知道大爷是谁吗 ?” 海瑞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指斥道:“不管你是谁,都不准在我管辖的地方胡作非为 !” 胡公子手下的家丁威吓说:“狗官,你瞎了眼。 这是胡总督胡大人的公子 !” 海瑞一听,心中早已有谱。 他冷冷一笑,说:“哼,以往胡大人来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铺张。 今天看你们如此行装威盛,如此胡作非为,显然不是什么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 !”说时迟那时快,海瑞挥手喝令将胡公子捉下,驱逐出境,并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银财物统统充公。 事后,海瑞马上给胡宗宪修书一封,一本正经地禀告说:“有人自称胡家公子沿途仗势欺民。 海瑞想胡公必无此子,显系假冒。 为免其败坏总督清名 ,我已没收其金银,并将之驱逐出境。 ” 胡宗宪是一代抗倭名将,他收到信后并不怪罪海瑞。 就这样,海瑞巧妙地制服了胡公子的巧取豪夺。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 “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 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 !” “不吐刚茹柔”,意思是不吐出硬的、吃下软的。 它高度评价了海瑞不吃软怕硬的硬骨头精神。 1 周总理廉洁故事选 “只要我当 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 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 1959 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 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 ”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 ”总 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 ”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 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 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 400 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 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 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 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 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 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 多,不要吃粗粮了。 ”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 “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 ” 总理出生在淮安,童年时代都是在淮安度过的,因此他对淮安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爱淮安,但他更爱伟大的祖国,从不因为淮安是他的家乡而给予额外的照顾。 1960 年,淮安县委负责同志到北京时,见到了周总理,在汇报了淮安县 10 万亩棉花喜获丰收的情况后,提出想办一座纱厂。 按理,这对总理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周总理一方面鼓励他们,一方面 又引导他们说:你们种棉花,就要办纱厂,那上海的纱厂就吃不饱了。 最终没有同意。 1962年,总理的家乡淮安遭受了特大洪水,苏北大片农田被淹。 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支援。 总理看完信后,心里沉甸甸的。 调拨人力物力支援灾区是完全应该的,只要总理一句话就可以了。 但总理说:我家乡的事应由当地党政部门管,该怎么办由他们拿主意。 总理对家乡怀深厚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上从不偏私,一概秉公办事。 1 毛泽东清正廉洁的故事 腐败,既是革命的死敌,更是社会主义的死敌。 毛泽东生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取得了许多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成功经验。 清正廉洁率先垂范 打铁先须自身硬。 只有自身清正廉洁者,才能自觉而坚决地反腐败。 大量事实说明,在清正廉洁与反腐败斗争上,毛泽东有超人之勇气,真乃古今之罕见,全党之表率。 在旧社会,当官者,一般都是为了个人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过着骄奢淫逸之腐朽生活。 即使有清官,也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毛泽东的一生,大部为官。 但他当官,从来不见为了个人发财,而是报国为民、甘作公仆。 其清正廉洁,有口皆 碑。 早在井冈山时期,身为井冈山最高领导者的毛泽东,就毅然废除中国数千年旧军队官兵不平等的腐败恶习,在红军中带头实行官兵一致。 瑞金时期,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个儿又高饭量又大,但他的粮食定量只及普通战士的 3/4。 长征道上过草地时,辣椒是个宝。 警卫员设法为酷爱吃辣子的毛泽东多领了 20 个红辣椒,被毛泽东严令其如数退回。 警卫员不以为然,毛泽东严肃指出:“我们是红军,作为领袖怎么能搞特殊。 ”警卫员没法,只好照办。 新中国诞生后,功高盖世的毛泽东,虽已进入人生暮年,但他依然廉洁如故,艰苦奋斗依旧,不仅吃穿还是那么省俭,而且在工作上,不分什么昼夜。 抗美援朝爆发,毛泽东带头送子参军。 不幸老年丧子。 女儿上学,不准用公车接送。 礼品一律交公。 对亲友从不循私。 警卫人员在外面多吃多占,毛泽东用私款退赔,并就此对警卫人员开展整风,一整就是半月。 正因为毛泽东本人十分注意清正廉洁,为全党树立了表率,所以,在他当政时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党风军风政风,都十分纯正和清廉,受到中国人民的称赞。 疾恶如仇亲抓大案 在反腐倡廉问题上,凡是大案、要案,他都亲自去抓,而且一抓到底。 只要是腐败分子,无论是谁。 不问亲疏,他都铁面无私、严惩不贷。 在瑞金时期,毛泽东严惩了于都县一个集团贪污案。 将贪污数额最大的县委军事部长等 4 人,公审之后,执行枪决,余者一律依法严办。 延安时期,边区贸易局副局长肖玉壁,是个劳苦功高、体无完肤、身上有 80 多处伤疤的老红军。 为给其治病,毛泽东在供给上给他以特别关照。 但他出院之后,功高自傲,无视法纪,公然贪污大洋 3000多元。 案发 后,毛泽东执法如山,严令枪决。 肖犯一死,形势大变,陕甘宁边区政风明显好转。 红军旅长黄克功,为恋爱而杀人。 为整肃军纪,申张正义,爱将如命的毛泽东也不得不 挥泪斩马谡。 建国后,刘青山、张子善。 都是 30 年代入党,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青年领导干部。 但他们经不起执政之考验,双双成了大贪污犯。 毛泽东怒不可遏,不顾劝阻,将他们公审后枪决。 震动了全国,教育了全党。 建章立制以法反腐 为了反腐倡廉,毛泽东还十分注重以法反腐。 毛泽东一生领导、主持和亲自制定的 律法规有数百件,其中有不少著名的法规,就是专为反腐倡廉而制定的。 早在井冈山时期,革命根据地尚属初创,毛泽东就制定了《井冈山反腐败训令》。 在瑞金时期,毛泽东又颁发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 26 号训令。 规定:凡 贪污公款在 500 元以上者,处以死刑 ,以下者,分等判刑。 除追回赃款外、还要 没收其本人家产之全部或一部分。 凡挪用公款为私人营利者以贪污论罚罪。 与此同时,建立审计制度,审查稽核各级决算和财政收支,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 新中国诞生前,为防止共产党执 政后腐败,毛泽东在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 两个务必 的防腐方针,特为党的高级干部作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斯并列等 6 条规定。 建国后,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需要,毛泽东提议在党内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在政府内设立行政监察机构,还先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惩戒违法失职公务员暂行条例》等一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