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胡氏宗祠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招标文件内容摘要:

标人不得参加竞争性谈判。 竞争性 谈判采用最低评标价法,即在满足采购需求、服务和质量相等的前提下,以最终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为第一预成交供应商,次低者为第二预成交供应商。 投标文件中的投标报价视为竞争性谈判首轮报价。 供应商 可以对投标文件中商务、技术和报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修改,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达到采购要求,但 供应商后一次的承诺应优于或等于之前的承诺,否则其后一次承诺将被拒绝。 修改的商务、技术部分如招标文件规定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供应商应在谈判小组规定时间内补充提供证明材料。 21 评标委员会依据评标结果撰写评标报告,推荐 中标候选人。 公示预中标情况,公示期为三个工作日。 投标人认为开标过程或中标结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在公示期内(以到达为准)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或集中采购机构提出质疑。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取得中标资格, 采购人和 集中采购机构 共同 向中标人签发中标通知书。 签订合同 ★ 中标人应自接到集中采购机构通知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到集中采购机构处领取中标通知书,无故逾期不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 中标人应当在领取中标通知书时向集中采购机构提供: 投标人所在地(指 单位 注册地) 人民检察院或绩溪县人民检察院出具的关于投标人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在参加投标活动前三年内无行贿犯罪记录的证明(原件)。 否则,视同其放弃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在参加投标活动前三年内如有被人民法院认定存在行贿犯罪的,该期间计算以自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至本次采购招标公告发布之日止。 ★ 中标 人应在集中采购机构签发中标通知书之日起 5个工作日内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合同至少一式 四 份。 签订合同的依据是招标 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不得对其作实质性的修改,否则签订的合同无效。 国家对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有合同范本的,应使用合同范本。 采购人在签定合同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副本报绩溪县财政局、集中采购机构备案。 22 ★ 中标人放弃中标资格或拖延、拒签合同的 ,将不予退还投标保证金并取消中标资格。 中标人放弃中标资格,或因不可抗力或者自身原因不能履行政府采购合同的,采购人可以与排位在中标人之后第一位的投标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以此类推。 ★ 履约保证金的金额及退还 :见须知前附表第 20 条。 签订合同后,如中标人不按双方合同约定履约,采购人可酌情扣除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不足以赔偿损失的,按实际损失赔偿。 双方签订的合同对采购人和中标人均具有法律效力。 采购人改变中标结果或者中标人放弃成交项目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完成项目,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中标人违反上述规定的,可导致其履约保证金被扣除,并承担由此而导致的采购人的损失。 中标人提供的 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服务必须符 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及招标文件的要求。 因中标人提供的 规划编制 服务不合格 ,而给采购人或其他方造成的损失,中标人应当承当赔偿责任。 合同履行期间因市场因素变动而带来的风险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结算方式:按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第 19 条规定付款,付款人:采购人。 集中采购机构不承担付款责任。 23 第三章 招 标需求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服务。 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概况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区划属宣城市,历史上属于徽州府。 其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绩溪县东与苏、浙、沪黄金旅游经济圈中的杭州、千岛湖等著名旅游区相邻,西有黄山、九华山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处于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之中,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的瀛洲镇龙川村东端,距县城 12 公里,绩 (溪 )磡 (头 )公路经龙川村西北上。 龙川村位于北纬 29。 5739。 — 30。 2039。 ,东经 118。 2039。 — 118。 5539。 间。 这里地处江南丘陵地带,又属皖南山区。 龙川村的东面有由北向南延伸的西天目山支脉龙须山,最高峰海拔为 1048 米;西面是绵延起伏的徽山山脉;登源河由北向南经龙川村东流向新安江。 龙川村依登源河西而建,龙川溪由西向东横贯龙川村与登源河交会,把龙川村隔成南北两半。 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龙川溪与登源河交会处的西北岸。 自然环境 龙川村地处天目山的西麓,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所组成。 山系属天目山余脉之大障山山脉南行中列,最高峰龙须山,海拔 米。 一般山地海拔为 400~ 500 米,河谷盆地海拔 100 米左右。 山地主要由古生代震旦系地层所组成,以砂岩、页岩和中粗粒花岗岩为主,风化强烈,特别是山顶部分,多组山峰都被白色粗沙粒所覆盖。 河谷盆地有第四纪沉积物分布。 24 村东的登源河是新安江的源头之一,古称登水,是绩溪县境内第一大河,属钱塘江水系,经歙县后注入新安江。 其水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 3 月下旬开始, 6 月达到高峰,期内常有暴雨引发的 山洪,流量可猛增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枯水期 11 月中旬起,次年 2 月止。 龙川溪由西向东横贯龙川村与登源河交会,把龙川村隔成南北两半。 植被:地属皖南丘陵地带,生态自然,水土保持良好,山林植被完好,常年呈绿色。 山间遍植松、杉、茶、竹、桑,间或参杂野生灌木丛。 沿登源河两岸农田顷顷,春秋两季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之类农作物。 居民点:龙川村在大集体时期为大队所在地。 现为龙川村村委会所在地,全村有 309 户, 1283 人,多数人以农为业,间或从事其它行业。 气候:气候四季分明,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温暖潮湿。 