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土木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作业内容摘要:

边跨 ol = nl +a/2=6600120300/2+240/2=6450mm nl =6488mm, 故取 ol =6450mm 中间跨 ol = nl =6600300=63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 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图 次梁计算简图 内力计算 跨度差 ( L01L02) /L02 100%=( 64756350) /6350 100%=%10% 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弯矩计算表( M=α mbpL02)如表 23 表 22 次梁弯矩计算表 截面 边跨中 第一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内支座 α mb 1/11 1/11 1/16 1/14 Lo(mm) 6475 6475 6350 6350 M(kN/m) 84. 69 次梁简力计算表( V=α vbpLn)如图 24 表 23 次梁简力计算表 截面 AR BL BR CL CR α vb Ln(mm) 6355 6355 6350 6350 6350 V(kN) 配筋计算 次梁应根据所求的内力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配筋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跨中截面按 T 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考虑;在斜 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荷载、跨度较小时,一般仅配置箍筋。 否则,还需设置弯起钢筋。 ( 1)次梁正截面抗弯计算 跨中截面按 T 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为 边跨 bf' =L01/3=6475/3=2158 mmb+Sn=220+(3000120125)=2975 mm 7 中跨 bf' =L02/3=6350/3=2117 mm b+Sn=220+2780=3000 mm hf' =100 mm, h=450 mm, a=35 mm, h0=45035=415 mm fc bf' hf' (h0 hf' /2)= 2117 100 (415100/2) 106= kN m γ dM= = kN m fc bf' hf' (h0 hf' /2) γ dM ,故次梁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 T形截面计算,支座处按矩形截面计算。 b=220 mm fc= N/mm2 fy=310N/mm2 正截面抗弯计算表: 表 24 正截面抗弯计算表 截面 边跨跨中 第一内支 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M( kN m) b(mm) 2158 220 2117 220 α s=rdM/(fcbh02) ζ As=fcbf' ζ h0/fy 794 902 509 763 配筋 3Φ 18 4Φ 18 2Φ 18 3Φ 18 实配面积( mm2) 763 1018 509 763 其中ζ =x/h0 均小于 ,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条件。 ( 2)次梁斜截面抗剪配筋计算 hw/b=(h0 hf' )/b=(415100)/220=4 1/γ d( ) =1/ 220 415=Vmax= kN 满足截面尺寸要求。 斜截面抗剪计算表: 表 25 斜截面抗剪计算表 8 截面 AR BL BR CL CR V( kN) rdV(kN) Vc= 配筋方法 构造配筋 计算配 筋 计算配筋 计算配筋 计算配筋 初选 As 双肢φ 6 Asv(mm2) S(mm) 214 283 466 466 466 Smax 300 200 200 200 200 ρ svmin % 实际配筋 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