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纲要文本内容摘要:

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占老龄人口比例 达到 %以上。 第四节 工业 仓储 用地规划 第三十七条 工业仓储用地指标 规划工业用地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人均用地 平方米。 规划仓储用地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人均用地 平方米。 第三十八条 工 业区布局 工业用地布局采取园区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 规划 西海和南凌两大 工业 区。 西海工业区主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石化、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建材、物流为主的产业,南凌工业区主要发展以船舶、石化、清洁能源以及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物流为主的产业。 第三十九条 仓储用地布局 规划 金殿临港仓储物流区、赵屯仓储物流区、小凌河临港仓储物流区 等 三 处大型仓储用地。 其他小型仓储用地可以结合工业企业自身情况及城市特殊需要,综合进行安排。 锦州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纲要( 20202030) ——文本 10 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 第一节 对外交通规划 第四十条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指标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 公顷 (不包括锦州港区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人均用地 平方米。 第四十一条 铁路 确定铁 路支线走向与和 轨道 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 高天铁路南临锦州港,北接国铁高桥镇站,是连接沈山干线与锦州港及西海工业区的唯一铁路运输通道,高天铁路高天线正线长 km,其中高桥至天桥站 段为地铁 2 级线路。 按照高天地方铁路发展规划,实施三步走增能扩建发展战略,即正线升级改造、提速;修建西部进港环线,为西海工业区的发展提供铁路支持;适时建设正线复线。 此外,远期为配合娘娘宫临港产业区的建设,规划建设娘娘宫锦州东港港区专用铁路。 第四十二条 公路 规划对 209 省道部分改线,根据情况减少其曲折度,并适当加宽路面 ,改造成城市快速路。 通过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加强新区与京沈高速公路、锦朝高速公路、 102 国道的联系。 规划中心客运站 一座,位于西城大道西、千山路南, 达到一级站标准, 第四十三条 港口 锦州港位于锦州湾 老河口至石门山段 , 港区用地 公顷, 以石油、煤炭、粮食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具备装卸储存、中转换装、多式联运、运输组织管理、通信信息等多种功能,并重点发展物流、商贸、临港产业等相关功能,依托辽西锦州湾临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发展成为内外贸结合、工商运并举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规划在 南凌组团经四街至小凌河东 入海口段, 配合造船产业园区 预留 港口 用地 ,以满足娘娘宫片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建设华山路、纬四路等多条东西向物流交通通道,加强娘娘宫片区与西部锦州港的联系。 西海街至经四街海岸线主要作为生活旅游功能,建设小型游船码头。 第二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四十四条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 1)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 2)促进交通一体化,形成多层次、多方式交通良好衔接的综合运输体系。 ( 3)完善道路系统,调整用地布局,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需求管理,应对机动化发展趋势。 ( 4)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创造安全 、清洁、舒适、人性化的交通空间。 第四十五条 交通组织策略 与目标 ( 1)港 、 城交通分离:港区疏港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分离。 ( 2)客、货交通分离:产业区货运交通与城市内部客运交通分离。 ( 2) 通过 市区 轨道交通 、快速干道为依托构建 以公共交通体系为核心的 与 中心城区 60 分钟、 新区内部 30 分钟以内通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四十六条 道路交通用地规划指标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人均用地 平方米。 锦州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纲要( 20202030) ——文本 11 第四十七条 城市道路等级规划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快速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 33—66 米,主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 30100 米,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 3066 米,支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54 米。 第四十八条 城市道路网 规划 规划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组织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辅以城市主、次干道疏解组团内部交通;规划两条疏港路解决 锦州港和南凌港 的货运交通。 四 条 快速路 强化新区的对外交交通联系:渤海大街、 西城大街( 209 省道)、 东渤海大街 、 宜山路。 “五 纵 五 横 ”八条 交通性干道为: 滨海路、 西海路、庐山路、千山路、 纬四路 是 东西 间联系的主要道路;锦港大街、 黄海街 、 星海 街、 辽西大道 、 经 四 街 是 联系南北的主要道路。 滨海路同时作为城市旅游道路。 西疏港大道连接锦州港与 102 国道,并通往锦州中心城区;东疏港大道连接 南凌港 与 209 省道。 各级道路详见附表。 第四十九条 公共交通规划 以快速路组织联系各组团间的快速公共交通,以城市主、次干道组织组团内公交系统,疏解至城市各社区,两者通过换乘中心组成完整的公共交通系统。 