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注释内容摘要:

担忧。 那么,什么时 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那些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美丽,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 山中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 来命名。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风高霜洁,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 人呼 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 到溪里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野味野菜,杂乱地在前面摆开,(这)是太守宴客。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站或坐大声喧哗的,(这)是宾客们(尽情)欢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之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 树林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 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 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 是庐陵人欧阳修。 《满井游记》袁宏道 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 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 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翻译: 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仍然厉害。 冷风时常刮起来,一刮起来就飞沙走石。 我拘束在一间屋子里 面,想出去却不能。 每次冒着寒风快步行走,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 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在这时,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层的,清澈得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镜子新打开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柳条将要舒展又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苗高约一 寸左右。 游人虽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经常有。 风力虽然还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 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悠闲自在,羽毛鳞鬣之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 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它啊。 原文 赠从弟 魏晋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文注释 ① 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 ② 从弟:堂弟。 ③ 亭亭:高貌。 ④ 瑟瑟:风声。 ⑤ 罹:遭受。 ⑥ 凝寒:严寒。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地猛烈,而松枝是如此地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