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低应变检测技术内容摘要:

? , 桩端: Z=0, 0ZU? ?? , K0?。 ○ 2 端承桩 桩端嵌固在坚固的岩层中,并可不计桩身的压缩变形产生的桩侧 土 阻力,桩顶荷载 Q 全部由桩端的支撑力 Qp 承担,即 Q=Qp, 称这种桩为端承桩。 端承桩的桩顶、桩端边界条件为 : 桩顶: Z=L, 0ZU? ?? , 桩端: Z=0, U0? , K??。 ○ 3 摩擦桩 桩端支承在中等坚硬的土层中,桩顶荷载 Q 由 桩侧摩 土 阻力 Q?、桩端支承力 Qp 共同承担,即 Q=Q?+Qp,称这种桩为摩擦桩。 Q?、 Qp 在 Q 中所占的比例,受桩端土坚硬程度及桩身压缩变形大小的影响。 上海地区所采用的钻孔灌注桩、预制桩属摩擦桩, Qp/Q 之比约在 25%左右,其桩顶、桩端边界条件为 : 桩顶: Z=L, 0ZU? ?? ; 桩端: Z=0, U 0Z? ?? , U0? , 0K? ??。 b) 桩轴向振动固有频率 ?Li、相邻固有频率 差 △? Li见表( 2) 17 表 (2) 桩轴向振动固有频率、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桩 型 桩端边 界条件 桩侧边 界条件 ?Li(HZ) △? Li(HZ) 纯摩擦桩 K0? U 0Z? ?? Ko=0 CO=0 iC i 1 2 3. ... ..2L ?, , C2L Ko≠ 0 CO≠ 0 0K1 2 2 2C ( )2 iE A L? ?? ???????? 0C21,2,3......Ai? ??? 端承桩 K?? 0U? Ko=0 CO=0 iC i 1 3 5......4L ?, , C2L Ko≠ 0 CO≠ 0 0K2 2 2C ( )21, 3 , 5 ......iE A Li? ?????????? 摩擦桩 0 K? ?? 0U? U 0Z? ?? Ko=0 CO=0 qCi q f L Ki2L ?, ( ,) Ko≠ 0 CO≠ 0 0 q1 2 2 2C ( )2 K iE A L? ?? ???????? 由表( 2)可知:纯摩擦桩、端承桩在有桩侧土( KO≠ 0、 CO≠ 0)时,桩的轴向振动固频率 fLi,不仅与 E、 A、 L、 ? 、 C 有关,而且受 KO、 CO 影响,其表达式较复杂。 对于摩擦桩 ,桩的轴向固有频率 fLi、即使在无桩侧土( KO=0、 CO=0)时,其表达式也相当复杂。 当然,上述情况桩的轴向相邻固有频率的差值 △? Li不可能恒为 C2L。 由完整桩轴向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 Li分析得到的缺陷桩缺陷段轴向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 ri,也不可能恒为 △? ri。 为了根据实测分析计算所得的频谱图取得缺陷桩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Lri,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 ( DGJ082182020)第( )式中, △? ri 定义为缺陷桩相邻波峰(即相邻 固有频率)之间频差的平均值,由该式计算得到的 Lri,仅为缺陷至桩顶的估算距离。 (3) 实例 18 例 1:某混凝土预制桩,桩端进入岩层(可认为是固定端),桩长 L=10m,桩截面尺寸 F=300mm 300mm,在有桩侧土和无桩侧土情况下,实测前五阶固有频率及其相邻固有频率差值,详见表( 3)、表( 4): 表 (3) 桩周土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固有频率 桩侧土类 第 1 阶 (HZ) 第 2 阶 (HZ) 第 3 阶 (HZ) 第 4 阶 (HZ) 第 5 阶 (HZ) 无桩侧土 66 195 324 451 575 软塑粘土 86 204 330 455 576 可塑粘土 93 207 332 456 577 表 (4) 桩周土对相邻固有频率差的影响 相邻固有 频率差 桩侧土类 第 2 阶 (HZ) 第 3 阶 (HZ) 第 4 阶 (HZ) 第 5 阶 (HZ) 无桩侧土 129 129 127 124 软塑粘土 118 126 125 121 可塑粘土 114 125 124 121 分析表 (3)、表( 4)可知: 1) 有 、 无桩侧土,对桩的第 1 阶固有频率影响很大,有桩侧土的第 1 阶固有频率比无桩侧土高约 30%~40%,并因此影响第 2 阶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2) 在无桩侧土时,各阶相邻固有频率差值基本相同。 