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栽培技术体系内容摘要:

,如甘草、黄芪种子因种皮坚硬不透水,播种不易出苗,需采取一些措施处理才能发芽。 一般采用强酸碱处理或砂擦伤种皮,生产上常采用碾米机碾撞法,即把种子放进碾米机内转 1~ 2 遍即可撞伤种皮,种子发芽率司达 90%以上;有的种子胚尚未成熟如人参、黄连等,种子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湿砂埋藏,直到秋末、冬初种子裂口,再经冬季的自然低温等后熟处理,到第二年春才能发芽,否 则不能发芽。 ( 2)无性繁殖 中药材大约有 35%采用无性繁殖,如采用鳞茎繁殖的有贝母、百合;球茎繁殖的有藏红花;根状茎繁殖有款冬、薄荷;块茎、块根繁殖有半夏、地黄;分根繁殖有芍药、玄参等。 它们的栽种期,一般在休眠期或幼芽开始生长前。 此外,还可以采用枝条作扦插、压条和嫁接等。 在休眠期栽种容易操作,且栽后遇到适宜温湿度就能及时生根发芽,出苗茁壮。 而生根发芽以后再栽,容易碰伤根和芽,操作不便,出苗弱,加上晚栽,生长期短,产量也不高。 一般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种性,如 银杏用种子繁殖约 20 年才能结果,如用良种嫁接后, 5年左右即可结果,山茱萸种子繁殖需 10 年左右结果,采用嫁接,一般 3~ 5 年可开花结果,同时果大产量高。 4.无性繁殖防止 退化 的措施 有些药材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引起 退化。 防止 退化 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选优去杂,采用有性繁殖或杂交进行品种复壮;利用茎尖培养无病毒植株;异地凋种或改变季节培育幼嫩种栽等。 要根据引起 退化 的原因,采取不同方法。 如地黄,古老的栽种方法是在秋季收地黄时,把块大的收作药用,块小的才选作种用,加上栽种时间长,组织老化,生活力较弱, 生长差,越种越小。 后来采用倒栽留种法,即春栽地黄到 7 月中下旬将块根挖出重新再种,到第二年春季栽地黄时再挖出来作种栽用。 这种方法培育的栽种,在地里生长的时间短,组织较幼嫩,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是比较年幼的,生活力强,栽后生长迅速,抗病力较强,结合经常注意选优去杂,即可以有效地防止 退化 ,提高产量。 四、中药材人工栽培措施 1.选择适宜的 环境 条件 药用植物的栽培对 环境 条件要求严格。 气候和土壤是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 环境 条件。 各种药用植物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气候因子及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 如 薄荷喜阳光充足,现蕾开花期天气晴朗,可提高含油量;槟榔、古柯、胡椒在高温多湿的地区才能开花结实;泽泻、菖莆要求低洼湿地才能生长;麻黄、甘草、芦荟的抗旱力强,多分布于干燥地区;麦冬和宁夏枸杞喜碱性土壤,厚朴和栀子喜酸性土壤;以根及地下茎入药的种类,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种植等。 因此,不少药用植物只能分布在一定的地区,如人参产于吉林,三七产于广西、云南等,这些产区的产品质量好、产量高,用于临床疗效也好。 在扩大生产进行引种驯化时,新引种地的 环境 条件与原产地差异不大,易于获得成功;如差异大则须通过逐步驯化的方 法。 在各省区间引种及野生变家种成功的有地黄、红花、薏苡、天麻、桔梗、丹参等百余种;从国外引种成功的有颠茄、洋地黄、番红花、槟榔、金鸡纳树等数十种。 2.选择相应的栽培方式 一是栽培季节要适宜。 大多数种类的栽种期只有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川芎、黄连等栽种期只有几天到半个月。 二是田间管理要精细。 如人参、三七、黄连需搭荫棚调节阳光,忍冬、五味子等需整枝修剪。 三是药材采收要适时。 如黄连需生长 5~ 6 年后采收、草麻黄生长 8~ 9 月后采收的有效成分含量高,红花开花时花冠由黄色变红色时采收的质量最佳。 四是操作规程要 到位。 药用真菌类植物如银耳、茯苓、灵芝等,要求特殊的培养方法和操作技术。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除种子繁殖外,还用分根、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进行营养繁殖,或用孢子繁殖。 3.采取综合配套栽培措施 一要搞好中药材市场需求和行情的调研工作,根据资金投入能力、土地肥力状况、开发技术难易和人才物质条件,决定开发类型和模式。 二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资源配置方式,因地制宜确定中药材品种和开发面积,没有经过引种试验,缺乏实际经验,切不可芒目引种。 中药材种植利润大,但风险也大,要接受专家咨询和指导,稳步发展,谨慎操作。 同时要认真选择种源提供单位和技术依托部门,种子、种苗要经专业研究机构和专家鉴定审核,保证优质。 并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精心栽培管理,尽量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经营效益。 三要提高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 药材收获后要分级精细加工,并妥善保存。 在搞好市场行情调研的基础上,随行就市,抓住有利时机,搞好销售,尽量避免高价压库,低价抛售,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要以可靠准确的市场要求信息为依据,优先发展适销对路品种。 如根据国家药材公司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今年白芍种植面积减少,三年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可 抓住机遇发展。 甘草野生资源锐减,采挖野生甘草严重破坏自然植被,国家控制采挖,而且国际市场看好,急待人工种植。 板蓝根国家禁止用南板蓝根,因而北板蓝根市场需求相应增加近半数。 人工种植北板蓝根有一定的潜力。 同时,农户种植中药材规模要以药材公司收购合同为依据,避免盲目发展,不要因产品无销路而造成经济损失。 正确选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关键措施。 按国家规定,有些农药禁止在中药材栽培中使用。 ( 1)剧毒农药 通常品种是 391甲基 160 105久效鳞、 甲胺磷、呋喃丹、氰化钠、氰化钾等。 它们用于中药材时,容易被吸收并渗透于根茎、叶片及果皮等植物组织内,即使风吹雨淋也不易散落消失。 特别是中药材收获期临近,有部分农药成分还未降解,加工使用后就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再加上施用这类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