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摘要:

选择失误的话,可能导致致命打击,美国底特律的没落就体现了这一点。 上海在这方面必须慎之又慎,技术路径选择要留有适当空间,不能过于固化。 三是在打破资源分割、各自为政上下更大力气。 上海有不少宝贵的科技资源,但分散在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中,没有发挥整体效应。 要以科创中心《意见》出台为契机,着力打破产学研分割、管理僵化的体制机制,构建多方协同互补的创新链条。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 未来 30 年,我国仍处于通过深度融入全球化获得开放红利的战 略机遇期。 一是将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二是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三是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双向引领持续增强。 四是人民币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有望成为全球三大货币之一。 把握和顺应这些趋势, “十三五 ”时期,上海应立足全局,跳出 6 70 0平方公里地域范围的局限,争取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战略性、功能性作用。 一是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功能。 要高举自贸试验区大旗,按照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的目标,对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不断拓展改革新领域,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为 我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将对接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放在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带一路 ”战略标志着我国从向东开放转向东西并举,在面向发达国家开放的同时,更加注重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开放。 上海作为 “一带一路 ”最大首位城市,应以经贸投资为突破口,以金融开放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人文交流为纽带,积极推进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三是在引领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发展上要有新思路新突破。 特别是在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长三角协同发展上要有新举措,与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形成呼应。 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应实施 “五大战略 ” 实现 “三大转变 ” 未来 30 年,受新技术革命、消费需求升级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将发生深刻转变。 一是新技术革命将改变传统产业形态。 二是产业跨界融合将极大深化。 三是平台经济日益成为主流模式。 四是绿色生产和消费成为普遍潮流。 这些趋势将对上海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上海必 须牢牢把握这些新趋势, “十三五 ”时期,应结合贯彻 “互联网 +”行动计划和 “中国制造 2025”,大力实施 “五大战略 ”,力争实现 “三大转变 ”。 “五大战略 ”:一是智能化战略。 加大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投入,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传统产业,让生产更加智能、便捷、柔性。 二是高端化战略。 推动产业向价值链更高环节攀升,强化对核心技术和高端环节的控制能力,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是融合化战略。 创新商业模式,形成跨产业、跨领域的产业形态,构建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体化的新型产业体系。 四是平台化战略。 把握大数据机遇,发展有形与无形 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为众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大平台服务。 五是绿色化战略。 积极采用清洁生产,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倡导形成低碳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三大转变 ”:一是从依靠传统产业向依靠 “四新经济 ”和高科技产业、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