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通集团企业服务标准内容摘要:

特网数据传送业务 (互联网专线接入) 的服务质量指标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向用户说明本企业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的业务接入点,网络覆盖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联情况。 预受理时限 10 平均值 ≤3 工作日,最长为 5工作日。 预受理时限指用户登记后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网络资源确认,答复用户能否安装所需要的时间。 入网开通时限 入网开通时限 平均值 ≤2 工作日,最长为 4工作日。 入网开通时限指电信业务经营者自受理之日起,至为用户开通网络,实际使用的时间。 (注 :入网开通时限指标中不包括用户自有、自维及接入线路部分。 下同。 ) 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 平均值 ≤8 小时,最长为 12小时。 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指自用户提出障碍申告时起,至障碍排除或采取其他方式恢复用户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时间。 二、 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 的通信质量指标 本小节规定的通信质量指标,范围限定在两个业务接入点之间,即把公众用户产生的 IP 包,从运营商位于某个城市的业务接入点开始,跨越全国性骨干网,传送到该运营商在另外一个城市的业务接入点止 (不含城域网部分 )。 考核这些业务指标时,两个业务接入点选择在不同省的两个城市,并且空中距离超过 1000公里。 IP包传输 往返时延 往返时延平均值 ≤200 毫秒。 IP包传输往返时延指从一个平均包长的 IP包的最后一个比特进入因特网业务接入点 (A点 ),到达对端的业务接入点 (B点 ),再返回进入时的接入点 (A点 )止的时间。 IP包时延变化 时延变化平均值 ≤80 毫秒。 IP包时延变化指在一段测量时间间隔内, IP包最大传输时延与 IP包最小传输时延的差值。 IP包丢失率 包丢失率平均值 ≤2%。 11 IP包丢失率指 IP包在两点间传输时丢失的概率。 IP业务可用性 IP业务可用性 ≥ %。 IP 业务可用性指用户能够使用 IP 业务的时间 与 IP 业务全部工作时间之比。 在连续 5分钟内,如果一个 IP网络所提供业务的丢包率 ≤75 %,则认为该时间段是可用的,否则是不可用的。 第三十一条 、 DDN、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的服务标准 一、 、 DDN、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的服务质量 指标 预受理时限 平均值 ≤ 2工作日,最长为 4工作日。 预受理时限指用户登记后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网络资源确认,答复用户能否安装所需要的时间。 入网开通时限 本地网业务:平均值 ≤3 工作日,最长为 5工作日; 长途网业务:平均值 ≤4 工作日,最长为 7工作日。 入网开通时限 指电信业务经营者自受理之日起,至为用户开通业务,实际使用的时间。 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 平均值 ≤4 小时,最长为 8小时。 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指自用户提出障碍申告时起,至障碍排除或采取其他方式恢复用户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时间。 二、 、 DDN、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 ①呼叫建立时延(指标见表 1) 虚连接的呼叫建立时延指一个用户自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开始,至从网络接收到“呼叫连接”分组结束所经过的时间。 表 1给出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指标值,表 1中的 X值见表 2。 ②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指标见表 3)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指从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进入网络的源节点开始 ,到该分组的第一比特离开终节 12 点结束经过的时间。 表 3 给出数据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指标值,表 3中的 Y值见表 4。 表 1 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指标值 统计值 国内 (毫秒 ) 国际通信国内部分 (毫秒 ) 国际 (毫秒 )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平均值 2020+2X 2600+2X 1000+X 1600+X 250 1600 95%概率值 2700+2X 3100+2X 1500+X 2100+X 250 1800 注: %概率值意味着有 95%的呼叫建立时延值低于该值; 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陆地连接; 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具有一跳卫星电路的连接,或是经过一个或多个国内转接网络段的连接; 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一个直接陆地网间电路的连接; 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两跳卫星电路和一个转接网络段,或一跳卫星电路和多个转接网络段的连接。 =400/R, R为数据信号传送速率,单位是 kbit/s。 : — 基本呼叫,未使用 ITUT 规定的任何任选用户设施,而且没有发送任何呼叫用户数据; — 在规定的连接部分外的实体的数据链路层窗口是开放的,流量不受控制; — 传送每个呼叫建立分组通过电路段要涉及传输 25个八位组。 表 2 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指标值的 X值 R(kbit/s) X(毫秒 ) 167 84 42 48 9 64 6 表 3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指标值 统计值 国内 (毫秒 ) 国际通信国内部分 (毫秒 ) 国际 (毫秒 )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 型 平均值 700+2Y 1000+2Y 350+Y 650+Y 215 950 13 95%的概率值 950+2Y 1250+2Y 525+Y 825+Y 215 1125 注: ,不包括超过规定的最大数据传送时延的数值; %概率值意味着有 95%的数据分组传送时延值低于该值; B虚连接类型与表。 : — 用户数据字段的长度为 128个八位组,传送一个数据字段,接入电路段要传输 136个八位组; — 在规定的连接部分的接 收 DTE侧的数据链路和分组层的窗口是开放的。 表 4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指标值的 Y值 R(kbit/s) Y(毫秒 ) 453 227 113 48 23 64 20 注 :R为数据信号传送速率单位是 kbit/s。 ③虚连接的吞吐量(指标见表 5) 虚连接的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一个连接段成功传送 (不包括丢失、额外增加和比特差错 )用户数据的比特数。 表 5给出虚连接吞吐量的统计指标值。 表 5 虚连接吞吐量的统计指标值 统计值 国 内( bit/s) 国际( bit/s)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14 平均值 3500 2400 2020 2020 95%概率值 2400 2020 1800 1800 注: ; %概率值意味着 95%的吞吐量测量值高于该值; B连接类型与表。 : — 接入电路段中无其他业务量,接入电路段使用 9600bit/s传输速率; — 用户数据字段长度为 128个八位组,请求的吞吐量等级相当; — 接入电路段的 分组窗口大小为 2,数据链路层的窗口大小为 7; — 不使用 D比特, D=0; — 这些数值可用于任何传送方向; — 在测量期间不存在不可用性,设备复原或过早断开; — 吞吐量的取样值为 200个分组或 2分钟。 ④呼叫接通率 呼叫接通率≥ 95%。 呼叫接通率指呼叫接通次数与呼叫总次数之比(不考虑被叫终端未开机)。 ⑤网络可用性 网络可用性≥ %。 网络可用性指端到端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与全部运行时间之比。 DDN数据传送业务的通信质量指标 ①端到端数据传输比特差错性能 ( 1)国际电路连接 国际电路连 接指用户网络接口( UNI)和 DDN国际节点的国际电路接口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通路。 差错性能应符合 建议《国际 PDH 通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