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活动单导、学、练、测汇总人教新课标版内容摘要:
,用“花儿”的“淡白”象征 ,用“果儿”的“深红”象征 ,从而促人奋发,催人向上,给人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9.读了这首小诗以后,思考并 回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0.“孤芳自赏”的意思是 11.这首诗的构思十分独特,讲的是 在与 倾心絮语,劝勉 ,否则。 12. 这首诗以花喻人,寓理于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四 《 安恩和奶牛 》课堂学习活动单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能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个性调整 13 2.初步了解安恩的性格特点。 【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 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 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作风格结合起来”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2.了解小说的一般常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有序幕 和 尾声。 小说必须具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人 物 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撂 . 下( ) 锃 . 亮( ) 窘 . 迫( ) 嶙 x242。 n( ) xi225。 疵( ) 踌 ch242。 ( ) 【活动方案】 活动 1: 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注意交代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自由朗读,尝试概括→小组讨论,推选一名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在小黑板上→出示小黑板,看看其他小组概括的文字与本组有没有不同之处。 如有,小组讨论后或自我完善,或讲述理由帮助别的小组修改) 活动 2: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从文中找出描写 环境的语句,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独立思考,认真批注 →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4 活动 3: 默读第 1 小节,结合具体内容,参照示例,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安恩的句子→参考示例,独立批注→小组交流,尝试合作展示→全班交流) [ 示例: “ 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 ”这句中的 动作 描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 安静从容 的人。 ] 活动 4: 自由朗读第 2 小节,结合相关句子说说安恩的奶牛有什么特点。 你对安恩这个人物又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 描写奶牛的 句子→独立思考,认真批注 →小组交流,尝试展示→全班交流) 课堂随笔: 四 《 安恩和奶牛 》课堂学习活动单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个性调整 15 1.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主人公淳朴、善良、慈爱的特点。 2.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活动方案】 活动 1: 对前来买牛的几个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 在课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 并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安恩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 跳读课文,在文中迅速找出相关内容→自主研读并批注→小组讨论明确→全班展示) 活动 2: 结合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11— 19 小节。 (快速明确合作朗读的角色分配→各自准备→组内尝试有感情地合作诵读→全班展示) 活动 3: 合作探讨探究下列问题: ( 1)被质疑、责难的安恩为什么还坚持不卖奶牛呢。 你对安恩又有怎样的认识呢。 ( 2)这样的结尾你想到过吗。 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16 (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活动 4: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 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 请续写一个结尾。 ( 自由思考并草拟提纲→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 课堂随笔: 【反馈练习】 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全对的一项 ( ) A. 锱铢必较 . . . . (形容很大方) 踌躇 . . (犹豫的样子) 蹭 . (摩擦) B. 瑕 . 疵(玉上的斑点) 腼腆 . . (形容很羞涩) 撂 . 下(搁下,丢开) 17 C. 翕动 . . (一张一合地动) 锃亮 . . (闪亮 ) 惶惑 . . (不安,迷 惑) D. 嘈杂 . . (声音杂乱扰人,喧闹) 粗粝 . . (粗糙) 瘦骨 嶙峋 . .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 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 1)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 凝神倾听. . . . 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 抬头看看. . . . 身边熙来攘往 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 2)老太婆安恩 爱怜地瞅了瞅. . . . . . 自己的奶牛, 不屑地斜视. . . . . 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身脸去往别处张望,仿佛发现了 什么使她感 兴趣的东西。 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 这样, 我们 . . 就到这里来了。 但是 我们 . . 不是来做生意的。 