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管理系统设计-王伟光-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内容摘要:

思想。 目前,发达国家医院已经广泛建立并且应用 MMIS,而且正在从“面向管理的 MMIS”演化成为“面向 ERP 一体化的 MMIS”。 MMIS 在我国的建设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起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单机阶段、微机网络/文件服务器部门阶段和客户/服务器完整医药信息系统阶段。 为 促进我国医药产业走向现代化,推动 MMIS 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国家于 1995 年在北京宣布开始实“金卫”工程,标志着医药系统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已进入实施阶段。 卫生部在制定的我国《卫生系统计算机机应用发展规划纲要 (1991- 2020)》中。 特别将“积极开发应用医学信息系统”作为重点目标之一。 国内的 MMIS 发展有自己的特点。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 MMIS没有经历完整的药品经营企业信息系统的主机 (Main frame)阶段,受到需求、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只可能在微型机、小型机上开发一些独立的或者部门级的应用系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客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满足高层次、全局性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的需求,各大药品经营企业都正在准备投入资金建设新系统或改造原有旧系统,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软件开发层次低,重复多,系统设计起点不高,缺乏规划、系统开发缺乏标准,信息标准化程度差等 [15]。 对于现有的一些零散管理软件,大多为独立模块,如员工管理、财务核算软件、库房进销存软件等,缺乏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系统化、一体化管理软件,因此,其中的一些药品经营企业库库房管理软件与一般零售行业进销存软件没有区别,不 能有效解决药品经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药品的分级分类管理,西药、成药、草药的同流程分药房管理,以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库药房的两级采购体系管理等。 针对这些现存的问题需要对医药销售管理系统作系统性分析,建立有效的数据表结构和合理的处理流程,使这些问题切合实际的得到解决。 ` 课题背景 鉴于医药销售管理内容繁多,体系庞杂,不仅包括销售本身,还涉及财务、会计、统计、人事、流通费用等方面,本课题详细对其各个模块进行研究,并力图站在软件工程的角度,探讨医药销售管理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突出医药销售管理的特点与共性,提 高软件复用度,并为药品经营企业信息管理软件成品化提供参考。 药库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中资金流动与物资流动的核心,合理有效的结构设计与流程设计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信息冗余,使其他各系统紧密耦合,药库管理系统的任务是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的供应、库存、销售等基本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保证销售需要,合理指导药品储备.减少药品流动资金占用,防止积压,降低损耗,加速药品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正确贯彻有关物价政策,维护客户利益.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相对于大型的企业级信息资 源管理系统 (大型 ERP)来说信息流流量负荷较轻,而由于所涉及操作范围较广,如管理员、收银员、会计、库管员、销售员等,要求界面交互性好。 系统要求处理数据能力强,运行速度快,而且要确保满足药品经营企业的实际要求,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联机事务处理能力,能保证处理的快速性和数据的一致性。 某医药有限公司是家中型企业,在一个建筑物内,采用从前的管理模式出现了部门间信息流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工作效率低下,公司内部管理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 为了将此企业的各种系统信息统一管理有效整合,让经理、财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 人员可以动态地及其地了解企业运行的各种动态与静态数据,了解供货商与客户的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公司过高的管理成本,加快了各种信息的关联、共享,使得整合优势得以更好的发挥。 ` 第 2章 系统实现方案选择 医药管理系统的系统集成、规划与设计 医药经营企业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网络部分和软件系统两大底层支持部分,这两方面的设计方法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分别阐述其方案选择的原因。 网络系统集成、规划与设计 网络系统系统设计遵循下图 [1]: 图 ` 网络系统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为: 需求分析 可行性研究 环境要求 设备配置 功能需求 成本 /效益分析 风险预测 用户目标 网络系统目标 网络规划 1. 技术性论证 2. 网络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设想 3. 总体规划 4. 难点分析与估计 5. 经费预算 6. 文档规范 网络总体设计 网络系统模式的设计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网络的结点规模设计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结构化布线 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形成总体设计说明书 网络设备软件、硬件配置清单 医药公司 组网时系统构成方式应考虑的技术问题 客户 /服务器 [C/S]模式分析: 客户 /服务器 [C/S]模式的最大的技术特点是系统使用了 客户和服务器两方面的智能、资源和计算机能力来执行一个特定的任务,也就是说负荷由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共同承担。 在客户 /服务器模式下,一个后更多或客户机和一个更多的服务器,` 以及下层的操作系统进程间通信系统,共同组成一个支持分布计算、分析和表示的系统。 在该模式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端部分和后端的服务器部分。 客户发出请求,网络通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的操作,然后把结果送回客户端。 客户方发出请求,网络通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的操作,然后把结果送回客户端 [1]。 客户 /服务器与传统的分时共享模式和资源共享模式的比较 C/S 减少了网络流量。 客户机和服务器相互协调工作或只传送必要的信息。 如果需要对数据库更新的话,只传送新的内容即可。 用于主要处理数据过程和数据是放在一起的,数据库的内容不必传来传去。 