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白话译文内容摘要:
遭难而死,并不因为有罪,他们就会隐退;奸臣安然得利并不凭功,他们就会进用。 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源。 像这样下去,群臣就会废弃法治而注重私利、轻视国法了。 他们多次奔走奸臣门下,一次也不去君主朝廷;千方百计考虑私家的利益, 一点也不为君主的国家着想。 属臣数目虽多,不能用来等奉君主;百官虽备,不能用来担当国事。 这样,君主就徒有君主虚名,而实际上是依附,于群臣礼家的。 所以我说:衰弱国家的朝廷有人在里边。 朝廷里边没有人,不是指朝廷里边臣子少。 私家致力于互谋私利,不致力于利国;大臣致力于互相推祟,不致力于尊奉君主;小臣拿俸禄供养私交,不把官职当回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君主在上不依法断事,而听凭臣下任意去干。 所以明君用法选人,不用己意推举;用法定功,不用己意测度。 能干的人不可能埋没,败事的人不可能掩饰,徒有声誉的人不可能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可能斥退,那么君主对臣下就辨得清楚而易于控制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 品德高的人做臣子,面北献礼,效忠君主,没有二心。 在朝廷不敢推辞贱事,在军队不敢推辞难事;顺从君主的行为,遵从君主的法令,虚心等待命令,不挑弄是非。 所以有嘴不因私事而说,有眼不因私事而看,君主控制着他们的一切。 做臣子的,如同双手,上用来理头,下用来理脚;冷暖寒暑,不能不管;刀剑近身,不敢不拼。 不要因私使用贤明臣子,不要因私使用智能之士。 所以百姓不离乡私交,没有远道奔走的忧虑。 贵贱不僧越,愚智各得其所,这是治的最高 境界。 对现今那种轻视爵禄,轻易流亡,去选择他的主子的,我不认为是廉。 谎言抗法,违背君主而强行进谏,我不认为是忠。 施行恩惠,收买人心来抬高自己的声望,我不认为是仁。 避世隐居,而用谎言非议君主,我不认为是义。 出使他国,损害祖国,候着祖国陷入危境,便恐吓君主说,交往没有他就不能亲近,积怨没有他就不能解除;而君主也便相信他,把国家托付给他;这样,贬低君主名声来抬高自己,损害国家利益来便利私家,我不认为是智。 这几种行为,是乱世君主喜欢的,先王法治看轻的。 先王法令说:“ 臣下不要逞威,不要牟利,顺从君主旨意;不要作恶,跟 随君主脚步。 ” 古代太平社会的百姓,奉行公法,废止私术,一心一意为君主办事,准备条件来等待任用。 做君主的亲自考察百官,就会时间不够,精力不足。 而且君主用眼睛看,臣子就修饰外表;君主用耳朵听,臣子就修饰言辞;君主用脑子想,臣子就夸夸其谈。 先王认为这三种器官不够,所以放弃自己的才能而依赖法术,严明赏罚。 先王掌握着关键,所以法令简明而君权不受侵害。 独自控制四海之内,聪明多智的人不能使用欺诈手段,阴险浮躁的人不能使用花言巧语,奸邪的人就没有什么可依赖。 臣子远在千里之外,不敢改变说辞;地位处在郎中,不敢隐善 饰非;朝廷的群臣,集中的或单独的,不敢相互逾越职守。 所以政事不多而时间有余,是君主运用权势所得来的。 臣子侵害君主,就像行路时的地形一样,由近及远,地形渐变,使君主失去方向,东西方向改变了,自己却不知道。 所以先王设置指南仪器来判断东西方向。 所以明君不让他的群臣在法律之外乱打主意,在法令规定的范围内谋求利益,举动没有不合法的。 严峻的法令是用来禁止犯罪、排除私欲的,严厉的刑法是用来贯彻法令、惩办臣下的。 威势不能分置,权力不能同享。 威势权力与别人同享,奸臣就会公然活动;法令不坚定,君主的行为就危险了;刑 罚不果断,就不能战胜奸邪。 所以说:巧匠目测合乎墨线,但必定先用规矩作标准;智商高者办事敏捷合乎要求,必定用先王的法度作依据。 所以墨线直了,曲木就要砍直;测准器平了,高坛挞就要削平;称具拎起,就要减重补轻;量具设好,就要减多补少。 所以用法令治国,不过是制定出来、推行下去罢了。 法令不偏袒权贵,墨绳不迁就弯曲。 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抗争。 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漏掉平民。 