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数学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文科内容摘要:
过 建系一定要恰当 ,这样坐标才比较好写出来 . 考点四 探索性问题 例题 7. (四川省成都市 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如图,在各棱长均为 2的三棱柱 ABC—A1B1C1中,点 A1在底面 ABC内的射影 O恰为线段 AC的中点 . ( I)求侧棱 AA1与平面 AB1C所成角的正弦值; ( II)已知点 D为点 B关于点 O的对称点,在直线 AA1上是否存在点 P,使 DP∥平面 AB1C。 若存在,请确定点 P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分析: ,再去推理,下结论: ,或先利用条 件特例得出结论, 然后再根据条件给出证明或计算。 解 : 由已知 可得 AO=1, OA1=OB= 3 , BO⊥ AC. 故以 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 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则 A( 0,- 1, 0), B( 3 , 0, 0), A1( 0, 0, 3 ), C( 0, 1, 0), 1AA =( 0, 1, 3 ) . 由 1AA = 1BB , 可得 B1( 3 , 1, 3 ) . 1AB =( 3 , 2, 3 ), AC =( 0, 2, 0) . 设平面 AB1C的法向量为 n=( x, y, 1) . 则 0203231yACnyxABn 解得 n=(- 1, 0, 1) . 由 .4622 3||||,c o s 1 11 nAA nAAnAA 而侧棱 AA1与平面 AB1C所成角 , 即是向量 1AA 与平面 AB1C的法向量所成锐角的余角 ,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 侧棱 AA1与平面 AB1C所成角的正弦值 .46 ( II) 由已知得 D(- 3 , 0, 0) 假设存在点 P符合题意,则点 P的坐标可设为 P( 0, y, z) . ),3( zyBP . ∵ DP∥平面 AB1C, n=(- 1, 0, 1)为平面 AB1C的法向量, ,.0,331,),3,1,0(),3,1,0(,.3,0031111CABDPyyAAAPAAyAPAAPzznDP平面又得由上在直线点又得由 故存在点 P,使 DP∥平面 AB1C,其坐标为( 0, 0, 3 ),即恰好为 A1点 .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及其相关计算,本题采用探索式、开放式设问方式,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提出了较高要求。 例题 8. (2020安徽文 ) 如图,在三棱锥 V ABC 中, VC ABC⊥ 底 面 , AC BC⊥ , D是 AB 的中点,且 AC BC a , π0 2VD C ∠ . ( I)求证:平面 VAB⊥ 平面 VCD ; ( II)试确定角 的值,使得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为 π6 . 解法 1:(Ⅰ) AC BC a∵ , ACB∴ △ 是等腰三角形,又 D 是 AB 的中点, CD AB∴ , 又 VC 底面 ABC . VC AB∴ . 于是 AB 平面 VCD . 又 AB 平面 VAB , ∴ 平面 VAB 平面 VCD . (Ⅱ) 过点 C 在平面 VCD 内作 CH VD 于 H ,则由(Ⅰ)知 CD 平面 VAB . 连接 BH ,于是 CBH 就是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 依题意 π6CBH ,所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在 CHDRt△ 中, 2 sin2CH a ; 在 BHCRt△ 中, πsin 62aCH a , 2sin 2∴ . π0 2∵ , π4∴ . 故当 π4 时,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为 π6 . 解法 2:(Ⅰ)以 CA CB CV, ,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2( 0 0 0 ) ( 0 0 ) ( 0 0 ) 0 0 0 ta n2 2 2aaC A a B a D V a , , , , , , , , , , , , , , 于是, 2 t a n2 2 2aaVD a , , , 022aaCD , , , ( 0)AB a a, , . 从而 2211( 0 ) 0 0 02 2 2 2aaA B C D a a a a , , , , ,即 AB CD . 同理 222 1 1( 0 ) ta n 0 02 2 2 2 2aaA B V D a a a a a , , , , , 即 AB VD . 又 CD VD D , AB∴ 平面 VCD . 又 AB 平面 VAB . ∴ 平面 VAB 平面 VCD . (Ⅱ)设平面 V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x y z , ,n , 则由 00AB VD, nn . 得02 t a n 02 2 2a x a yaax y a z ,.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可取 (1 1 2 co t ) , ,n ,又 (0 0)BC a, , , 于是 2π 2si n si n622 2 c otB C aBC a nn , 即 2sin 2 π0 2∵ , π4∴ = . 故交 π4= 时,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的角为 π6 . 解法 3:(Ⅰ)以点 D 为原点,以 DC DB,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2 2 2( 0 0 0 ) 0 0 0 0 0 02 2 2D A a B a C a , , , , , , , , , , ,220 ta nV a a , , ,于是220 ta nDV a a , , ,2 002DC a, , ,(0 2 0)AB a , , . 从而 (0 2 0)AB DC a , , 2 0 0 02 a, , ,即 AB DC . 同理 22( 0 2 0 ) 0 ta n 0A B D V a a a , , , , ,即 AB DV . 又 DC DV D , AB∴ 平面 VCD . 又 AB 平面 VAB , ∴ 平面 VAB 平面 VCD . (Ⅱ)设平面 V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x y z , ,n , 则由 00AB DV, nn ,得2022 ta n 0ayax az ,. 可取 (tan 01)n , , ,又 22 0B C a a , , ,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于是 22 t a nπ 22si n si n621 t a naBCBC a nn , 即 π π πs i n 02 2 4 , ,∵ ∴ =. 故交 π4 时, 即直线 BC 与平面 VAB 所成角为 π6 . 考点五 折叠、展开问题 例题 9.( 2020年辽宁高考)已知正方形 ABCD E 、 F 分别是 AB 、 CD 的中点 ,将 ADE沿 DE 折起 ,如图所示 ,记二面角 A DE C 的大小为 (0 ) (I) 证明 //BF 平面 ADE。 (II)若 ACD 为正三角形 ,试判断点 A 在平面 BCDE 内的射影 G 是否在直线 EF 上 ,证明你的结论 ,并求角 的余弦值 分析 :充分发挥空间想像能力,抓住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借助模型图形得出结论,并给出证明 . 解析 : (I)证明 :EF分别为正方形 ABCD得边 AB、 CD的中点 , EB//FD,且 EB=FD, 四边形 EBFD为平行四边形 BF//ED. ,E F A E D B F A E D平 面 而 平 面, //BF 平面 ADE (II)如右图 ,点 A在平面 BCDE内的射影 G在直线 EF上 ,过点 A作 AG垂直于平面 BCDE,垂足为 G,连结 GC,GD ACD为正三角形 , AC=AD. CG=GD.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G在 CD的垂直平分线上 , 点 A在平面 BCDE内的射影 G在直线 EF上 , 过 G作 GH垂直于 ED于 H,连结 AH,则 AH DE ,所以 AHD 为二面角 ADEC的平面角 即 GAH . 设原正方体的边长为 2a,连结 AF,在折后图的 AEF中 ,AF= 3a ,EF=2AE=2a,即 AEF为直角三角形 , AG EF AE AF . 32AG a 在 Rt ADE中 , AH DE AE AD 25AH a . 25aGH , 1cos 4GHAH 点评:在平面图形翻折成空间图形的这类折叠问题中,一般来说,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和数量关系不变: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元素,位置和数量关系要发生变化,翻折问题常用的添辅助线的方法是作棱的垂线。 考点六 球体与多面体的组合问题 例题 10.设棱锥 M—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且 MA= MD, MA⊥ AB,如果Δ AMD的面积为1,试求能够放入这个棱锥的最大球的半径 . 分析:关键是找出球心所在的三角形,求出内切圆半径 . 解 : ∵ AB⊥ AD, AB⊥ MA, ∴ AB⊥ 平面 MAD, 由此 , 面 MAD⊥ 面 AC. 记 E是 AD的中点,从而 ME⊥ AD. ∴ ME⊥ 平面 AC, ME⊥ EF. 设球 O是与平面 MAD、平面 AC、平面 MBC都相切的球 . 不妨设 O∈平面 MEF,于是 O是Δ MEF的内心 . 设球 O的半径为 r,则 r= MFEMEF S MEF △2 设 AD= EF= a,∵ SΔAMD= 1. ∴ ME= a2 .MF= 22 )2(aa ,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 r= 22 )2(22aaaa ≤ 222 2 = 2 1。 当且仅当 a= a2 ,即 a= 2 时,等号成立 . ∴当 AD= ME= 2 时,满足条件的球最 大半径为 2 1. 点评: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体中元素间的关系。 注意多边形内切圆半径与面积和周长间的关系;多面体内切球半径与体积和表面积间的关系。 三、方法总结与 2020年高考预测 (一)方法总结 1.位置关系: ( 1)两条异面直线相互垂直 证明方法:证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为 90186。 ;证明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相互垂直。 ( 2)直线和平面相互平行 证明方法:证明直 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相互平行;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内的一个向量相互平行;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 3)直线和平面垂直 证明方法:证明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平行。 ( 4) 平面和平面相互垂直 证明方法:证明这两个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90186。 ;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外一个平面;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2.求距离: 求距离的重点在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 距离和两个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高考文科数学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文科
相关推荐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经济格局 +?? ?政治背景 =政局 +制度 +体制 +政策 +阶级 +民族 +外交 +军事 +?? ?文化背景 =思想、宗教 +科技 +教育 +??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 经济: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土地集中。 政治: ① 腐败:官场 +军队 +财政 ② 阶级矛盾。 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经济:工业革命 → 市场原料。 政治
史事实到自己的切身冒险经历,小作者作了深挖掘,说明感情化行事的巨大危害性,使材料围绕中 @G 而展开,做到了少而精,吵、而细。 文章末尾一声棒喝,是水到渠成,却又如晴天霹霹,强烈的语气震撼人心,同时回应全文,也表现出小作者强烈的社会、民族责任感。 读罢文章,掩卷而思,原来丰富的事例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咱 要有一双发现、发掘它们的眼睛”。 切莫感情用事 陕西一考生 魏徵在《课太宗十思疏》中写道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 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 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迚程中的重大历叱仸务,要按照“生产収展、生活宽裕、乡土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迚新农村建设。 苏北 A 县某中学高三( 1)班学生围绕这一主题,采叏抽样诽查的方式获叏如下数据: 表一: A 县“十亏”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率 6860/%
) A.向左平移 5π12 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 5π12 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 5π6 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 5π6 个长度单位 【解析】 55c os 2 sin 2 sin 2 ,3 6 12y x x x 只需将函数 sin2yx 的图像向左平移 5π12个单位得到函数 π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