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选择题100答案(3)内容摘要:
B.以“ 我”进灵官峡所见所感为线索。 C.以成渝父母的行动为线索。 D.以成渝和“我”的对话为线索。 23和《夜走灵官峡》记叙顺序一样的文章是:( ) A.《挺进报》 B.《同志的信任》 C.《一件珍贵的衬衫》 D.《小桔灯》 2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 ) ① 顺着光带,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十名工人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打着炮眼,仿佛在开凿着登天的梯子。 ② 只见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已经变成一个雪人,像一尊石像。 A. ①②两句均是用的比喻 B.①②两句均是用的夸张 C.①句用的比喻,夸张,②句用的比喻,拟人 D.①句用的夸张,②句用的拟人 24《社戏》中孩子们的“偷豆”该如何理解。 ( ) A.为了招待城里来的迅哥儿,摘点豆吃,大人们是会同意的。 B.无论如何这是偷,是不文明的行为,说明这些孩子缺少营养。 C.和伙伴们一起偷豆吃,突出了看戏途中的乐趣。 D.和伙伴们一起偷豆吃,和前边看戏一样使我感到新鲜有趣,难以忘怀,突出中心。 24“郭全海爬到桌子上,高声叫 道”的动作与声调说明明了:( ) A.郭全海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干部架子。 B.郭全海热爱党,抓紧机会对群众进行教育。 C.分马场面热烈,小声说话大家听不见,只好爬到桌子上高声喊。 D.郭全海不拘小节,为了不失时机教育群众,不怕有损自己形象。 24对《社戏》中的“我”理解正确的是:( ) A.“我”是少年时鲁迅。 B.“我”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不是少年鲁迅。 C.“我”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是同一人。 D.“我”和《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中的“我”不是同一人。 24下列红色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 署 名(布置、安排) 意 暇 甚(空闲) B.不能自 已 (已经) 具 名(具备) C.平 易 近人(轻易) 窘 相(穷困) D. 恣 情(放纵,不受拘束) 响 午(将近) 24下列文章中的“我”虚构的是:( ) A.《傻二哥》 B.《一面》 C.《社戏》 D.《一件珍贵的衬衫》 E.《我的老师》 246—— 24选出短语类型与例子相同的一组: 24例: 严肃认真 ( ) A.她的老师 B.打量一番 C.亲戚朋友 24例:十分壮观 ( ) A.慷溉激昂 B. 4个苹果 C.房间简陋 24反义词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倔强 —— 刚强 B.从容 —— 大方 C.颓唐 —— 振作 D.怠慢 —— 冷淡 2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你应该改变学习态度不认真。 B.一个学生的进步快慢,与老师有很大关系。 C.这个任务我们基本全部完成了。 D.这个发明,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带来 了社会效益。 250、红色字的感情色彩判断正确的是:( ) ① 我用儿童的 狡猾 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② 公司为防止我们“ 揩油 ”,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 ③ 鲁迅先生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了一个 陌生 的女青年。 ④ ??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 怠慢 ?? A.①贬义 ②褒义 ③贬义 ④褒义 B.①褒义 ②贬义 ③中性 ④贬义 C.①贬义 ②贬义 ③中性 ④贬义 D.①褒义 ②贬义 ③贬义 ④褒义 25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②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③ 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④ 我不睡。 我不睡。 A.①设问 ②夸张 ③比喻 ④反复 B.①反问 ②比喻 ③比喻 ④排比 C.①反问 ②比喻 ③夸张 ④反复 D.①设问 ②比喻 ③夸张 ④排比 252—— 25给下列译文选择正确答案: 25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 ( ) A.步行太晚,可两个交替的背,怎么样。 B.步行太缓慢,两人交替的背,怎么样。 C.步行太缓慢,可互相传递背,如何呢。 25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 A.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B.屠户暴躁起来,用刀劈的脑袋,又用几刀杀死狼。 C.屠户愤怒起来,用几刀劈狼的脑袋,又拿几把刀把狼杀死。 25下列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打比方) B.万人大礼堂, 里面宽七十二米,深六十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列数字) C.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作比较) D.大礼堂顶上藏有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作比较) 25选出介词“对于”用错的一项:( ) A.我也没有这么傲慢, 对于 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B. 对于 失足青年,我们应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C.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对于 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世界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D. 对于 他们,第一步需要 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25《驿路梨花》一文的线索是:( ) A.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 B.梨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瑶族老人的叙述为线索。 D.“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为线索。 25下列各句中有动补短语的句子是:( ) A.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 B.解放军步步盖起了小茅屋。 C.她妹妹常来砍柴。 D.小姑娘接过了任务。 25下列各句只有一句是正确的,请找出来: A.我的写作水平一天天改善了。 B.我的写作水平一天天好起来了。 C.我的写作水平一天天提高了。 D.我的写作水平 —— 天天有了较大改进。 25《驿路梨花》课文题目的含义是:( ) A.因为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姑娘,作者是在赞美她。 B.因为驿路上到处是梨花,特别美,值得作者赞美。 C.以花喻人,使自然界的梨花同小茅屋的主认相互辉映。 D.因为梨花姑娘的名字与梨花相同。 26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D.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26《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 A.是全国各民族代表共商国策的地方。 B.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 C.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初一语文选择题100答案(3)
相关推荐
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分 ) ( ) 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小雨声使我感 觉温柔、静穆、和平。 14.对下面加线病句,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4 分 ) ( ) 我深深体会到: ① 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 ② 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 ③ 以前
例题;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措施 : 第一轮复习 要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做到 重视课本。 现在中考命题仍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 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立体的引申 、 变形或组合。 所以第一阶段的复习必须深钻教材
国道、 省道、 大道等 9 条道路刷黑改造,道路沿线景观提档升级;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高速、 高速、城际铁路纵横境内,城乡交通网络总里程达到 4130 公里;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由 15万平方公里发展到 30 平方公里, 正逐 步向中等城市迈进。 二是城市功能大完善。 三年来共建设和改造地埋式垃圾收集站 18 座、压缩式中转站 11 座、垂直式中转站 1 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
金牌服务 满意 100”、“便捷服务 满意 100”等 系列满意服务工程, 对客户公开承诺八大服务、承诺差错双倍退费等高要求的措施。 公司每月开展前台服务的明查暗访、业务办理后的满意度测评、或电话回访。 在服务技能上,公司多次组织各类业务、服务技能的外聘培训,如 《服务礼仪培训》、 《投诉处理技通培训》、《自我情绪管理高级潜能培训》 、 《全业务知识培训》、 《 班组长管理能力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