所以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纷乱,判断谬误,削减多余,纠正错误,统一民众的规范,没有比得上法的。 整治官吏,威慑民 众,除去淫乱怠惰,禁止欺诈虚伪,没有比得上刑的。 刑罚重了,就不敢因地位高轻视地位低的;法令严明,君主就尊贵不受侵害。 尊贵不受侵害,君主就强劲而掌握要害。 所以先王重法并传授下来。 君主弃法用私,君臣之间就没有区别了。 《韩非子 二柄第七》白话译文 二柄,指杀戮和庆赏之权,韩非抓住人类畏威趋利的心理,又结合历史教训,提出人主要 “ 自用其刑德 ” ,而 “ 刑德 ” 二字又着重于禁奸和诛罚上,为了禁奸,本文继续强调 “ 审合刑名 ” ,而且即使 “ 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 ” , “ 越官者死,不当则罪 ” ,处处透着惨酷。 本文最后提出若要 “ 群臣见素 ” ,需要人主 “ 掩其情 ” 、 “ 匿其端 ” ,这是韩非 “ 术 ” 的思想在君臣关系问题上的体现。 明君用来控制臣下的,不过是两种权柄罢了。 两种权柄就是刑和德。 什么叫刑、德。 回答是:杀戮叫做刑,奖赏叫做德。 做臣子的害怕刑罚而贪图奖赏,所以君主亲自掌握刑赏权力,群臣就会害怕他的威势而追求他的奖励。 而现在的奸臣却不是这样。 他们对所憎恶的人,能够从君主那里取得权力予以惩罚;对所喜爱的人,能够从君主那里取得权力予以奖赏。 假如君主不是让赏罚的威严和利益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听任他的臣下去施行赏罚,那么全国的人就都会害怕权臣而轻 视君主,就都会归附权臣而背离君主了。 这是君主失去刑赏大权的祸害。 老虎能制服狗,靠的是爪牙;假使老虎去掉它的爪牙而让狗使用,那么老虎反而会被狗所制服。 君主是要靠刑德来制服臣下的,如果做君主的丢掉刑赏大权而让臣下使用,那么君主反而会被臣下所控制了。 所以田常向君主请求爵禄而赐给群臣,对下用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把粮食施舍给百姓,这就是齐简公失去奖赏大权而由田常掌握,简公因而遭到杀害。 子罕告诉宋桓侯说: “ 奖赏恩赐是百姓喜欢的,君王自己施行;杀戮刑罚是百姓憎恶的,请让我来掌管。 ” 于是宋桓侯失去刑罚大权而由于罕掌握。 宋桓侯 因而遭到挟制。 田常仅仅掌握了奖赏大权,齐简公就遭到了杀害;子罕仅仅掌握了刑赏大权,宋桓侯就遭到了挟制。 所以当代做臣下的如果统摄了刑赏大权,那么这代君主将会遭受到比齐简公、宋桓侯更大的危险。 所以被劫杀被蒙蔽的君主,一旦同时失去刑赏大权而由臣下执掌,这样还不导致危亡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 君主要想禁止奸邪,就要去审核形名。 形名是指言论和职事。 做臣下的发表一定的言论,君主根据他的言论授予相应的职事,专就他的职事责求他的功效。 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所以群臣言大功 小的要罚;这不是要罚小功,而是要罚功效不符合言论。 群臣言小功大的也要罚;这不是对大功不喜欢。 而是认为功效不符合言论的危害超过了所建大功,所以要罚。 从前韩昭侯喝醉酒睡着了,掌帽官见他冷,就给他身上盖了衣服。 韩昭侯睡醒后很高兴,问近侍说: “ 盖衣服的是谁 ?” 近侍回答说: “ 掌帽官。 ” 昭侯便同时处罚了掌衣官和掌帽官。 他处罚掌衣官,是认为掌衣官失职;他处罚掌帽官,是认为掌帽官越权。 不是不担心寒冷,而是认为越权的危害超过了寒冷。 所以明君驾驭臣下,臣下不能越权去立功,不能说话不恰当。 超越职权就该处死,言行不一就该治罪。 司守 本职,言而有信,群臣就不可能结党营私了。 君主有两种祸患:任用贤人,臣下就会依仗贤能来威逼君主;随便推举,就会败坏事情而不能成功。 所以君主喜好贤能,群臣就粉饰行为来迎合君主的欲望,这样群臣的实情便不会显露;群臣的实情不显露,君主便无法识别他的臣下了。 所以越王喜好勇敢,以致民众大都轻视死亡。 楚灵王喜爱细腰,结果国内有许多甘愿挨饿的人。 齐桓公心性妒忌而爱好女色,所以竖刁自行阉割以便掌官内宫。 齐桓公爱好美味,易牙蒸了自己儿子的脑袋去进献。 燕王子哙喜欢贤名,所以子之表面上不接受君位。 