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岩矿物的镜下鉴定内容摘要:

色:在⊥ (001)面上最高干涉色可达Ⅱ级顶部到Ⅲ级,十分鲜艳。 消光性质:近平行消光,仅有 2176。 ~ 3176。 的消光角。 双晶:依云母律呈现双晶,结合面{ 001},双晶轴〔 310〕,薄片中不显著。 有时可见贯穿三连晶。 延长符号:平行解理方向为正延性。 色散:r v,水平色散,不显著。 [鉴定特征 ] 无色,片状,突起中 等并具弱闪突起,平行消光,Ⅲ级干涉色等都很特征。 滑石和叶腊石在光性上很象白云母,区别起来很困难,但滑石的光轴角更小,而叶腊石的光轴角则较大。 透闪石具有闪石式完全解理,发育程度不如白云母,斜消光, 2V 大;多硅白云母的 2V 较小;铬云母具有黄绿 (Nm)至蓝绿 (Ng)的多色性,均可与白云母相区别。 白云母与钠云母或浅色金云母的区别一般需用 X 光粉晶法。 黑云母( Biotite) Np=—; Nm=—; Ng=—; Ng—Np=—0.081 [化学组成 ] 成分很不固定,介于金云母和铁云母 (羟铁云母 )之间。 成分中常有 Ti、 Ca、 Mn、 Na,并可混有少量 V、 Cr, Sr、 Ba 等。 Li、 Cs 等。 [结晶特点 ] 通常呈假六方板片状晶体或垂直 (001)的叶片状,鳞片状,还常呈似长柱状,有时并且成弯曲状。 黑云母中往往含有大量包裹物。 [光学性质 ] 颜色:多色性,黑、绿、深褐、红褐色,退色时呈金黄色,薄片中为褐、黄褐色。 黑云母的突出特征是多色性及吸收性极强: Ng= NmNp。 Ng= Nm—红褐色, Np 一浅黄、灰黄、褐、褐绿、绿色。 黑云母的颜色 与 Fe3+、 Fe2+、 TiO2含量有关。 突起:中正突起,折射率随含铁量增多而增高。 解理: {001}底而解理极完全,并有 {010}, {110}裂理。 干涉色:少铁种属最高干涉色为Ⅱ级,而铁云母可达Ⅳ级。 但常因矿物本身的颜色很浓而使干涉色混浊。 有时因褐帘石、锆石等放射性矿物包裹体呈现特征的球形多色晕。 消光性质 通常平行消光,但往往由于受力变形叶片弯曲而呈现波状消光。 双晶: {001}云母律双晶。 一般不很显著。 延长符号:沿解理缝方向为正延性。 [变化 ] 黑云母经常易于蚀变 而退色,双折射率降低,最主要的是转变成绿色的绿泥石。 遭水化时呈现金黄色称为水黑云母,水黑云母进一步水化可变成蛭石。 黑云母可进而变为角闪石,也可由角闪石退变而成黑云母。 含钛黑云母在蚀变时,常可分解而形成针状金红石、磁铁矿,细粒钛铁矿或榍石。 有时可见有被绿帘石、碳酸盐、石英的集合体代换的矿物假象。 黑云母还可变化为白云母或矽线石。 喷出岩中的黑云母斑晶周围常有暗化边,主要是磁铁矿、辉石、长石构成。 [鉴定特征 ] 黑云母的特征明显:黑褐色,多色性显著,吸收性强,片状,极完全解理,平行消光,正延性, (一 )2V 小。 与金云母的区别在于金云母颜色较浅,多色性弱。 与褐色普通角闪石的区别是角闪石斜消光, 2V 大。 褐色电气石的吸收性公式与黑云母相反,黑硬绿泥石的 Np 方向为金黄色, [产状及其他 ] 黑云母在三大岩类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尤其要片麻岩、云母片岩、千枚岩、中酸性岩浆岩以及云母煌斑岩等岩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普通辉石( Augite) Np =- ; Nm=- ; Ng =- ; Ng- Np=- [结晶特点 ] 晶体呈短柱状,集合体通常为半自形至他形粒状 ,横断面常近于八边形。 [光学性质 ] 颜色:多色性,绿黑至黑色;薄片中无色、浅褐色或浅黄色。 富 Fe 和 Ti的变种具弱多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