交 通状况:绩(溪) 磡 (头)公路经村西而过,至县城 12公里,交通较方便。 龙川村自然环境优美,“东耸龙峰,西峙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既是最好的注脚。 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小桥流水,鸡犬相闻,具有江南山村独特的风光景致。 龙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人文荟萃,有过兴旺发达的历史。 胡氏宗族以耕读传世,以科举报国,以商贸补田土之不足,奕世戴德,相传至今。 自胡焱落户后,其四十代子孙中,任县令以上官职的有二十多人,仅宋、明、清三朝,龙川有进士11 名,明朝龙川中进士的多达 7 名。 全县 184 座牌坊中仕科坊有 67 座,而龙川就有 14 座,占五分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是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修筑灌县都江堰的胡光、以副都御 25 史巡抚辽东的胡宗明等四人。 历史沿革及保护维修情况 龙川胡氏宗祠因历史文献资料的缺欠,它的准确建造年代与具体建造经过至今不甚明了,目前只能以口碑资料与建筑特征等方面加以考证。 据龙川村老一辈人述:早在宋代,龙川就建有祠堂,不过所建祠堂规模较小。 到了明代,龙川人才辈出,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 1478 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以及六十年后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 1538 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 为了祭谢祖先的神灵、光宗耀祖、显赫族人,在原祠堂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于是就有了现存的胡氏宗祠。 据现存龙川胡氏宗祠建筑的法式特征来看,其平面布局、主体结构等具有明代徽派祠堂建筑的风格特征。 后代历有修缮,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是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 1898),所以,龙川胡氏宗祠的部分结构呈具清代风格。 此后的民国年间,龙川胡氏家族对其又有过零星的检修。 1949 年后,改为龙川村的龙川小学,期间有一些翻修(门楼的明间前檐东角梁上有 1967 年维修的题记)。 1982 年,县 文化部门开始对龙川胡氏宗祠进行全面调查。 1988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批准公布龙川胡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的保护工程: 1987 年下半年经省文物局批准开始进行第一期修缮,至1989 年完竣。 1991—— 1992 年完成第二期修缮任务。 1991 年完成了宗祠的白蚁灭治工作。 1992 年抢险加固了龙川胡氏宗祠南向龙川溪护岸的水毁工程。 1994 年 7 月完成了木蜂灭治任务;同年, 360 米龙川溪护岸加固及道路整修工程完竣。 1995 年 7 月2 日,宗祠前的龙川溪护岸 20 米一段被洪水冲毁,县委、县政 26 府及文化局、文 物所和当地群众共 50 余人当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加固,确保了宗祠的安全。 1998 年征购宗祠东向存在重大隐患的民房一栋,同年,龙川胡氏宗祠安全消防工程启动,于当年完工并交付使用。 1999 年,为彻底解决宗祠前龙川溪护岸的安全问题,对宗祠前的 30 米一段进行了基础与护岸的整体加固。 2020 年,完成了宗祠正厅祭龛前 9 件 槅 扇门的复原项目和局部养护工程。 2020 年 8 月,宗祠正厅明间前檐大梁抢险加固工程启动,并于当年完竣。 保护保存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胡氏宗祠本体的残损病害 经过现场勘查,龙川胡氏宗祠本体的主要 残损病害表现为:年久失修,自然损坏; 屋顶蒿草丛生、瓦件散失,屋面开裂渗漏导致的木构件的腐朽开裂、椽望糟朽、构件歪闪、角部塌落; 宗祠木构受白蚁、粉 蠧 、木蜂危害严重,已影响建筑的安全 ; 鸟类栖息在宗祠建筑构架上,其粪便呈酸性对木构造成污染、腐蚀; 砖石质文物的风化严重; 文革期间破四旧人为破坏,主要是对雕刻构件的铲除; 构件的缺失等 . 胡氏 宗祠保护存在的其他问题 ( 1) 特祭祠前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所建民居紧贴宗祠门楼东山墙,其后墙据特祭祠仅 3 米,挡住特祭祠进入通道,破坏宗 祠的原有布局,且风格与宗祠极不和谐;在其与特祭祠形成的院落里常堆积柴禾等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 2) 胡氏宗祠现参观者较多,感于宗祠的雕刻艺术,长期的触摸文物及人流带来的保存环境变化对文物本体造成的较大的危害。 ( 3) 木蜂的危害极其严重,已危机建筑的安全。 27 ( 4) 后期在宗祠享堂的东尽间增建的水龙头没有排水系统,常被参观者用来洗手,水直接排到享堂地面,造成地面潮湿,对木构有危害。 ( 5) 缺少文物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区域内的盲目建设。 编制保护规划的意义 ( 1)鉴于胡氏宗祠保存现状和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尽快编制相关文物保护规划具有很强的迫切性。 ( 2)尽快编制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为胡氏宗祠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法律保障,使文物保护有法可依。 ( 3)尽快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可以有效推动和科学指导龙川胡氏宗祠的保护。 通过制定保护措施,为今后的各项保护工程提供科学的、规范的指导。 ( 4)尽快编制胡氏宗祠保护规划,抵制文物保护区域内的盲目建设,保护周边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 5)通过编制文物规划,充分展示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原有内涵,发挥文物的自身价值,并借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文物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 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是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龙川胡氏宗祠保护规划除遵守本要求外,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龙川胡氏宗祠保护规划设计成果的各组成部分要求如下 : 28 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 要求清晰准确,图例统一,图纸表达内容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规划图 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 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 规划说明:内容包括龙川胡氏宗祠的价值与重要性、现状、管理等各项评估的详细内容,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基础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有关龙川胡氏宗祠的各类基础资料与规划依据等。 规划文本基本内容: 规划文本内容包括各类专项评估、规划原则与目标、保护区划与措施、若干专项规划、分期与估算五部分基本内容;龙川胡氏宗祠的保护规划文本还应包括土地利用协调、居民社会调控、生态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