例 2:桩型及尺寸完全与例 1 中的混凝土方桩相同,桩端进入硬塑粘土,桩侧土分别为硬塑、可塑及软塑粘土时,实测前五阶固有频率、相邻固有频率差值,详见表( 5)、表( 6)。 表 (5) 桩周土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固有频率 桩侧土类 第 1 阶 (HZ) 第 2 阶 (HZ) 第 3 阶 (HZ) 第 4 阶 (HZ) 第 5 阶 (HZ) 硬塑粘土 101 177 293 417 540 可塑粘土 87 169 289 414 538 软 塑粘土 61 158 281 409 534 19 表 (6) 桩周土对相邻固有频率差的影响 相邻固有 频率差 桩侧土类 第 2 阶 (HZ) 第 3 阶 (HZ) 第 4 阶 (HZ) 第 5 阶 (HZ) 硬塑粘土 76 116 124 123 可塑粘土 82 120 125 124 软塑粘土 97 123 128 125 分析表( 5)、表( 6)可知: 1) 当桩端进入硬塑粘土时,桩侧土性质对第 1 阶固有频率影响亦很大,并且第 2 阶相邻固有频率差值远小于其它相邻各阶的差值。 2 ) 在应用 上 海 市 工 程 建 设 规 范 《 建 筑 基 桩 检 测 技 术 规 程 》( DGJ08—218—2020)中 ()式 ,确定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Lri 时,缺陷桩相邻固有频率的差值,宜取第 2 阶以后的相邻固有频率差值 △? ri的平均值。 (4) 完整桩轴向振动幅 频 曲线的特征 1) 有桩端反射波信号 有桩端 反射波信号时幅频曲线图 , 如图 (13)所示。 图中: V——质点振动速度 (mm/s), Lif ——完整桩轴向振动固有频 率 ( Hz), Lif? ——完 整 桩 轴向振动相邻固有频率的差值 (Hz ); ,2LCfLi ??C 为纵波速度 ( )/Sm , L 为完整桩长 (m), 图 (13) 有桩端反射波信号的幅频曲线 2) 无桩端反射波信号 无桩 端反射波信号时幅频曲线图,如图 (14)所示,图中符号含义同图 (13)。 20 图 (14) 无桩端反射信号的幅频曲线 (5) 缺陷桩轴向振动幅频曲线的特征 不 同缺陷程度的缺陷桩,其 轴向振动幅频曲线图,如图( 15)所示,它们分别有如下特征: 轻度缺陷桩:幅频曲线呈轻度 峰 ~谷状起伏; 明显缺陷桩:幅频曲线呈明显峰 ~谷状起伏; 严重缺陷桩:幅频曲线呈十分深凹峰 ~谷状起伏。 图中: riL ——桩身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m)。 rif ——缺陷桩缺陷段的轴向振动固有频率( Hz); rif? ——缺陷桩缺陷段相邻固有频率之间的差值( Hz);riri LCf 2?? , C 为同一工程 n 根桩纵波速度的平均值, 5?n ,且 %5??CCCi , iC 为第 i根完整桩纵波速度。 21 图 (15) 缺陷桩的幅频曲线 桩身完整性的时域、频域特征联合判断 类型 桩端反射 时域信号特征 频域信号特征 I 有 2L/C 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信号,桩端反射明显、波形规则、波列清晰、 完整桩之间波形特征相似。 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峰谷明显,相邻峰之间频率差 Δ? 基本相等,Δ?Li=C/2L,幅频曲线正常。 22 无 既无缺陷反射波信号、亦无桩端反射波信号。 幅频曲线正常,呈连续状。 II 有 2L/C 时刻前有轻度缺陷反射波信号,桩端反射波较明显,桩端反射波受轻度缺陷反射波干涉,反射波规律性不如完整桩。 桩端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 Δ?Li=C/2L。 轻度缺陷段产生谐振峰之间频率差Δ?ri=C/2Lri 峰谷均不深 无 仅有轻度缺陷反射波信号。 仅 有 轻 度 缺陷 段 产 生的 谐 振 峰 ,Δ?ri=C/2Lri。 Ⅲ 有 2L/C 时刻前有明显缺陷反射波信号,桩端反射不明显 桩端谐振峰微弱,峰谷不明显。 明显缺陷段产生的谐振峰峰谷明显。 Δ?Li=C/2L, Δ?ri=C/2Lri 无 2L/C 时刻前有明显缺陷反射波信号,无桩端反射波信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