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报关员考试商品编码辅导书商品归类技巧一本通内容摘要:
因该两子目不是适合的税目 9402 下比较应归 94021010 同一 4 位数级下的子目,因此不能比较 12 举例说明: 商品名:海水 品目: 2501 税号: 25010030 2 5 0 1 0 0 3 0 海水 章 顺序号 一级 子目 二级 子目 三级 子目 四级 子目 子目条文 5 位 数级 子目 6 位 数级 子目 7 位 数级 子目 8 位 数级 子目 品目号 与《协调制度》完全一致 我国子目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商品编码中每个数字的所代表含义,那么下面我们就要用实例来明确在编码表中品目和子目的位置。 举例说明: 商品编码表中品目 为例: 家禽,即鸡、鸭、鹅、火鸡及珍珠鸡: 重 量不超过 185 克: 鸡 改良种用 其他 火鸡: 改良种用 其他 其他: 改良种用 其他 其他 „„ 品目 一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三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三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三级子目 一级子目 由图可见,我们将图中四位数码称之为品目,将八位数码称之为子目;每个编码后面的“ ”数量表示了它的子目级别;品目和子目后面的文字描述称之为品目条文及子目条文。 子目级别代表了子目在其所属品目中的排列次序。 那么如何运用子目级 别来完整解释子目条文呢。 我们利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解释上面图例中的意义: 13 改良种用 ( 01051110) 鸡 其他 ( 01051190) 改良种用 ( 01051210) 重量不超过 185 克 火鸡 其他 ( 01051290) 改良种用 ( 01051910) 其他 其他 ( 01051990) 家禽,即鸡、鸭、 鹅、火鸡及珍珠鸡 其他 图例解释: 查阅编码表可见,品目 0105“家禽,即鸡、鸭、鹅、火鸡及珍珠鸡”下有两个一级子目,分别为“重量不超过 185 克”、“其他”。 这说明了 0105 下的一级子目是按照商品重量区分,将“家禽”分为两类。 前者明确表示了列入此一级子目下的家禽均应符合“重量不超过 185 克”的条件,而后者的“其他”则必须满足除“重量不超过 185 克”(即“重量大于185 克”)的条件。 我们再看“重量不超过 185 克的家禽”下又分成三个二级 子目,分别为“鸡”、“火鸡”、“其他”。 这说明二级子目下的三级子目是按照商品品种区分,将满足“重量不超过 185 克”的家禽(鸡、鸭、鹅、火鸡及珍珠鸡)分为三类,前两类明确为“鸡”和“火鸡”,后者的“其他”自然就可以解释为“除鸡和火鸡外的、重量不超过 185 克的其他家禽”(即重量不超过 185 克的鸭、鹅及珍珠鸡)。 二级子目下又各自将“重量不超过 185 克的家禽” 按商品使用用途分为“改良种用”和“其他”。 那么我们尝试地将 01051190 完整地解释为“重量不超过 185 克的、用途不是改良种用的鸡”。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 理解:商品编码应同级比较,每一级子目均应首先满足上级子目条文的要求,而一级子目应首先满足品目条文的要求,品目条文应满足章注、类注、子目注释的要求。 二、找出不同排列规律 协调制度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自然可以轻松应对。 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是按不同的生产行业来进行分类的,排列顺序也有一定规律。 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在类的排序或同一类中章的排列顺序是先动物、动物产品,再植物、植物产品。 如活动物、动物产品在第一类,植物、植物产品在第二类;在同一类中如第四类里,深度加工的动物产品在 第 16 章,而深度加工的植物产品在第 18~ 20 章;再如第十一类里,动物性纤维在第 50 章、 51 章,植物性纤维在第 52 章、 53 章。 同类商品中,则是按加工程度来进行排列,排列顺序是:原料 —— 半成品 —— 成品。 如动物产品中,活动物在第 1 章,活动物经过初级加工成为动物产品就归入第 2 章、第 5章,动物产品经过进一步加工成为食品则归入第 16 章;在第 39 章塑料产品中,初级形状的 14 原料及废碎料在 3901~ 3915,原料制的半成品在 3916~ 3921,制成品在 3922~ 3926。 运用同样规律的还有第 40 章、第十类、第十一类、第十 五类等。 整机与零件相比,整机在前、零件在后。 如品目 8433 中,联合收割机在 84335100,而它的零件在 84339010。 这种在整机与零件按先后顺序在同一品目中的情况比较常见。 当然也有整机与零件按先后顺序归入不同品目的,如 8444~ 8447 中的纺织类机械的零件统一归入了 8448 这个品目。 同一章中按照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区分。 如第 84 章中,品目 8401~ 8424 范围的机械主要是按所具备的功能进行排列,品目 8425~ 8479 范围的机械主要是按设备的用途进行排列,品目 8480~ 8485 范围的机械为热加工用 的模具和机械的通用零件。 三、掌握必要的商品知识 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种类繁多,我们在进行归类的时候,有时只了解归类的技巧和规律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较丰富的商品知识。 