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共5篇)内容摘要:

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区将在明年迁建长乐幼儿园,此项工作现纳入省市政府每年对高坪区政府的目标考核,现急需区政府出面协调落实土地,以期尽快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完善园内设施设备的配备和完善,添臵大型玩具、电教器材、教义教具等,进一 步完善功能,提高质量。 进一步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长乐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幼儿园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幼儿园。 从近期来看,迫切需要长乐镇政府组织学校、卫生、城建、派出所、安办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一次全面整治活动,对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大、无证经营的个体幼儿园(班)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取缔。 从长远看,民办幼儿园还将长期存在,应由镇政府组织上述相关单位建立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 议,共同处理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配备与管理。 南充市委市政府《关于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 “大力推行幼儿园教师聘用聘任制,编制部门按 1:14 的师幼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数,及时补充缺额,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和录用要尽量在有资格证的教师中选拔,并要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逐步辞退不合格人员。 全区还要尽一步加大公立幼儿园教师的招聘力度,扩大全区幼儿教师的规模,让全区幼 儿教师在总量上有较大程度的增涨,切实解决幼儿教师严重缺编的现象。 例如长乐镇幼儿园现有教师 16 名,按 1:14 的师幼比,该幼儿园还缺编 20 余人,为解决学校严重缺编的现实需要,该园在保证办园质量的同时,不得不临聘保育员 6 人,安保人员 1 名,严重增强了学校的负担,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打造幼教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着力加强公办长乐幼儿园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起点、高规格新建长乐幼儿园,全力支持长乐幼儿园保持市级示范幼儿园引领示范作用的的同时,力争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 同时, 扶持一批办学方向端正、管理严格、办园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民办幼儿园。 组织民办幼儿教师到区外内的优秀幼儿园进行教学观摩,加强学习交流,充分公办幼儿园在长乐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 0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3楼回目录老厂镇学前教育调研报告乡镇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 20200707 18:47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熟悉到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巨大功能,熟悉到生命早期教育的非凡重要性,当今社会提倡优生优育,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 让每个幼儿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已 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 ”。 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会对农村基础教育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虽然人们都在关心,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在幼儿早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总有这样和那样的新问题,就我镇目前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来分析,也同样存在不少新问题。 一、基本情况 2020—2020 学年度,全镇共有各类幼儿园 6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3 所,民办幼儿园 3所;镇所在地 1 所,农村2 所。 全镇在园幼儿 986 人。 幼儿园在册教职工 51 人,其中在编公办 24 人,聘用人员 11 人;民办学校教师 16 人。 二、主要经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办学体制为突破口,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按照 “公办为主、民办辅、统筹协调 ”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学前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同安排、同部署,发展公办,鼓励民办,扶持农村,不断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镇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近年来,全镇各类幼儿园规模不断扩 大、数量迅速增加、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镇有三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 593人;民办幼儿园实现从无到有,且发展迅猛,到现在增加到 3所,逐步满足了全镇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 二是学前教育普及率逐步提高。 虽然入园率仍然偏低,但从纵向发展来看,每年都在逐步提高。 三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各幼儿园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办园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 四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注重教育教学效果,防止小学化倾向。 近年来,先后在镇中 心幼儿园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幼儿教研公开观摩课,以镇中心幼儿园的典型示范,带动全镇其它幼儿园。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政府投入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农村幼儿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目前,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在工作侧重点和整体布局上缺乏应有的位置,加之认识上的偏差,致使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大,不能达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需要。 由于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经费不足,而小学附设学前班条件有限,接纳幼儿人数不多,大多数学校学前班只能接受 45 周岁的幼儿入班,不少幼儿只能去民办幼儿 园就读,享受不到正规的学前教育。 另外,偏僻遥远、父母外出打工、老人不便接送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也致使部分幼儿无法接受规范的学前教育,教育缺乏公平性。 办园条件落后,基础设施简陋学前教育由于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因而办园基础条件普遍较差,目前,只有县城公办幼儿园达到了规范化要求,乡镇均无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基本上都附设在小学,各班只有教室,没有功能室和活动设备,户外活动室面积狭小,绿化面积更是稀少,室内活动空间狭小,通风不好,光线阴暗,无户外活动室,达不到常规教学要求。 无证办园取缔难度大,安 全隐患令人担忧一是由于幼儿活动室空间小,幼儿多,聚集密度大,如遇特殊情况紧急疏散时不安全事故容易发生。 二是车辆接送幼儿随意性大,无安全制度,接送幼儿时没有专门的接送登记册,有的不按时接送,有的随意委托他人接送,有的甚至不接送,路途安全保障性差。 三是饮食卫生条件不达标,有的幼儿园橱房没有专门的碗筷消毒柜,碗筷混用,消毒不严,厨师无健康证,为多获利润,伙食的营养和数量不足,严重影响幼儿健康发育。 幼教队伍专业素质及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学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