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制度设计讲义(最新整理by阿拉蕾)内容摘要:
料研究整理,提示其内在规律性,并据此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全面设计:全面的资料。 局部设计:与设计有关的资料。 修订性设计:现行制度不适用的方面。 (二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具体内容。 、预算、劳资、统计情况。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询问、个别访谈、组织座谈会。 、文件、图表等资料。 ,边设计边调整。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 《 会计制度设计 》 二、确定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案 三、选择会计政策和设计手段 (一) 会计政策的选择。 会影响国家、投资者、员工、社会等的利益。 ( 1)稳定性与调整性的关系。 ( 2)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二)设计手段的选择。 单一的,或复杂的。 四、制定设计策略和验收标准 五、编写会计制度总体设计和具体的设计安排 六、提交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文本,征求意见后修改定稿 本章重点内容;总体设计的前两个要求,总体设计的内容,总体设计的程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 《 会计制度设计 》 第三章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计 第一节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 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由会计人员组成。 建立健全会计组织机构并拥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条件。 会计组织机构中各级的财会主管和财务会计人员是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主体,为提供会计信息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科学的会计组织机构使会计内部控制真正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发挥作用,并有利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促使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化、合规化和合理化,以达到经济性、效率 性和效益性。 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的设计是由科学会计机构设置、合理会计人员分工协作、明确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等有机组合的。 我国《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单位由于规模大小不同、组织形式的不同,其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是不同的。 (一)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形式(识记) 此形式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 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会计人员必须清楚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部门履行核算与监督的职能,在做好记账、算账和报账等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利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预测、决策,并参与制定企业的全面预算,要将全面预算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解,设置会计账簿进行核算、考核、分析,全面掌握企业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 由于会计职能与财务管理职能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采取合并设置形式不仅有利于减少财务会计人员,而且有利于减少会计凭证的传递环节,加速会计凭 证的传递速度,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也可减少会计信息的传递时间和失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经营业务较简单,会计业务不多,一般宜采用合并设置形式。 (二)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形式(识记) 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由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分设,有利于实现反映监督与财务管理两种不同职责的分工,更有效地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取得工作专门化的比较效率;有利于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立相互 监督、相互牵制的内控机制,从而减少错弊出现的可能性。 对于 大中型企业 、企业集团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繁多,适宜采用分设形式。 即 有利于提供详细和公允的会计信息, 又 有利于经营决策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设计的原则(领会) (一)适应性原则。 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 小企业业务量小,会计机构应相应小些,会计人员相应少些,机构内的分工也应粗些。 大中型企业,经营规模大,业务量繁多, 应单独设置会计机构,以便及时组织本 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核算,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 还要设立企业内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各责任中心的业绩。 机构应设大些,人员多些,内部分工也应细一些。 集团企业,规模大,业务量大,涉及的地区、行业多,它的会计组织机构通常是一个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的单位 —— 财务公司。 (二)系统性原则。 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机构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在设计时不仅应注意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等组织环节及其岗位责任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还应 注意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相互联系,使其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岗位责任制系统。 (三)责权对等原则。 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第一位管理者应负的职责,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 (四)控制性原则。 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 《 会计制度设计 》 监控系统。 从资金筹集、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到各业务流程, 都需通过会计的专门方法来反映和监督,依据监控原理,建立会计工作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点,控制运作流程。 控制手段主要有记录、核算、分析、稽核和报告等。 会计人员的设计要贯彻内部控制制度,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建立责任制和内部牵制制度,执行岗位轮换制度和回避制度。 (五)效率性原则。 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必须体现、高效的要求,防止岗位重叠,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和低效率的工作环境。 设计时繁简得当,使每个人各司其职,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促使会计信息及时传递,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会计 信息的输出成本,以保证整个企业高效率运行。 第二节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分工的设计模式 (识记) 一、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适用于大中型、单独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 其中,会计部门又可根据工作需要和管理要求分设若干下属部门。 此模式下,会计主管岗位、材料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和稽核岗位,应按 “ 一人多岗 ”“ 一人一岗 ” 或 “ 一岗多人 ” 设计。 这样,形成一个 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财务管理部、审计部为主管,各科室分工负责的会计机构内部组织体系。 二、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以会计部经理为领导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会计部内部也可分设若干子部门或岗位。 但是,各企业的具体分工内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它一般适用于中小型、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或不专设财务管理部门,并将有关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会计部的附带职能)的企业。 通过设置,形成一个以主抓财务的副厂长或副经理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各个小组分工负责的会计机构内部组织体 系。 三、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 以财务与会计主管为领导, 并 且通常只设财会主管、会计和出纳等少数几个岗位 (甚至只设会计与出纳两个岗位) 的一种 会计工作分工 模式。 它一般 适用于小型的会计与财务 合并 设置的企业。 在这种模式下, 会计工作的分工和岗位的设置较简单。 四、总会计师(或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 它是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者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分工模式。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分工的内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进行设计。 第三节 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制度设计讲义(最新整理by阿拉蕾)
相关推荐
转 账 收款单位为建行”办理,选择收款账户所在地 “请选择一级分行”(如安徽)、“请选择二级分行”(如铜陵分行)、“请选择三级分行”(如铜陵分行),只要 正确的一级分行 即可。 (注意山东和青岛、辽宁和大连 、江苏和苏州、浙江和宁波、广东和深圳、福建和厦门、湖北和三峡丌属于同一个一级分行); 输入收款账号,我行系统反显户名供客户核对,无需输入收款方户名。 如果“转账制单”下没有“自由制单”
5 3 2 4 .6 1 4 8 6 .9 1 6 1112 5 5 0 0 5 5 0 0 4 0 0 0 5 5 0 0 4 5 0 0 4 5 0 0u 5 4 4 .5 4 3 .5 4 .3n 20 50m 2317 59 .3 32 67 .317 59 .3 32 67 .317 59 .3 32 67 .317 59 .3 32 67
器气化过程 中吸收的总热量 : Q=m(houhin)=(Ql+Qg)n(1) 式中 :Q 为翅片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 kJ/s。 Ql 为单排翅片管液相区单位时间内的传热 量 ,kJ/s。 Qg 为单排翅片管气相区单位时间内的 传热量 ,kJ/s。 m为单位时间内气化的液体质量 , kg/s。 hin 为换热器进口低温液体的焓 ,kJ/kg。 hou 为 换热器出口气体的焓 ,kJ/kg
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技术员向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天气施工措施等,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 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 15 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