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内容摘要:
器气化过程 中吸收的总热量 : Q=m(houhin)=(Ql+Qg)n(1) 式中 :Q 为翅片管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 kJ/s。 Ql 为单排翅片管液相区单位时间内的传热 量 ,kJ/s。 Qg 为单排翅片管气相区单位时间内的 传热量 ,kJ/s。 m为单位时间内气化的液体质量 , kg/s。 hin 为换热器进口低温液体的焓 ,kJ/kg。 hou 为 换热器出口气体的焓 ,kJ/kg。 n 为翅片管管排数。 3 换热器传热系数的确定 空温式翅片管换热器管内走低温液体 ,液体 吸热产生相变。 同时翅片管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环 境空气的露点温度 ,翅片管表面结霜 ,不同相区霜 层厚度不同 ,导热热阻也不同。 换热器从开启到 正常运行传热与热阻要经历非稳态和稳态两个阶 段 :在非稳态阶段霜开始形成时表面粗糙度增大 ,引起传热面积增大 ,同时气体流速也增大 ,从而导 致在结霜初期传热系数增大 [5]。 稳态工作时换热 器表面的霜层厚度要比 非稳态时的大 ,而且随着 霜层厚度的增大翅片间的空气流道不断减小 ,增 大了空气流通阻力进而增大传热热阻。 因此 ,换 热器工作时相同的产气量在稳态传热时需要的传 热面积要大 ,作为计算的上限值 ,而非稳态不考虑 结霜的传热面积作为计算的下限值。 低温工质的传热过程十分复杂 ,本文对计算过 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 :(1)沿管程分为两段 :单相液 体对流换热区、单相气体对流换热区。 (2)各相区采 用均相模型。 (3)传热管壁仅考虑径向导热。 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 α0 的确定 由于结霜后翅片表面粗糙度增加 ,一般的。高温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相关推荐
5 3 2 4 .6 1 4 8 6 .9 1 6 1112 5 5 0 0 5 5 0 0 4 0 0 0 5 5 0 0 4 5 0 0 4 5 0 0u 5 4 4 .5 4 3 .5 4 .3n 20 50m 2317 59 .3 32 67 .317 59 .3 32 67 .317 59 .3 32 67 .317 59 .3 32 67
料研究整理,提示其内在规律性,并据此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全面设计:全面的资料。 局部设计:与设计有关的资料。 修订性设计:现行制度不适用的方面。 (二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具体内容。 、预算、劳资、统计情况。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询问、个别访谈、组织座谈会。 、文件、图表等资料。 ,边设计边调整。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 《 会计制度设计 》 二、确定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案 三
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技术员向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天气施工措施等,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 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 15 操作要点
动摇。 因此,当学生经过一阵子努力,教师应及时引导,进行思想疏通,时常 鼓励、打气、安慰,让学生明白 “ 改变 ”不在一瞬间,成功不在一两次考试,有时离成功仅一步之遥(让学生看到希望), “ 优秀 ” 来自于坚持、贵在坚持,努力有时未必成功,但成功却一定要努力。 立体几何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一定的分量,一般来说,用几何法和空间向量法都可以求解,但用几何法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