例如 2020 年报关员考试中的“猴枣”,在商品编码表中根本无法找到“猴枣”这两个字,但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它属于中药用的猕猴体内的一种结石,即可按照通常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归入第 5 章;再如“阿胶”,又称“驴皮胶”它是一种用驴皮为原料炼制的胶,通常用来入药,在中医里做为妇科药用,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制作方法和原料,即可准确将其归入第 35 章。 这 种学名与俗称之间的关系在化工产品里最为常见,比如通常做为烹饪原料的“小苏打”,这是我们的俗称,而它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知道化学成分,我们即可将其归入无机化学品的品目 2836,而不是归入食品的章节中;还有 U 盘,它是一种快速读写的便携式移动数据存储设备,如果我们知道 U 盘通常也称之为“闪存”(即闪型存储器),便可按其工作特性将其归入品目 8523。 由此可见,掌握和熟悉必要的商品知识对于学好商品归类是很重要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来充实。 四、了解各章注释,准确运用注释 “ 类、章及分 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归类总规则一中明确了注释在商品归类中的法律效力。 实际运用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品的归类,都受到了类注、章注、子目注释的限定。 通常我们在进行商品的归类时,首先要根据商品的材质、用途等特性确定它所在的类、章,然后翻阅类注和章注查看注释中的排他性条款里有无涉及到此商品的条款,然后我们再将它按照品目条文的要求归入相应的品目,并且查看是否符合子目条文中对于此商品的明确限定,如果均符合注释的要求,则最终按照子目的条件归入相应正确的品 目中。 在我们的商品编码本书中,第 6 类、第 11 类、第 15 类等类、章中注释的篇幅较长,我们不可能背下所有注释,那么在不熟悉注释的情况下,如果要在考试紧张的时间里运用好它,就会变得比较吃力。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平时的练习当中严格遵循以上的解题顺序,做每一道习题都要坚持翻阅章注、类注、子目注释,久而久之即可熟能生巧,在看到题目的时候,很快反应出此类题目是否会受到注释的限定,这样即可提高解题效率,又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 商品编码表中众多的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各有特性,我们在平时熟悉注释的时候,要注意有针对 性地予以区分,以便做到事半功倍。 下面我们将使用一些实例来向大家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注释条款: 15 排他性条款。 注释中的排他性条款在所有注释条文中使用最频繁,也是我们在做商品归类练习中首先要考虑到的部分。 因为此类条款将看起来可以归入本类、章的商品按照协调制度的要求归入其他类、章。 在查找编码时应首先考虑到注释中排他性条款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注释的排他性条款都放在注释的首要位置。 这里还要注意,注释的排他性条款所列的商品一般都不能在本章中查到,而此类条款同时在注释中列明了排他商品的归属品目,这点非常重要。 例题 1: 第 1 章章注中就列举了三种虽是活的,但不归入本章的动物。 其中包括单独列目的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微生物和用于展示、娱乐用的动物。 例题 2:第 68 章章注一列举十三种虽适用本章所述材料制作的产品,但却按照各自用途进行归类的情况。 定义性条款。 注释中的定义性条款是将协调制度中的名词做以限定和解释,通常这种限定和解释仅限于协调制度中的应用,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情况。 此类注释条款分为:对于范围的限定、对于成分的限定和对于规格的限定等几种情况。 例题 1:第 5 章章注四明确了本章的“马毛”这个含义不仅 限于马的鬃毛和尾毛,还包括牛的鬃毛和尾毛。 也就是给品目 0503 包括的范围做了一个界定,虽然这个解释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 这种注释的特点是在本章列出了所对应的范围。 再如,第 90 章章注二(一)是指已第 90 章中货品的零件、附件如果单独报验时已构成第 8 8 91 章中货品整机特征的,不能按零、附件归类,而应归入其相应的 品 目。 例题 2:第 19 章章注二(一)限制本章的“粗粒”的范围,仅限于第 11 章所列谷物制得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仔细阅读第 11 章品目条文中的谷物类别,以便确定题目是否符合归入第 19 章“粗粒”的范围要 求,这种注释的特点是运用其他章的范围来适用本章的概念。 例题 3:第 20 章子目注释一、二的规定将“零售包装”均化食品的重量严格限制在 ≤ 250 克,而> 250 克的均化食品则应按照各自的成分进行归类; 第 16 章章注二规定了含有肉类的混合食品中,只有肉类重量超过商品总重 20%时才可按肉类制品归入本章。 这种注释的特点就是在题目中将商品组成部分的重量作为已知条件的时候适用。