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洗涤塔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降液管及受液盘所占的区域为溢流区。 3) 破沫区: 鼓泡区与溢流区之间的区域为破沫区。 当 D 时,sW =80~110mm。 取 sW =100mm。 4) 无效区: 因靠近塔壁的部分需要留出一圈边缘区域 ,以供支承塔板的边梁之用。 宽度 cW =60mm。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8 、浮阀的数目与排列 气体通过阀孔 时的 动能因数为: 00VFu ( 231) 式中 0F — 气体通过阀孔时的动能因数,  1122kg s m ; 0u — 气体通过阀孔时的速度, m/s; V — 气体密度, kg/ 3m。 取 oF =10。 00VFu  =( 232) 每层塔板上的浮阀 数 目 : 2020sVNdu=2 9  个 ( 233) 图 浮阀排列方式 ( a)顺排 ( b)叉排 浮阀在塔板鼓泡区内的排列有正三角与等腰三角形两种方式, 按照阀孔中心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9 连线与液流方向的关系又分为顺排和叉排。 对于分块式塔板,宜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阀孔中心距 t 定为 75mm, 而相邻两排间的中心距 t 可为 65mm、 80mm、100mm等几种尺寸。 等腰三角形 排列: aAtNt  ( 234) 式中 aA — 鼓泡区面积, 3m ; t— 同一排的阀孔中心距, m; t — 相邻两排阀孔中心线的距离 , m; N— 阀孔总数。 对 单溢流塔板,鼓泡区面积: 2 2 22 [ a r c sin ]180a xA x R x R R  = 3m ( 235) 式中  ,2dsDx W W m  ; ,2cDR W m。 相邻两排阀孔中心线距离: aAt Nt =。 因塔的直径较大 采用分块式塔板,各分块板的支承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面积,故选 t =80mm。 画图验证的 N=820 个。 200 4 sNduV =。 由此可推得: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00  ( 236) 阀孔动能因数 0F 变化不大,仍在 在 9~12 之间。 塔板开孔率: 2 200 0 .0 3 98203T dA NA D      =﹪ 14﹪。 符合要求。 、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气体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 1)干干板阻力 气体通过浮阀塔板的干板阻力,在浮阀全部开启前后有着不同的规律。 板上所有浮阀刚好全部开启时,气体通过阀孔的速度称为临界速度,以 ocu 表示。 阀全开前  0 ocuu : c Luh  ( 241) 阀全开后  0 ocuu : 2Vc Luh g ( 242) 两式联立得: ocu = 0u =( 243) 所以 2Vc Luh g= 21 .9 6 7 .3 85 .3 4 2 9 9 8 .0 7 9 .8 1 =。 2)板上充气液阻力 : 1 Lhh ( 244) 由于液体为水, ε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1 0 . 5 0 . 0 3 4 0 . 0 1 7hm  。 ( 245) 3)液体表面张力下所造成的阻力 : 由于浮阀塔的 h 值通常很小忽略不计。 气体通过一层浮阀塔板时的压强降为 : 1pcp p p p       ( 246) 式中 p — 气体通过一层浮阀塔板的压强降, aP ; cp — 气体克服干板阻力所产生的压强降, aP ; 1p — 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得静压强所产生的压强降, aP ; p — 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压强降, aP。 习惯上把这些压强降折合成液体的液柱高度表示,故上式也可写成: 1pch h h h   ( 247) 式中 ph — 与 pp 相当的液柱高度; ch — 与 cp 相当的液柱高度; 1h — 与 1p 相当的液柱高度; h — 与 p 相当的液柱高度。 1 0 . 0 2 9 1 0 . 0 1 7 0 . 0 4 6 1pch h h h      m液柱。 则通过一层塔板 上的压强降为: 0 . 0 4 6 1 9 9 8 . 0 7 9 . 8 1 4 5 1 . 4p p L ap h g P      ( 248) 、 淹塔 为了防止淹塔现象的发生 ,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 d T wH H h。 