所以君主流露出厌恶情绪的 ,群臣就会迅速掩盖;君主流露出喜好情绪的,群臣就会假装能力。 君主的欲望表现出来,群臣的情态表示就有了依托。 所以子之假托贤名来篡夺君位,竖刁易牙借着君主的欲望来侵害君主。 其结果,子哙因兵舌而死,齐桓公死后直到蛆虫爬出门外也得不到安葬。 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君主把真情流露给了臣下招致的祸害。 臣下的真情不一定就是爱戴他的君主,而是为了重利的缘故。 如今君主要是不掩盖自己的真情,不隐藏自己的意图,而使臣下有机会来侵害自己,那么群臣充当子之、田常这样的角色就不难了。 所以说:去掉喜好厌恶,群臣暴露本色。 群臣暴露本色,国君就不 会受蒙蔽了。 《韩非子 扬权第八》白话译文 关于题旨,梁启雄翻译为 “ 高举权柄 ” 或 “ 崇尚和称扬君权 ”。 韩非从他个人对老子学说的把握中将 “ 君不同于群臣 ” 与 “ 道不同于万物 ” 作类比,从而把形而上的道家学说改造成为宣扬权术的政治学说,以人间的君王代替万物之母的大道,把道家的清虚无为思想转换成了君王政治斗争中的权术。 本文从 “ 道无双 ” 开出君王要 “ 执要 ” 、 “ 用一 ” 、 “ 独道 ”。 如何保证君王权不下移,威不外借。 韩非又本于道家学说提出君王要虚静无为、装聋作哑,以便在臣下充分 “ 贡情 ” 之后 “ 形名参同 ” 、或刑或赏;君王要表现得神秘莫测 ,与臣下保持距离,使之无机可乘;要官不兼人,人不兼职,杜绝大臣专权,尾大不掉;要经常性地象删削树枝一样清洗官吏队伍,防止臣下坐大,比周欺上。 天有自然法则,人也有自然法则。 美妙香脆的味道,醇酒肥肉,甜适可口但有害身体;皮肤细嫩、牙齿洁白的美女,令人衷情但耗人精力。 所以去掉太过分的吃喝玩乐,身体才会不受损害。 权势不应表露无遗,而应保持本色,无为而治。 政事在地方,要害在中央。 圣明君主执掌着要害。 四方臣民都会来效劳。 只用冷静地对待臣下,臣下自会办好事情。 天下既已平安无事,君主就可以从静态中观察动态。 文武 官员既经设置,君主就可以广开言路接待他们。 不要变更,不要改动,按照自然和人类法则去行动,不停顿地做下去,这就叫遵循事理。 事物有它适宜的用处,才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得其所,所以上下无为而治。 让公鸡掌夜报晓,让猫来捕捉老鼠,如果都像这样各展其才,君主就能够无为而治了。 君主显示自己的特长,政事就不能办成。 君主喜欢自夸逞能,正是臣下进行欺骗的凭借;君主喜欢惹事生非,卖弄口才和智力,正是臣下加以利用的依托。 君臣职能颠倒着使用,国家因此得不到治理。 运用道的方法,要把确定名分放在首位。 名分恰当,事情 就能确定;名分偏颇,事情就会走样。 所以圣人按照统一规律而采取虚静态度,使名分自然形成,让事情自然确定。 既然不事雕琢,下面也就纯正了。 据此加以任用,使他们自行办事;据此给予任务,他们将会自行完成;恰当地安排他们,使他们都能自动地尽职尽责。 君主根据臣下的主张用人,如果不清楚臣下的主张是否恰当,那就再考察臣下的行动。 言行既经综合审定,然后酌情给予赏罚。 赏罚确实可信,臣下就会献上真心。 谨慎地处理政事,等待自然规律去起作用。 不要丧失治国纲领,才有可能成为圣人。 圣人之道,要排除智和巧;如果智巧不能排除,就难 以维持正常秩序。 平民使用智巧,自身多有灾殃;君主使用智巧,国家就会危亡。 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返回到事物的具体道理,深入观察,交互验证,寻根究底,终而复始。 虚静之后,不会再用到主观意愿。 凡是君主的祸患,一定是有着相同的起因,真要是能不让它们发生,全国民众就会一致服从。 道,是弘博广大而没有形状的;德,是内含道理而普遍存在的。 至于万事万物,都会自然而然地汲取一定量的道和德,都会发展兴盛而不能像道和德一样安温寂静。 道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通过潜化渗透而命定事物;特定事物有着特定的生死周期。 虽然名称交验,事 物各异,但却无不贯通着同一的普遍规律。 所以说:道和它所生成的万物不相同,德和它所包含的阴阳不相同,衡器和它所衡量的轻重不相同,墨线和它所矫正的弯曲不相同,定音器与影响声音的干湿不相同,君主和他所任用的臣子不相同。 所有这六神情况都是道衍化出来的。 