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第 29 章和第 30 章中,通常作为药品的原料和未零售包装的药品归入第 29 章的相应品目,而只有零售包装的药品才可归入第 30 章,但是这两章的 注释中均未明确对于药品的零售包装定义,那么就需要我们根据生活常识和题目的结合进行判断。 例如青霉素眼药水,如果题目中明确了已制成零售包装,我们即可直接按以上规定归入第 30 章;如果未明确是否为零售包装,仅说明了眼药水的容量,我们即要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零售包装的眼药水容量均在 15 毫升以下,如题目中给出的青霉素眼药水包装容量为 1 升,那么我们即可判断它为非零售包装,应按其成分归入 29 章相应品目。 例题 4:第 48 章章注八(二)对于 4801 及 4803 至 4809 的纸张成条、成卷和矩形的尺寸分别做了限制,只有符合宽度超过 36 厘米且成条或成卷报验才可归入以上品目,只有长宽各大于 36 厘米和 15 厘米才符合以上品目矩形(包括正方形)的定义;第 62 章章注四(一)对于“婴儿服装及衣着附件”在尺寸上予以了限定。 因为在协调制度的服装类型上只有男装女装、成人婴儿之分,只有适用身高不超过 86 厘米的 幼儿 服装才能够称之为“婴儿服装”,否则就一律归入普通(成人)服装中;而第 62 章的章注七则对于纺织品的“手帕”在尺寸上限定了每边均不超过 60 厘米,也就是说无论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只要各边均不超过 60厘米即可按照“手帕”进行归类。 这种注释的特点就是在尺寸上给 予 了限制,通常运用在对尺寸进行了描述的相关题目中。 例题 5:第 85 章章注三对 8509 的家用电动器具做了限定。 首先指出,归入这个 品 目的 16 电动机械器具通常是家用的。 因此,一般来说都是小型的,故主要用重量来衡量是否为家用。 但真空吸尘器、地板打蜡机、食品研磨机及搅拌器、水果或蔬菜的榨汁器,无论重量多少都归入 8509,而其他电动器具如用作家用归类,则必须要满足不超过 20 公斤的条件。 例题 6:第 72 章章注一(五)对于不锈钢的各元素含量进行了限制,只要是合金钢,同时又满足。最新版报关员考试商品编码辅导书商品归类技巧一本通
相关推荐
总结出来的,它将在我们推进 “ 一带一路 ”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一带一路 ” 建设中的风险控制 “ 一带一路 ” 建设面临的安全风险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它需要沿线国家和相关企业具有全局意识,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综合安全视角来控制这些风险。 “ 综合安全 ” 是一种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内容广泛的安全。 它有两层特殊的含义,即从安全内涵上看
染等等,有的企业员工工作生活环境较差,待遇也不好,甚至还存在着使用童工的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了我国当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匮乏。 在这样的背景 下,社会期望我国的企业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我认为企 业员工的生活保障、生活稳定的问题才是企业应首先解决的根本问题,如果每个企业能保障员工最基本的生活安全和稳定,那么就能促进每个家庭的稳定从而使社会趋向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 正是从防御日本侵略,拱卫京畿安全这样一个根本目的出发,并考虑到他日朝鲜“ 有警,或须派兵应援 ”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海防建设中,决定以北洋为重点,首先发展 北洋海军,并优先更新驻防华北地区的淮军和练 军的武器装备,加强其训练,同时,将防御日本队我国台湾的侵犯,作为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建设和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 可以看出,抵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发布 三、最低工资的给付 第四节 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 一、工资等级制度 二、结构工资制度 三、效益工资制度 第五节 工资形式 一、工资形式的概念 二、计时工资 三、计件工资 四、奖金 五、津贴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一、特殊情况下的工资的概念 二、特殊情况下工资的种类及支付规定 第七节 工资保障 一、工资保障的概念及意义 二、工资支付办法 劳动法 7 上海法律网 三、工资保障措施 四
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安全保卫值班室内,门口主机设置安装在各住户大门内附近的墙壁上或台上,系统可按用户要求进行不同的配置,如在同一幢大楼中可视与非可视系统可同时共用等等。 系统的主要类别有如下几种: 1. 单户型 —— 具备可视与非可视对讲、遥控开锁、主动监控,使住宅内的电话(与市话连接)、电视与单元型可视对讲主机组成单元系统等功能。 2. 单元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