既然已经弄成这样, 我 .们 . 只好回去了。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阳台 上认识的。 那天我在阳台上晒红枣,他来阳台上偷吃红枣,不幸被我撞见。 我当时一见到他,心里就直扑腾,生怕惊着了他,倒像是我在偷吃他的红枣一样。 就在他看到我便飞也似的逃窜时,我喜欢上了他。 ②他是一只鸟儿。 长得尖嘴猴腮,还灰不溜秋,乍一看还真不像只好鸟。 从他那上蹿下跳的调皮劲儿上看,很像我那精力过盛的儿子。 所以我断定,这厮一定也是一小男生。 我每早拿出一点红枣摆上阳台。 他也守信用,每天厚着脸皮准点飞来。 吃饱喝足后,就坦然地飞走了。 我则躲在门后偷看,享受着我这人类爸爸的爱意。 ③我儿子见到这鸟后,忙着下 套子要逮,只是他手笨,没有得逞。 被我发现,当即收缴作案工具,并厉声斥责:“你怎么可以随意伤害一只可爱的小鸟呢。 他是人类的朋友。 ”“拉倒吧,老爸,你在我们家里,吃的鸡比谁少吗。 ”他回敬我一句。 ④喂鸟是幸福的,喂那种食欲特好的鸟尤为幸福。 几天后,待鸟儿吃得心安理得了,躲在门后的人便想出来认个亲戚。 那天,见日头很好,估计他的心情也不坏。 我把头从门后慢慢探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笑容,希望他能像喜欢红枣一样喜欢这张脸。 然而他不友好,在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满着警惕和敌意。 我怀疑他读不懂我们人类的笑容,这是令人沮丧的。 可笑的是,在他高度戒备地注视着我的当口,还不忘以极快的速度朝枣儿猛叼上一口,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 我觉得他在耍小聪明,为了不影响他进餐,我只好重新退回门后。 18 ⑤一天周末,我见以往总是孤孤单单的他,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胖鸟,以为是他的胖太太。 我急忙跑到门后窥探他们。 这胖鸟给我的印象极好,叫声柔和,仪态端庄,吃相也颇有教养,在我们人类圈中,这叫淑女形象吧。 然而据我在门缝反复观察,这胖鸟不是小家伙的太太, 因为他们之间从来不黏黏糊糊,也不见眉来眼去,只是同来同吃,连同回都不常见。 胖鸟每次吃完后,总要衔上一 枚红枣带走 —— 可能是一只母亲鸟吧,且家庭负担不少,带她来的是儿子。 这母子俩很少对话,不愿沟通,就像我家那母子俩一样。 ⑥什么事情都有个结束。 我与鸟儿缘尽的时候,是我出差两天回来后。 阳台上红枣已尽,鸟儿不见踪影。 我急忙很张扬地摆上红枣。 古人植芭蕉以邀雨,今我摆红枣以邀鸟。 鸟儿鸟儿何不归。 可惜一切都晚了。 他们走得干干净净。 估计在以后的岁月里,是不会再想我 一下 . . 了。 ⑦鸟儿子走了,还有我儿子,他是没办法把我甩掉的。 那日,见我在阳台上想鸟,儿子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算了老爸,别跟破产似的,不来就不来了 ,还省点枣呢。 ”他是好心,以为舍不得红枣就可以宽我的心,其实,他哪里知道,我真正舍不得的是,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怜的温情。 只不过鸟儿和我儿子他们从来都不稀罕这些罢了。 4.“ 我 ” 和 “ 我儿子 ” 对待 “ 鸟儿 ” 有哪些不同。 5.第 ④ 段中 “ 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 ” ,鸟儿 “ 严肃的盯人状 ” 是怎样一种眼神呢。 (用原文 语句 回答) 6.第 ⑥ 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7.第 ⑥ 段中加点的词语 “ 一下 ” 用得好,好在哪里。 8. “ 我 ” 在文中向人们发出怎样的呼唤。 五 《 寓言二则 》课堂学习活动单 (第 1 课时) 个性调整 19 【学习目标】 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郑人买履》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课前预习】 1.了解 “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 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2. 了解作者及作品。 韩非(约前 280~前。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活动单导、学、练、测汇总人教新课标版
相关推荐
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2 子曰:“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 ”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 ”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曰:“见贤思齐焉,
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 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 服从集体,服从命令 的思想 ......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五篇 :大学班主任工作总结 见习期刚满的我,回顾这一年的工作
堵好脚手眼: 堵脚手眼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装修质量。 一是影响墙面抹灰之脱落、开裂也空鼓;二是洒水可沿已开裂的脚手眼进入室内。 因此,堵脚手眼的工 作万不可忽视、大意: ⑴ 将脚手眼孔内的砂浆、灰尘凿掉,清除洁净,洒水湿透眼内孔壁。 ⑵ 将砖浸水湿透。 脚手眼内外同时堵砌,绝不准用干砖堵塞。 ⑶ 用“一砖、一铲灰、一挤塞“三一砌砖法堵塞,绝不准用碎块碴堵塞。 ⑷ 砂浆必须饱满(最后的一块砖堵完后
,还有各种各样自己的天地,请把你那另一片天地展示给大家) 我的一天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这精彩纷呈的生活是有无数个闪光的日子构成,请选择你认为最值得写的一天) ①一次不同寻 常的考试 (同学们在学习期间经历过课堂上的各类考试,也经历过课堂外的种种“考试”,其中有的对你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①我在 学到了语文 (“电视里” /游戏中 /报纸里 /
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细算 与其……毋宁 ( zh224。 n l236。 )( du239。 ku224。 nɡ 227。 r chū)( ju227。 zh)( lǚ x237。 nɡ )( chō nɡ p226。 i)( zh249。 c225。 nɡ)( xu254。 qi252。 o)( dǎ n qi226。 ) 战栗 夺眶而出 角逐 履行 充沛 贮藏 雪橇 胆怯 ( li224。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 《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小说《城南旧 事》节选 , 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成长。 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插叙有何作用。 表达怎样的中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