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它是一。 因此,明君尊重道的独一模样。 君臣不同道,臣下用主张向君主祈求。 君主执掌着臣下的主张,臣下贡献出一定的事功。 事功和主张交验相符,君臣上下的关系就协调了。 君主听察的方法是,根据臣下发表的言论,反过来作为他们应该做出的实效。 所以要审 核言论来确定职位,弄清是非来辨析类别。 听察言论的一般原则,就像大醉一样模模糊糊。 群臣纷纷动嘴动舌,我总也不先开口;群臣纷纷动嘴动舌,我越发装得糊糊涂涂,让他们自己去条分缕析,我从而加以了解;是非一起集中上来,君主并不卷入。 虚静无为是规,律的固有属性,交叉连结,是事物的本来面貌。 从联系中检验事物,从联系中发现规律。 根本规律不加变更的话,任凭事物怎样运动也不会出现失误。 动荡吧,纷扰吧,君主仍旧要用无为原则加以处理。 表示喜悦,就会惹事;表示厌恶,就会生怨。 所以要排除爱憎,空下心来,作为道所。 君主不和臣民共事,臣民 才会尊敬君主;君主不和臣民议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 君主关闭起门户,从室内观察庭院,近在咫尺,全在眼前。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各自受到相应的处置。 善恶一定受到赏罚,谁还敢不诚实 ?规章制度既经设置,其他方面从而确定。 君主不能神秘莫测,臣下就会有所凭借;君主行事不能得当,臣下将会引为成例。 如天如地,该赏就赏,该罚就罚;如地如天,哪个疏远,哪个亲近 ?能像天地一样,才能称为圣人。 想治好宫中,要设置官员但不可亲近;想治好宫外,要每个官职只设置一人。 不让他们肆意妄为,他们怎能越职侵权。 大臣的门 下,就怕人多势大。 凡是极佳的治理状态,就是臣下不能得到非法报偿;名实切合,臣民才会安守本分。 丢掉这些另寻出路,就是最大的迷惑;刁民就会越来越多,奸臣就会遍布君侧。 所以说,不。韓非子白话译文
相关推荐
n you don39。 t know anything about being a governess? M: Nothing. I39。 ll need lots of advice. Louisa: Well, the best way to start is to be sure to tell father to mind his own business. Frederick:
华,体验莫扎特音乐中清新明快的节奏和悦耳动听的旋律及高雅庄重的气质等。 2)、欣赏《土耳其进行曲》、《安魂曲》等。 3)、弹一弹,唱一唱,议一议。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音响,音像资料,莫扎特的画像,钢琴等。 学生:准备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小提琴乐曲,成长记录袋。 [课文 ] 一、莫扎特的故事 导入语:莫扎特 小朋友们一定很熟悉吧,也许有些同学还看过他的电影呢。 被誉为 音乐神童
这是一个了解你的自测能力和自信程度的问题; (2 )说明要短,举两三个最重要的品质,要有事实依据。 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策略: (1 )测试你的总结能力与价值观; (2 )应聘者问答时要透露出自己的判断标准和崇尚的观点。 (3 )回答不要太空泛,应找出自己经历中的亮点作 为事例讲给主考官听。 如: “我觉得在技校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建立了非常好的人际关系。
格式填写,并装订在投标文件的第一页。 报价应是最终用户验收合格后的总价,包括设备运输、保险、代理、安装调试、培训、税 费、系统集成费用和采购项目文件规定的其它费用。 “开标一览表 ”为多页的,每页均需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盖投标人印章。 “开标一览表 ”按采购项目清单填写。 投标人对投标报价若有说明应予以注明,只有开标时唱出的投标报价、价格折扣才会被考虑。 投标人若有投标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