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一条 : 从 锦州中心城区沿 渤海大街 至 庐山路, 向东 沿庐山路 辽西大街 纬四路 经 三 街,至千山路止,线路全长约 17公里,沿途设八座车站。 结合轨道交通站和汽车客运站 设置 三处 处大型公交换乘枢纽,分别位于 庐山路渤 海大街、庐山路西城大街、千山路经 三 街。 规划按 8001000 人 /标车配备公交车辆。 合理设置公交停车保养场,每处面积为 2—3 公顷。 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应达到 34 公里 /平方公里。 第五十条 城市广场、停车场规划 结合市级和居住区级中心规划城市广场。 其中,市级广场不大于 5 公顷,居住区级广场不大于 2 公顷。 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面积按照人均 — 平方米配建,主要布置在商业区、城市出入口及城市汽车客运站等处。 第五十一条 交通管理系统 强化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注重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路权分配。 提高全民现代化交通意识,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便捷、舒适和文明,降低交通能耗和污染。 ( 1)加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管理。 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工程设施,加强基层驻地、分指挥中心以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在旧城和中心城中心地区实施强有力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引导小汽车交通的合理使用,鼓励市民使用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削减城市道路交通及环境负荷。 ( 2)加强交通 法规建设,严格执法,制定交通安全发展规划,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建设与交通安全社会宣传力度。 ( 3)加强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改善交通环境,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噪声和震动的防治工作,发展高效、清洁的交通工具。 针对机动车增长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实行动态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估。 ( 4)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 构筑包括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交通诱导、紧急救援管理、交通事故快速勘察等子系统在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第五十二条 应急交通 系统 提高交通设施自身的抗灾能力和可靠性,结合城市减灾的相关要求,建立应急交通组 织机制,制定应急状态下的交通组织方案,整体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应急能力。 充分考虑特殊交通运输的需要,完善交通体系,保障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 锦州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纲要( 20202030) ——文本 12 第七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第五十三条 城市水源 滨海新区依靠外部提供水源。 近、中期水源为绥丰水源和白石水库水源,远期水源为锦凌水库水源。 锦凌水库最高水位 米,总库容 亿 m3;正常蓄水位 60 米,库容为 亿 m3,相应水面为 km2;死库容为 亿 m3(水位41 米)。 第五十四条 总用水量 预测 2030 年滨海新区用水量为 55 万 m3/日。 滨海新区和开发区总用水量为 62 万 m3/日。 第五十五条 水源保护 在城市水源保护区内不得修建有污染企业、度假村、游乐园、疗养院及居住小区等;加强水源保护区流域内的水土保持,种植水源涵养林;加强水源水质调查研究,建立水体污染监测网,加强控制管理。 第五十六条 水厂规划 扩建朱家口配水厂:增加供水量,远期将该配水厂作为港区供水的专用水厂。 扩建孙家湾配水厂:日供水量近期达到 3 万吨,中期为 5 万吨。 远期为 万吨,占地 2 万平方米。 规划白沙湾水厂:日供水量近期 10 万吨,远期 20 万吨,水源近期引自白石水库,远期引自锦凌水库,规划占地 15 公顷。 规划河西水厂:日供水量近期达到 20 万吨,远期为 40 万吨,水源引自锦陵水库,规划占地约 25 公顷。 规划南凌配水厂:日供水量近期达到 5 万吨,远期为 20 万吨,水源引自河西水厂,规划占地约 15 公顷。 第五十七条 输配水管网规划 新区形成 5 个給水分区,白沙湾分区、娘娘宫分区、西海分区、南凌分区、锦州港区。 各给水分区内部管道应布置成环状管网,同时加强分区之间管网的联网。 增强各水厂之间相互联系和调度,增强联合的供水能力 ,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输配水主干管道的管径为 DN1200 DN500,支管的管径为 DN400DN150。 根据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布置配水管线,对于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在道路两侧均敷设配水管。 规划近期白石水库至白沙湾水厂的输水干管;远期锦凌水库至白沙湾水厂的输水干管。 规划锦凌水库至娘娘宫水厂的输水干管。 规划娘娘宫水厂至南凌配水厂的输水干管。 第五十八条 供水水质及供水普及率 供水水质应符合《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2062020)》的规定 ,供水普及率达到 100%。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第五十九条 排水体制 滨海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 第六十条 污水量预测 规划预测 2030 年,滨海新区域污水量为 44 万 m3/日,滨海新区和开发区总污 水量为 万 m3/日。 锦州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纲要( 20202030) ——文本 13 第六十一条 污水处理率 规划滨海新区污水处理率,近期 60%,中期 70%,远期 100%。 第六十二条 污水处理 滨海新区污水处理系统分为四个排水分区,分别为西海排水分区、白沙湾排水分区、娘娘宫排水分区和南凌排水分区。 规划 扩建 西海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 10 万吨 /日,远期 30 万吨 /日; 规划增设 两座污水处理厂, 娘娘宫 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