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 A.梁启 超 B.黄遵宪 C.胡适 D.夏曾佑 2.下列文章出自胡适之手的有() A.《文学革命论》 B.《谈新诗》 C.《文学改良刍议》 D.《我之文学改良观》 3.下列作品能够体现郭沫若早期( 1917- 1920)文学思想的有() A.《生命底文学》 B.《三叶集》 C.《女神》 D.《人的文学》 4.下列人物属于封建复古派的有() A.林琴南 B.吴宓 C.章士钊 D.沈泽民 5.下列哪些人物属文研会成员。 () A.沈雁冰 B.许地山 C.周作人 D.鲁迅 6.属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有() A.戴望舒 B.李金发 C.穆木天 D. 王独清 7.属于新月诗派的人有() A.徐志摩 B.闻一多 C.朱湘 D.梁实秋 8.鲁迅发起或领导的团体有() A.语丝社 B.论语派 C.莽原社 D.未名社 9.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 A.语丝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10.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 A.浅草社 B.弥洒社 C.湖畔诗社 D.南国社 11.下列流派属现代主义的有() A.象征主义 B.未来主义 C.自然主义 D.意识流 12.新文学早期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有() A.《野草》 B.《女神》 C.《赵阎王 》 D.《微雨》 13.李金发的诗集有() A.《微雨》 B.《食客与凶年》 C.《为幸福而歌》 D.《圣母像前》 14.下列哪些人物是现代评论派成员。 () A.胡适 B.徐志摩 C.陈西滢 D.王独清 15.下列人物属鸳鸯蝴蝶派的有() A.包天笑 B.徐枕亚 C.林纾 D.周瘦鹃 16.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有() 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 17.中国诗歌会的成员有() A.穆木天 B.王独清 C.杨骚 D.蒲风 18.早期普罗文学中具有 “ 革命的浪漫蒂克 ” 倾向的作品有() A.《复兴》 B.《短裤党》 C.《菊芬》 D.《地泉》 19.属于 30 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 A.京派 B.论语派 C.后期创造社 D.后期新月派 20.下列刊物是京派人物主编的有() A.《新月》 B.《骆驼草》 C.《文学季刊》 D.《水星》 21.下列人物属现代诗派的有() A.臧克家 B.戴望舒 C.路易士 D.卞之琳 22.穆时英的作品有() A.《石秀》 B.《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C.《梅雨之夕》 D.《上海的狐步舞》 23.属于 “ 孤岛文学 ” 的有() A.《碧血花》 B.《杨娥传》 C.《王昭君》 D.《长夜行》 24.七月诗派 的成员有。 () A.路翎 B.艾青 C.田间 D.阿垅 25.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是() A.徐讦 B.张爱玲 C.孙犁 D.无名氏 26.战国策派成员有() A.陈铨 B.林同济 C.黄震遐 D.王平陵 四、名词解释 1.“ 八事 ” 主张 2.人的文学 3.文学研究会 4.创造社 5.新月诗派 6.语丝社 7.湖畔诗社 8.南国社 9.现代主义 10.象征诗派 11.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 12.学衡派 13.甲寅派 14.左联 15.中国诗歌会 16.普罗文学 17. “ 两个口号 ” 论争 18.京派 19.论语派 20.民族主义文学 21.东北作 家群 26.孤岛文学 27.七月诗派 28.主观战斗精神 29.九叶诗派 30.战国策派 五、简答、简析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 3.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 4.为什么说 1917- 1920 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5.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6.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 7.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 8.简析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 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 10.简析 “ 两个口号 ” 论争的背景及意 义。 11.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 12.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六、论述、分析题 1. “ 五四 ” 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3.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 4.试析左联的成就。 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917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2.陈独秀《新青年》 3.《文学改良刍议》 4. “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5 .《终身大事》 6. “ 三大主义 ” 7. “ 普遍 ”“ 真挚 ”8 .现 实主义 9.《生命底文学》三叶集 10.林纾《荆生》《妖梦》 11.北京 文学研究会 12.《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13. “ 为人生 ”14 .东京 创造社 15.浪漫主义 16.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17.王独清 穆木天 冯乃超 18.胡适 徐志摩 梁实秋 陈西滢 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 19.新格律诗 “ 新月诗派 ”20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21.人性论 22. l924 鲁迅 周作人 林语堂 钱玄同 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 23.散文 24.莽原社 未名社 25.向培良 高长虹 尼采 26.《地之子》 27.沉钟社 浅草社 28. 1922 汪静之 冯雪峰 潘漠华 应修人, “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 29.春柳社 1907 30.《黑奴吁天录》 31.新剧 文明戏 32.爱美剧 33.南国社《南国》半月刊 34.语丝社 莽原社 未名社 浅草杜 沉钟社 新月社 35.象征主义 未来主义 达达主义 唯美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 新感觉派(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36.李金发 穆木天 王独清 冯乃超 37.《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38.自由诗派 格律诗派 象征诗派 39.春雷社 40. “ 问题与主义 ” 41. “ 整理国故 ”42 胡 适 陈西滢 徐志摩 43. 20 世纪初 辛亥革命后 “ 礼拜六派 ” 44.周瘦鹃 包天笑 徐枕亚 李涵秋 李定夷(答出其中三个即可)言情小说 45.《玉梨魂》《广陵潮》徐枕亚 李涵秋 46. 1922 南京 吴宓 梅光迪 胡先骕 47.章士钊 48.创造社 太阳社 49. 1930 上海 创造社 太阳社 鲁迅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 50.中国诗歌会 蒲风 穆木天 杨骚《新诗歌》 51.三 52. “ 革命的浪漫蒂克 ” 53. “ 国防文学 ”“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 54.京派 新月派 论语派 自由人 第三种人 55.周作人 沈从文 废 名 萧乾 芦焚(师陀)李健吾 朱光潜(答出其中三个即可)《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 乡村中国 56.