与此对应的,资源共享模式通常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因为整个文件作为本地处理,通常都要下载到工作站上。 C/S 应用通常能带来较短的响应时间。 这一改进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的流浪减少了;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用于相当多的运算、数据处理是在功能强大的服务器上完成的,从而使工 作效率更高。 C/S 可充分利用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的处理能力,组成一个分布式的应用环境,而以前用户只能在两个系统之间选择一个。 微机或是工作站一般提供一个高度交互的图形用户界面及其功能强大、便于使用的应用,而传统的小型机则提供很强的数据管理、信息共享和复杂的管理安全机制。 C/S 正是把这两方面的优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双方的特点,完成用户指定的任务。 通过把应用程序程序同他们处理的数据隔离,可以使数据具有独立性。 数据的封装性使得对改变数据本身的操作较为容易一线,可以更快地开发新的应用,以及通过少量改动即可把 新的数据集成到已有的应用中。 即使服务器的内部实现 (如数据库系统、甚至操作系统 )发生变化时,客户端根本觉察不到这种变化。 同时由于数据处理被隔离在服务器上,服务器能对数据存取进行充分而又有效的控制。 由于有着严格的安全机制,未通过饯别或是授权的客户将无法对数据进行非法访问。 因为由于客户管理用户界面,每个服务器在 C/S 模式下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 数据库信息可以只加锁一段很短的时间,更多的用户可以活得对数据的并行的访问。 由于复杂的加锁机制的存在,多个用户共享数据不会破坏系统的完整性和性能,这一点无疑是对共享方式的 改进。 由于许多及其和操作系统都能互联起来,用户可以选择最适宜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如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的 PC 机,然后把这些客户机都连到一个更强大的服务器系统上。 无论数据在哪里,用户都可以不用学` 习服务器环境而访问它。 客户端部分 客户机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 (UI, userinterface),这个界面负责完成用户命令和数据的输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所得到的结果。 典型的例子是客户机程序向用户提供一个图形用户界面 (GUI)。 一个客户 /服务器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客户机,所以,多个界面可以存在与 同一个系统中,但每个客户端要有一致的用户界面。 在一个客户 /服务器系统中可能有管理控制和系统维护的用户界面。 客户机用一个预定义的语言构成一条或多条到服务器的查询或命令,客户 /服务器使用一种表中的语言或用该系统内特定的语言来传递信息,每个用户在客户机上的查询或命令不必对应从客户机到服务器的查询。 客户机可以使用缓冲或优化技术以减少到服务器的查询或执行安全和访问控制检查,客户机还可以检查用户发出的查询或命令的完整性。 有时它甚至可以不必问服务器发出的申请,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机自己进行数据处理。 当然客户 机最好不要提供这些应该由服务器完成的功能,因为如果服务器拥有完全的管理机制,入侵者将很难攻破系统。 客户机通过一个进程间通信机制和服务器完成通信并把查询或命令传送到服务器。 一个理想的客户机将把下层通信机制对用户隐藏起来。 客户机对服务器送回的查询或是命令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把他们提交给用户,这种处理随着客户 /服务器系统的不同而不同。 服务器部分 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一种服务,服务的类型由客户 /服务器系统自己确定。 服务的类型可以是以需要大量存储的到需要存储的到需要集中计算的各种应 用。 服务器只负责响应来自客户机的查询或命令。 服务器不主动和任何客户端建立会话,它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存储这或是服务的提供者。 选择客户 /服务器系统概述 一个理想的服务器将对客户机和用户隐藏整个客户 /服务器系统。 一个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信可以安全不了服务器普宁挂毯和通信技术,包括软` 硬件。 在一个多服务器的环境中,服务器之间可以协调工作,共同向客户机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调对客户端应该是透明的。 客户 /服务器结构把一个应用分成几部分运行再由网络连接计算机系统上的不同进程。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它使受底层技术的不同进程。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使受底层技术条件限制的用户,被分成一些由客户机或是由服务器完成的子工作。 一般来说网络系统提供的功能越强大,应用程序就会越小 [1]。 具体医药公司网络系统设计 网络系统的需求: 有 20~ 30 个系统结点,使用二十几台 PC 机和服务器、十几台小票打印机、一个激光打印机。 用户的网络使用经验不多。 主要运行文字处理软件、财务运行软件。 系统的目的和功能 实现有效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查阅企业运行的各种数据 [包括动态、静态数据 ]。 对单 位的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 4.建立统一的权限分明的医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使用本系统,使得医药企业经营更加规范,以符合药品经营企业规范 [GSP]的要求。 网络方案阐述 本方案采用 100Mbps 速度的 100Base- T 技术和 10Mbps 速度的技术相结合方式组网,并建立以 Windows 2020 Server 作为网络操作系统,其中 Server 服务器主要用于系统的数据的存储和用户访问权限控制。 具体设计网络拓扑请见下页图 : ` 图 工作站 A 是经理使用的客户端,其中 激光打印机连在 A 上,以备经理日常办公处理使用,同时也可以应用与财会打印各种报表;工作站 B 为会计使用它可以通过 10Base- Hub 共享 A 的打印机,实现打印共享,并且可以通过服务器进行公司有关财务方面的分析处理工作。 工作站 Y、 X[0]~X[n]共 n台客户端是分别由库房部门与销售部门使用,其中销售部门配有一定数量的小票打印机,以便打印销售药品时给客户的药品销售小票。 由于库房部门与销售部门两大客户端平时使用频繁,使得 HUB 负载冲突比较严重。 建议使用 100Base- HUB,以达到良好的应用性能价格比。 软件开发环 境的介绍 开发系统平台简介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 构筑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是共享资源。 根据共享资源的方式不同, NOS 分为两种不同的机制。 如果 NOS 软件相等地分布在网络上的所有节点, 这种机制下的 NOS 称之为对等式网络操作系统;如果 NOS 的主要部分驻留在中心节点, 则称为集中式 NOS。 集中式 NOS 下的中心节点称为服务器,使用由中心节点所管理资源的应用称为客户。 因此,集中式 NOS 下的运行机制就是人们平常所谓的 “客户/服务器 ”方式。 因为客户软件运行在工作站上,所以人们有时将工作站称为客户。 其实只有使用服务的 应用才能称为客户,向应用提供服务的应用或系统软件才能称为服务器。 对等式 NOS 有多种,如 Novell 公司的 Personal Netware, Invisible Software 公司的 Invisible , Microsoft 公 司的 Windows for Workgroup 等。 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