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绿地及地下车库项目系统总体方案内容摘要:

机房及联通机房:位于 B区地下一层,紧邻消控中心,面积约为 10平方米。 用于放置运营商的设备。 我司仅对这两个机房做接地处理。 本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内容有: 机房装修系统 包括吊顶、墙面、地板、割断、防火门; 机房电气系统:包括机房供配电、 UPS电源、机房照明; 防雷接地系统:包括电源防雷、信号防雷、井道接地、机房接地; 机房空调建设。  技术特点 实用性和先进性 当今科技水平发展迅猛,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对于机房建设中存在的盲目追求先进性而浪费大量资金,或者为节省投资而一味选用质次价廉的产品这两种极 端都是应该避免的。 我们认为,在实用性和先进性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使整个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先进性,同时又能够节省业主资金投入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前提。 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房建设的目标是为了给信息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因此机房本身需要具备极高的安全系数,应该尽量避免因为机房自身的缺陷或者故障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设计中应该在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虑。 设计标准性 机房系统整体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 设计标准、电气标准、消防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机房布局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承重能力,合理设计,不改变原建筑结构。 合理布局各功能分区,缩短走线,有利于减少干扰和信号延迟,提高弱电设备运行速度和可靠性,为便于操作,减少机柜间的相互影响,各部件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隔。  产品选型 静电地板:红日 格栅灯:真善美 铝合金微孔铝板:浦飞尔 UPS主机:艾默生 电池:友联 防雷器: APS 智能照明系统  系统总体概况 绿色建筑的照明用电 量在楼宇内的总用电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智能楼宇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节能,而自从照明质量和水平成为衡量楼宇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 “绿色照明工程”的计划制定并实施后,智能照明系统愈来愈成为智能楼宇中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控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映出楼宇的智能化水平。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公共绿地及地下车库项目是苏州地铁站的配套公共设施,每天往来的人流量较大,且包含了地铁站进出口以及其他商业设施,设置智能照明系统能够为地下空间提供一个舒适、节能、方便的环境。  技术特点 地下空间是由三层地下区域组成,内部包括 各种商户以及地铁出入公共区域,内部的建筑照明是一个能耗大户。 本设计选用 KNX/EIB 架构的智能照明系统,根据这个建筑的照明区域分类,我们可以根据功能规划为不同的区域照明,并分别采取集中控制方式进行开关控制、情景模式控制,来实现对照明的控制,改善照明的效果,达到节能的效果。 智能照明系统一共设计为五个部分:具体控制区域(走廊、洗手间、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商场区域、地下车库区域、消防对接。 本设计根据每个部分不同的需求,合理的设置方案,为地下空间提供最好的服务。  产品选型 本系统选用德国 Merten 品牌的智能照 明系统。 综合管路系统  系统总体概况 作为弱电系统的沟通桥梁,本系统为地下空间的其他子系统提供线缆的沟通基础以及最好的保护,以确保整个弱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技术特点 根据地下空间的建筑特点,本次建设区域全部处在地下,因此管路部分全部采用 SC 镀锌钢管,方便施工、同时对提供对线缆提供最好的保护。 对于桥架部分,所有区域的均选用热镀锌桥架,根据各个区域所涉及弱电系统线缆的数量,合理的选择桥架大小。 本设计中选用了 400*100, 300*100, 200*100, 100*50 等型号的桥架, 能完全满足现有系统需求、此外留有 40%以上的余量空间供今后扩展。 为防止线路干扰、增强弱电系统的稳定性,弱电线缆、管道及桥架均必须远离强电的管路部分 30cm 以上。 弱电桥架和弱电管线都进行安全接地,通过焊接方式或铜线绞接方式,保证可靠接地。 所有线缆均穿管敷设,信息点位准确位置埋设 86 型金属底盒;其它设备用电缆在出墙后与设备连接时采用金属软管进行过渡接线。  产品选型 本系统桥架选用华夏品牌,各类通信线缆选用天诚品牌,其他材料均选用优质国产品牌。 智能化集成系统  系统总体概况 综 合信息集成系统以“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为指导思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人员和节约能源,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多样化及复杂性,及时对全局事件做出反应和处理,提供一个高效、便利、可靠的管理手段。 系统集成 中心思想 “ 两个管理 ” 和 “ 两个服务 ” , 是一种指导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中央集成管理系统对 “ 两个管理 ” 和 “ 两个服务 ” 思想充分体现在于: “ 两个管理 ” 是指面向设备的管理和面向 用 户的管理。 面向设备的管理,提高 设备的寿命和 效率 ; 面向 用 户的管理, 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两个服务 ” 是指面向 用 户的服务和面向管理层 的服务。 面向 用 户的服务,提供完善的服务信息和便捷的服务方式 ; 面向 管理层 的服务,提供完整的信息供分析,作为辅助决策的依据。  技术特点 以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应用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接口开发兼容性强,界面标准化、规范化,对于各种标准接口 (0PC、 BAC、 Lon Works、RS485/422/232 等 )和非标准接口,都能够实现各子系统信息 (运行数据和命令 )的转换和实时传送; 通过 Inter/Intra 联接中央 信息管理层、区域监控管理层、现场信息采集与控制层的三层网络结构; 采用 B/S 或者 B/S+C/S 软件体系结构。 为了提高实时性、可靠性和功能的丰富性,可开发C/S 结构的监控平台供专职管理人员使用,而其他人员通过浏览器浏览各种信息,并对系统进行管理; 综合信息集成系统应建立和运行在相对独立的以太网络环境中,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流量的稳定。 IBMS 的以太网络环境与办公网络环境应通过安全的方法进行互联。 建立智能化集成系统 Web 发布站点或门户,并支持安全授权、身份认证、分级管理;根据业务管理系统的要求可以把智能化集成系 统的 Web 访问进一步集成到台内统一的业务门户中,且支持统一的授权和认证方式。 网络化综合信息集成模式可以使信息和任务共享,控制相对分散独立,硬件配置灵活,软件组态方便的并行处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模式; 充分考虑技术的发展。 采用开放式网络数据处理以及 Web 浏览器技术,实现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公共绿地及地下车库项目一体化的信息共享、网络融合和功能协同。 集成目标 : 对各 设备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控制 ; 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提高各子系统的协调性 ;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 建立应用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 本。 