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制度比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利润分配 —— 利润归还投资 贷:盈余公积 —— 利润归还投资 231 丁 : 借:利润分配 —— 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股本 “ 资本公积 ” 三个明细科目: —— 股权投资准备 —— 拨款转入 —— 其他资本公积 232 丁 ⑴补亏: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 —— 其他转入 ⑵派送新股(或股票股利或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⑶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借: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233 哦 ,当期应交纳所得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 资本公积 —— 接受现金捐赠 : 借:非现金资产(固定资产等) 贷:递延税款(未来应交所得税) 资本公积 ——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24 哦 : 借: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税 借:资本公积 —— 受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25 十一、收入 、利得、收益三者的关系 ●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利得:源于日常活动以外的活动所形成的收益。 它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它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 如,记入 “ 营业外收入 ” 、“ 补贴收入 ” 等均为利得。 26 哦 ● 收益: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表现为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 ※ 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并不说明它就一定是收益。 如:接受投资或捐赠也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它不是收益。 ※ 源于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收益即收入;源于企业日常活动以外的活动所形成的收益即利得。 收益 =收入 +利得 27 哦 ⑴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⑵企业即没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对已售商品实施控制; 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⑷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8 0 ( 01年 64号文件):上市公司对关联方进行正常商品销售的,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下,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 ⑴当期对非关联方的销售量占该商品总销售量的较大比例的 ﹙ 通常为 20﹪ 以上 ﹚ ,应按对非关联方销售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对关联方间同类交易的计量基础,并将按此价格确定的金额确认为收入。 关联方间实际交易价格超过确认为收入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 关联交易差价 ﹚ 29 哦 在确定非关联方之间同类交易价格时,必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