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xx高考地理:20xx年各地高考文综地理部分选择题汇编内容摘要:
金 刚石堆积物的成因为流水的沉积作用。 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8.根据河流的流向,甲处堆积物主要来自河流的上游 ②③ 支流。 根据金刚石矿的岩石为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分的火山岩。 图中 ② 处为岩浆岩,所以有可能找到金刚石矿。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 2020.天津卷】读图 3,回答 6~7题。 6.据图 3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7.图 3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答案】 6. C 7. D 【解析】 6.根据图示:珊瑚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海水温度较高。 所以推断珊瑚适宜生长在温暖清澈的浅海。 珊瑚是一种体型微小的腔肠动物,在海水中营群体生活。 珊瑚对其生长环境的反应很敏感,适宜生长在 25~ 30℃ 的水温、27~ 48的盐度以及 20米水深以内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地区,并要求有不断扰动但又不激烈而较清晰的海水,如此可以为珊瑚提供丰富的养料和氧,并带走排泄的废物。 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7.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珊瑚岛上的沙滩,通常是由珊瑚粉末构成的。 珊瑚粉末在海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沙滩。 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 2020.浙江卷】图 1 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 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 ① > ② )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5题。 5.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 ——流速慢 ——沉积作用 ——仓储用地 B.乙 ——流速快 ——侵蚀作用 ——住宅用地 C.乙 ——流速慢 ——沉积作用 ——交通(港口)用地 D.甲 ——流速快 ——侵蚀作用 ——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答案】 5. D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根据图 2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 处流速高于 ② 处, ① 处附近为河流的凹岸, ② 处附近为河流的凸岸,所以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凸岸受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图 1中甲处为凹岸,流速快,主要为侵蚀作用,主要用于修筑堤坝;乙处为凸岸,流水沉积作用显著,泥沙淤积,不适合修筑港口。 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 2020.海南卷】图 1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 1,完成 1~3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3. 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 【答案】 1. D 2. A 3. A 【解析】 1.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区域定位。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 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图示半岛为勘察加半岛。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 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2.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 解答本题需 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 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 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3.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 7月昼长夜短,但不会出现极昼现象。 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 4750 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尽管是夏季山顶气温仍然低于 0℃ ,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 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第二节 大气环境 【 2020.北京卷】图 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 5题。 5.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 ① 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 ② 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 ③ 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 ④ 在夜间减少 【答案】 5. 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先根据图形确定各箭头的含义,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遭到破坏,会导致 ① 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 ② 减少,故 B 为正确选项。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阴天的几率增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降低, ③ 会减少, C 选项错误;雾霾 天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增强大气逆辐射, ④ 会增加,导致温度升高, D 项错误。 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 2020.北京卷】图 4(a)为某日 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单位 :百帕 ),图 4( b)显示 ④ 地 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 6~7题。 6.图 4( a)中 A. ① 比 ② 风速大 B. ① 比 ③ 云量少 C. ② 比 ③ 气压低 D. ② 比 ④ 气温高 7.锋通过 ④ 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答案】 6. B 7. A 【解析】 6.本组题目考查天气系统的知识点。 根据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 ② 比 ① 的等值线密集,所以 ② 比 ① 的风速大, A 选项错误; ① 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 ③ 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以阴雨天气为主,故 ①比 ③ 云量少, B 项正确;低压系统,中心气压最低, C 选项错误; ④ 位于冷锋的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 ② 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所以 ④ 比 ② 的气温高, D 项错误。 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7.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断,如果风向不会判断的话此题易出错。 锋面通过④ 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 12点之前为偏西风 ,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 2020.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 4种情形。 读图完成第 1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流层大气逆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 ,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利于污染物的扩 散;如果对流层出现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现象,即为逆温现象,出现逆温现象,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图中 ②③④ 都出现了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图 ① 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 2020.江苏卷】图 14是 2020年 5月 15日 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15是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 25~ 26题。 25.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 ,可信 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26.图 15 所示 ① 、 ② 气候类型与图 14 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 ① —甲 B. ② —丙 C. ③ —乙 D. ④ —丁 【答案】 25. AC 26. AD 【解析】 25.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图中甲位于冷锋锋后,会出现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锋 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备战20xx高考地理:20xx年各地高考文综地理部分选择题汇编
相关推荐
maxlimit=500000/1000000 } 把脚本复制到 systemscripts点加号。 把脚本复制进去 网吧网 然后选中脚本点 run script 运行脚本 网吧网 运行 1 次成功 网吧网 可以到限速列队里查看 Queuts 网吧网 以上就是客户机限速。 IPFirewallnat 点击加号设置如下 说明 : 是设置外网 IP 6( TCP)是协议。 DST PORT
这几个字母意味着下面内容和我有关,但是关系不大,看看就好。 因为对方如果要你采取行动,一定会说清楚: Allen, please„„。 而不会只是 了事。 潜台词:和你关系不大,给你随便看看。 Issue: 中文翻译成事情,其实是贬义词,准确意思是 不好的事情 ,老外说有一个 issue,就是有件鸟事要处理。 要有很多 issue,那就是一团糟。 潜台词:事情不妙,大家都赶快处理。
按照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发布的“三旧”改造范围,各改造主体可以对我市“三旧”改造范围内的土地申 请改造,改造前应当充分了解地块的权属及规划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地块的改造工作方案,该方案经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筹有序推进。 ,或者实施城市规划进行“三旧”改造的,由市土地开发储备中心收回或收购土地使用权组织实施改造。 收回或收购土地除可向原使用权人以货币方式支付收购款外
上,当我们出示自己用生命之笔所写就的对联时,却完全可以尽我们所能,写得工而又上些。 .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作者将原对联改为“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何故不肖;坦坦荡荡度此生笑话焉能得传”其言下之意是什么 ?(注意加点词语 ) 根据文中内容,说说“黄世仁”与“杨白劳”分别指代什 么 ? “黄世仁”指代: “杨白劳”指代: 文章的写法及语言运用很有特色,请你举例说出其中一方面的一个特色。
下文。 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被在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与当时的革命进程有关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