d p L dH h h h   ( 249)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与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强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ph : ph =。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因不设进口堰, 即 2 23 50100. 2 0. 2 5. 04 102. 1 0. 03sdwLh lh       m液柱。 ( 2410) 则: dH =++= 取  =,又以选定  ,  则 :    0 . 3 0 . 4 5 0 . 0 2 5 0 . 1 4 2 5T w TH h H      ,符合防止淹塔要求。 、雾沫夹带 泛点率 =1. 36100vs s LLVFbV L ZK G A﹪ ( 2411) 及 泛点率 = 1000. 78vsLVFTVKG A﹪ ( 2412) 板上液体流径长度 2LdZ D W == ( 2413) 板上液流面积 22 6 .6 7b T fA A A m   ( 2414) 查表 21 取物性系数 K=,查的泛点负荷系数 FG =。 将以上数据带入得: 泛点率:1. 36100vs s LLVFbV L ZK G A﹪ =﹪ 或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泛点率: 1000. 78vsLVFTVKG A﹪ =﹪ 则泛点率为 ﹪ 75﹪。 故可知雾沫夹带量能够满足要求。 表 21 物性系数 K 系 统 物性系数 K 无泡沫,正常系统 氟化物(如 3BF ,氟利昂) 中等发泡系统(如油吸收塔) 多泡沫系统(如 胺吸收塔) 严重泡沫系统(如甲乙酮装置) 形成稳定泡沫的系统(如碱再生塔) 、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泛点率 = 1000. 78vsLVFTVKG A﹪ =75﹪ 整理得: 0 .0 4 4 4 6 .9 3 6 0 .9 5ssVL 或  ( 2415)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由式( 2415)可知雾沫夹带线为直线,则在操作范围内任意取两个 sL 值,依据( 2415) 算出相应的 sV 值列于附表 1 中。 据此作出雾沫夹带线( 2415)。 附表 1  3//sL m s  3//sV m s 2)液泛线 1 1 0()T w p d c L dH h h h h h h h h h          ( 2416) 整理得: 2 25240 . 1 0 5 0 . 0 0 0 3 4 5 3 . 55 . 5 7 1 0sss LLV    ( 2417) 在操作范围内任取若干个 sL 值,带入( 2417)算出相应的 sV 值列于附表 2中。 据此表中数 据做出液泛线( 2417)。 附表 2  3//sL m s  3//sV m s ( 3) 液相负荷上限线( 3)已知。 ( 4)漏液线 对于 1F 重阀,依据 00 5vFu计算,则0 5Vu 。 又知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004sV d Nu ( 2418) 以 0F =5 作为规定气体最小负荷的标准,则   2200m i n 3 . 1 4 50 . 0 3 9 8 2 044 1 . 9 3sVFV d N     = 3/ms( 2419) ( 5)液相负荷下限线( 5)已知。 负荷性能图 操作弹性 = 36326,1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第三章 塔的 机械设计计算 、塔体及封头厚度的计算 塔体厚度的确定 假设塔体的名义厚度: 30n mm  , 塔体的材料根据要求选择 0Cr18Ni9。 钢板厚度的负偏差查表得 1  ,对于不锈钢当介质的腐蚀性极微时 2 0C。 enC=。 ( 311) 其中 C= 12CC。 塔体主体高度:  1 1 1 3 4 5 0 5 8 5 0T T P TPNZ H N H m mE       ( 312) 取塔体顶部空间 。 塔底空间取 BH 3m。 则塔体高度为 1 0 .3 5DBZ H H m  。 ( 313) 由此可知: 0  0 /  。 查图 31 得: A=。 查图 32 得: B=50。 计算筒体的许用外压力 p。  1 0 50 0 . 4 71 0 5 . 2eBp M p aD   。 ( 314)     52 02 2 0. 00 4 1. 93 10 3 10 5. 2eAEP M paD      。 ( 315)       21 , 0 .4 9p p p M p a。 ( 315) 计算外压力 cLp p p ( 316) 因塔体无安全装置,设计压力取 p=。 内蒙古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9 9 8 . 0 7 9 . 8 1 1 2 . 0 1 0 . 1 2 5Lp g H     ﹪ p。 ( 317) 0 .1 0 .1 2 0 .2 2cp M pa  。  cpp 符合要求 ,假设成立。 图 31 外压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