林语堂 陶亢德 幽默、闲适、性灵 57. “ 自由人 ”“ 第三种人 ” 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58.胡秋原 苏汶 59. “ 民族主义文学 ” 《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国门之战》 60.萧军 萧红 李辉英 端木蕻良 骆宾基 舒群 白朗(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61.戴望舒 卞之琳 何其芳 象征主义 62.施蛰存《梅雨之夕》《春阳》 63.穆时英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 64.《原野》 65.中华全国文 艺界抗敌协会 66.抗战文艺 67. “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 68《放下你的鞭子》 69.杂文 戏剧(话剧也可) 70.艾青 田间 鲁藜 71. “ 主观战斗精神 ” 72.徐讦 无名氏 73.穆旦 陈敬容 郑敏 袁可嘉 辛笛 杜运燮 杭约赫 唐祈 唐湜(答出四位即可)《诗创造》《中国新诗》 74.《战国策》战国策派《野玫瑰》 75. 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 76.新秧歌运动 77.文艺暴露黑暗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4. B 5. A 6. B7. A8. C9. C 10. Dll. C12. A13. B14. A 15. CI6. BI7. C18. B19. A20. B21. C22. B23. C24. A25. B26. C27. B28. D 29. B30. A31. D32. B 三、多项选择题 1. ABD2. ABC3. AB4. ABC5. ABC6. BCD7. ABC8. ACD9. ABC10. ABCD11. ABD12. ACD13. ABC14. ABC15. ABD16. AB17. ACD18. ABCD19. ABD20. BCD 21. BCD22. BD23. ABD24. BCD25. AD26. AB 四、名词解释 1. 1917 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 提出的理论见解,宣扬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 2.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 “ 人的文学 ” 成为 “ 五四 ” 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3. 1921 年 1 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 “ 五四 ” 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 “ 为人生 ” 的现实主义文学。 4. 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 “ 五四 ” 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 “ 为艺术而艺术 ” 的主张。 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 •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 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 “ 新月诗派 ”。 6.成立于 1924 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 1922 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8.由田汉创立于 1923 年,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 9.现代主义在西方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它是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总体特征是反传统和 非理性, “ 五四 ” 时期开始传人中国。 10.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崇尚 “ 朦胧 ” 与 “ 含蓄 ”。 11.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主张把小说作为 “ 游戏 ”与 “ 消遣 ” 的工具,其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12.学衡派因 1922 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以 “ 昌明国粹、融华新知 ” 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13.甲寅派是以章土钊为首的封建复古主义流派,反对白话文学,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 14.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的简称, 1930 年 3 月 2 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15. 1932 年 9 月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出版会刊《新诗歌》,是一个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16. 1928 年到 1930 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 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 17.发生于 1935 年下半年到 1936 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 “ 国防文学 ” 与“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 展开 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18.京派是 30 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19.论语派是 30 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20.民族主义文学是 30 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21.东北作家群指 “ 九 •一八 ” 以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激昂悲愤的笔触表现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故 土的眷恋,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等人。 22.现代诗派是 30 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强调用 “ 现代的诗歌 ” 来表现 “ 现代的情绪 ” ,代表作家有戴望舒、卞之琳等人。 23.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会文学影响而形成于 30 年代的小说流派,用快节奏的笔触和五彩缤纷的色调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里的病态文明。 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等。 24.心理分析派是 30 年代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小说创作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较深层次挖掘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和性变态心理。 25. 1938 年 3 月 27 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武汉,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成立后,提出了 “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 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