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内容摘要:

可酌情给分) 8.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起来。 9.对祖国深切热烈的爱和祖国必胜的信心 10.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他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法国的感情之深,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放弃自己热爱的祖国。 (二)( 25 分) 11. 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12. 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13. ① 这句话中的 “得 ”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14. 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15. 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三)( 26 分) 16. ③①④②⑤⑥ 17. 军情紧急,父亲年迈,家无长兄。 只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保家卫国,尽孝尽忠。 18.⑴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⑵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 ⑴策勋十二转 ⑵壮士十年归 20. 木兰爱亲人更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 淳朴的优秀品质。 如穆桂英、梁红玉等。 21. 全诗重点写木兰勇于替父从军的精神,不是写战争本身。 22. 立功不受禄; 勇敢、朴实、高洁的品质。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25 分) 1. 益智乐园 ( 8 分) ( 1) 根据上下文写出相应的俗语 (每空只填一个词 )。 ( 3 分) A.人们常用 ________ 来称谓不拘年岁差别、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B.我们常把拒绝客人进门的行为叫做让客人吃 ________。 C. ________ 一词常用来比喻表面上虚张声势,实际上全无防备。 ( 2) 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 3 分)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 3) 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 : ( )岁。 ( 2 分)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2.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 4 分) 脚下是深绿的草地,头顶是蔚篮的天空,身旁是清撤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 ( 1)给加点字注音。 ( 2 分) 丛( )林 翩翩( )起舞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更正。 ( 2 分) 应改为 应改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 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 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 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 C、延续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动 保存 4.仿照下面句式, 写一个比喻句。 ( 4 分) 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 2 分)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 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6. 填空。 ( 4 分) ( 1) 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 2) 王维的《竹里馆》中用自然平淡的笔调写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的诗句是 ,。 二、阅读( 75 分) (一)阅读《孙权劝学》,完 成 7— 12 题。 ( 25 分) 初,孙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 ,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解释下列文言词语:( 5 分)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涂: )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涉猎: ) ⑷蒙乃始就学 (乃: ) ⑸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 ) 8.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4 分) 方法: 目的: 9.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 的语气。 ( 3 分) (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10.成语“士别三日”出自《孙权劝学》,我们现在常用来表达什么意思。 ( 3 分) 11.译句:( 6 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 文: 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12.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 4 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 17 题。 ( 2 6 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 ,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 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 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⑴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 ”和“行”。 ⑵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⑶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3.选文一、二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4 分) 14.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每件不超过 8 个字。 )( 9 分) ⑴ ⑵ ⑶ 15.“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 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用一成语作答)( 3 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文字的内容。 ( 4 分) 17.这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 这部分中的“说”和“做”揭示了闻先生的什么精神。 ( 6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8— 21 题。 ( 24 分) 最后四根棒冰 赵荣发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 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 ——— ” 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分。 但那时候,吃一根棒冰几乎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何况那一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后,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 小男孩的瓶里还有四根棒冰,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 小男孩穿着短裤、背心,露出瘦骨伶仃的肩胛。 他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掺进了沙哑:“棒冰,赤豆棒冰 ——— ” 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又紧起来,几片树叶落下,在半空中翻卷着,掉到街沿。 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 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榻车 ——— 一种没 有挡板的两个轱辘的人力板车。 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遮着大雨篷。 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蹬地朝小男孩这儿移来。 第一辆榻车在小男孩面前停住。 车夫直起身,好像要歇歇脚,等后面两辆赶上来。 车夫是个小老头,花白的头发又短又硬,粗犷黝黑的脸庞上刻着皱纹,下巴一片胡楂。 他的一件打着补丁的短衫软不拉几的,不知是淋过雨,还是汗水浸湿的。 他掏出一支“勇士”,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粗大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随后从黑黑的鼻孔里喷出两缕很淡的烟雾。 “老大爷,买根棒冰吧。 ”小男孩鼓起勇气,上前一步。 车夫不在意似的摇摇头。 “老大爷,我妈病了。 本来是我妈上街卖棒冰的,今天我头一次顶替她,没想到……”小男孩怯怯地带着几份哭腔,“这些棒冰卖不掉的话,就……” 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顺。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闪红的烟头“嘶”地逼近嘴唇,随后扫了眼赶到跟前的另外两辆车,对小男孩说:“你还有几根棒冰。 ” “四根。 ” “好吧,我全买下了。 ”车夫想了下,从腰包里掏出钱。 小男孩惊喜万分。 他接过钱,随后把瓶放到地上,捧出四根棒冰。 “不,三根就够了。 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 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的。 ” 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 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便觉得有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如雨雾里涨溢起春潮,盈满了泪水。 这一天,小男孩带着最后一根棒冰回到家。 母亲上午还在发烧,他想让母亲吃了棒冰退些热度。 他跟母亲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母亲屏息听完,欠起身,双手搂着儿子瘦瘦的肩胛,说:“孩子,你长大以后,不管成了怎么样的大人物,也不能忘记今天的事。 ” 小男孩使劲点点头。 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那年,我才八岁。 至 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那个在雨后的凉意中出现在我面前的老车夫的印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显清晰,他使我懂得怎样做一个平凡而又善良的人 —— 纵然在世情变幻的生活中。 ( 2020 年 8 月 7 日《解放日报》) 18.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为什么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 ( 6 分) 19.“ 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便觉得有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如雨雾里涨溢起春潮,盈满了泪水。 ”四根棒冰都卖掉了,小男孩为什么还眼眶盈满了泪水。 ( 6 分) 20.请 简要写出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的体会或感受。 ( 6 分) 21.对本文任选一角度,略作赏析。 ( 6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