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开发模型内容摘要:

个人素质 ( 3) 软件开发过程中,过重 强调编码 ,忽视设计、评审、文档和开发过程的管理 产生的结果是: ( 1) 项目 进度 无法控制 ( 2) 经费 经常超支 ( 3) 软件 质量 的不到保证 直接后 果: 60 年代出现了软件危机,因此借鉴机械工程的概念,提出了“软件工程”。 2 软件工程的理解 软件工程重在管理,是对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过程的管理和规范,将开发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⑴ 软件工程是 过程管理 ; ⑵ 软件工程是软件生产的 标准化、规范化 ; ⑶ 软件工程是软件开发的一个 质量保障体系。 3 软件寿命周期 概念 软件寿命周期 —— 指从软件产品的设计到软件产品不能再使用时为止的时间周期。 软件寿命周期模型 —— 建立一种能够描述软件寿命周期各种活动如何分成各个小阶段进行开发和管理的组织方式 软件工程环境 —— 就 是软件工程的开发环境,其作用是便于软件产品的开发,包括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平台、辅助工具(分析、测试、管理工具)等 软件工程管理 —— 为了按照软件的预算和进度完成项目计划,而施行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包括成本估算、进度控制、人员组织、质量保证等。 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工具实现软件的工程管理。 软件寿命周期的划分 ⑴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 论证软件项目的可行性,制定开发计划 ⑵ 需求分析阶段 分析用户的需求为主,定义软件产品在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和目标。 ⑶ 概要设计阶段 分析软件的设计方案,定义软件体系结构,对软件的可 靠性要求进行整体的分配。 ⑷ 详细设计阶段 具体实现总体设计的要求(功能和性能),对软件的可靠性进行详细设计。 ⑸ 编码实现阶段 实现软件的代码。 ⑹ 组装及组装测试阶段 对完成的模块进行组装、合并,同时进行测试。 ⑺ 确认测试阶段 对集成后的软件进行总体测试,验证是否完成需求分析的要求。 ⑻ 使用、维护阶段 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对软件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 4 软件工程的内容 软件工程包括的内容大概有: ⑴ 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型; ⑵ 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 —— 面向结构(面向数据流、面向事务流、面向数据结构)方法、面向对象方法;软件质量 保证、质量评估; ⑶ 软件开发的计划和管理 —— 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投资计划、项目计划、项目管理、文档管理、配置管理、开发组织; ⑷ 软件工程的开发环境 —— 在软件工程实现工程中所有的软件系统、辅助工具、集成环境。 5 软件的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 增量模型 可行性研究 系统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 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 编码实现 测试 维护 定义阶段 定义阶段 开发阶段 瀑布模型遵循的原则:  结构化原则 —— 必须遵循结构化设计原则,将软件的功能分层、分块,包括 SA(结构化分析)、 SD(结构化设计)、 SC(结构化编码)、ST(结构化测试)  顺序原则 —— 严格按照个阶段顺序进行,前阶段的输出文档是下阶段的输入 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