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内容摘要:
机制化,中欧双方在混委会下已成立了经贸、科技、环保、能源和信息通讯技术5个工作组,合作机制化程度不断加强。 二、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中欧贸易投资发展不平衡,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这种不平衡如前所述主要表现在:一是双边贸易、投资比重失衡。 中国对欧盟贸易依赖性较大,而欧盟对华贸易依赖性非常小。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10%左右 ,中国对欧盟投资则几乎为零,双边投资往来仍有很大空间。 二是多数年份双方进出口差额不平衡,直到1997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逆差才得以改善。 三是中欧贸易额主要集中在欧盟5国,中德贸易额占中欧贸易额的1/3左右,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贸易扩展有较大潜力。 (二)双边在投资领域仍需继续提高合作层次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技术领域相对广泛,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1997年以来由于欧美跨国并购的浪潮,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停滞不前,占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不到1%, 占外商对华实际投资比重不到10%。 欧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技术含量较高,75%的项目技术处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欧盟对华投资企业以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为主要动因,因而带动中国出口欧盟的机会并不大,欧盟在华企业并不重视当地的技术开发。 资料显示,欧盟在华投资企业有15%完全没有出口,出口比重低于产值50%的企业占78%,超过50%的仅占7%。 (三)欧盟内外有别的贸易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边贸易潜力的挖潜 欧盟成员国在进口时常采用欧盟统一规则,设置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入欧盟市场,实施保护色彩很强的共同经济政策以维护自身利益。 出口时则采用各成员国较灵活的规则,对其内部产品实施政府补贴或出口奖励以扩大出口,保护本国市场。 欧盟这 种 内 外 有 别 的 贸 易 政 策 , 使 得 中 国 要 面 对 的 标 准 较 为 复 杂。 (四)欧盟的反倾销政策增加了贸易争端与摩擦 中国在欧盟反倾销案例中一直高居首位,20多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涉案金额累计超过 30亿美元。 欧盟对 华反倾销的示范效应日益扩大,反倾销指控产品多被其他国家所续控。 重点产品是钢铁、机电、化工和纺织,近期还加强了对彩电产品的指控,这些产品都是中国重要优势出口产品。 为了限制这些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欧盟对这些敏感性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征收报复性反倾销税,在限制了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同时也增加了双边的争端和摩擦。 (五)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将产生较大冲击 欧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同中东欧国家比较接近,欧盟东扩后 ,欧元区内贸易产品很可能替代区外产品,对中国产品的替代性也会增强,以致欧盟市场将变得相对饱和,中国的出口商品将面临更强的竞争性。 此外,中东欧与欧盟存在互补关系,中东欧区外投资的2/3源于欧盟(尤其是德。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相关推荐
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 性的影响。 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快,周转额越大,资产占用水平越低。 存货既不能过少,否则可能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过多,而形成积压。 加强存货管理可以提高投资的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 中粮地产 09 年存货周转率较 08 年略微提高,存货周转天数缩短了 24 天。 原因是 09 年商品房销量增加
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中考高分作文经典语段解读之先声夺人 经典语段 1 我的初中生活,初一像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20 一般闲适;初二像李白一样,相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永不言败;初三像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一样,拥有雄心大志。 ( 2020 年山东济宁市中考 (微博 )满分作文《我的初中生活》)
聘过程, 并在其中拥有计划、初选与面试、录用、人员安置与绩效评估等决策权,完全处于主动地 位。 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提供相应地支持性工作一一组织与服务。 一改中新公司目前的 招聘基本由人力资源部全权负责的“一言堂”。 因此,应该对招聘小组的工作进行明确分 工,具体分工和责任见表 4 一 1。 表 4 一 1 招聘 小组职责分工 (3)对招聘小组人员进行培训
D)]: 指定点、输入值、输入 d 或按 Enter 键 半径 16 定义圆的半径。 输入值,或指定点。 直径 定义圆的直径。 输入值,或指定第二个点。 指定圆的直径 当前 : 指定点 (2)、输入值或按 Enter 键 三点( 3P) 基于圆周上的三点绘制圆。 指定圆上的第一个 点 : 指定点 (1) 指定圆上的第二个点 : 指定点 (2) 指定圆上的第三个点 : 指定点 (3) 两点(
大的困难,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一般低于大型企业,因此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 准最容易把中小企业排除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之外;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是银行贷款,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较少通过股市融资或债券发行获得资金。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民营经济一时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到金融支持。 在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