系统集成平台总体软件框架图:  产品选型 本方案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对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的需求,建议采用苏州埃坦 TPlatform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从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优化运行、高效管理的角度出发,本着“按需集成”的主导思想,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人员和节约能源、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及复杂性,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公共绿地及地下车库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招标文件、答疑文件、技术图纸等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20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20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20 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20  《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 DGJ081032020 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20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20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 2020 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20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20 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 GB504642020  《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 GB 208152020  《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 GB/T 216712020 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20 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20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汽车库、修车 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20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622020  《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 GY/T10692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397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2 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 2057395) 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 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 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SDF 27990); 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 30388); 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 13190);  《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 GB8566- 88 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 》 GB5016692 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GB5011698 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J16- 87  《 商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T1692  《 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 EIA/TIA568  《 商用建筑布线系统管道及空间位置标准 》 EIA/TIA569  《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 GBJ42- 81  《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 GBJ115- 87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 GA38- 92  《 中国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94  《 以太网 10BASET 标准 》  《 以太网 100BASET 标准 》  《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 YD/  《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 》 CCITT ISDN  《 CATV 行业标准 》 GY/T12195 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54~502591996  《 工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 GBJ1201988  《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 GBJ791985 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2020 系统图说明 综合布线系统图说明 信息中心设在 B区地下一层网络机房,下设 9个 IDF间,其中 A区有 4个, B区有 5个。 系统主干采用 6芯多模光缆,水平采用六类低烟无卤非屏蔽线缆。 计算机网络系统图说明 系统采用双链路,核心层配置 2台模块化三层路由 交换机,接入层配置 24口交换机,核心与接入之间采用双链路万兆多模光缆互联。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图说明 A区和 B区各设置一台 NCE网络控制器,通过 N2网络管理各自区域内部的直接数字控制器。 中央管理电脑和 NCE 网络控制器之间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连接, NCE 网络控制器和数字直接控制器之间的总线采用屏蔽两芯电缆。 安全防范系统图说明 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本次解码子系统采用 2 台解码上墙服务器 i3MAT6000V8, 1 台管理客户端工作站 i3MON300共同构成。 MON300 作为控制中心, 对 MAT6000 进行设置及控制。 I3MAT6000V8 解码上墙服务器有 8个 VGA 接口的独立输出,可以连接 8 台大屏幕平板显示设备,每路输出接口可以分割为 12 个窗口,同时显示 12 个监控画面。 本系统中使用 2 台 MAT6000V8,最多可以连接 16 块大屏幕 LCD 显示器,同时显示 96 路视频图像,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切换轮巡,支持分组轮巡策略。 2 台设备通过统一界面操作,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配置、管理及控制。 中心机房存储设备采用 i3SPS6200 平台服务器。 每台 SPS6200 最大可安装 24 块 2TB 工业级 SATA 硬盘, 该服务器采用 RAID5 容错技术,去除 10%的格式化损耗,单台可提供 40TB 的存储空间。 2 台服务器可提供 80TB 存储空间。 所需硬盘数量为 48 块 2TB 工业级 SATA 硬盘。 SPS6200 支持集群技术,满足负载均衡,录系统中的 SPS6200 发生故障时,其管理的摄像机会自动分配到其他 SPS 服务器上,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 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