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内容摘要:

3。 (进货、工序、最终)检验和试验程序;( )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校准和维护程序;( )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 产品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程序;( ) 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借阅、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程序;( )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 培训程序;( ) 服务程序;( ) 统计技术实施和控制程序。 ( ) 3. 程序文件格式及基本内容 (1). 程序文件格式通常包括:封面 刊头 刊尾 修改控制页 正文 (2). 封面的内容(根据需要选用):可在单份或整套文件前加封面, 便于控制文件和进行文件控制 公司标志、名称; 文件编号、文件名; 拟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及日期,颁布、生效日期; 修改状态/版号; 修改记录(可专设修改页); 受控状态/保密等能级; 发文登记号等。 (3). 刊头:在每页文件的上部加刊头,便于文件控制和管理。 公司标志、名称、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修改状态/版号; 受控状态; 发文 登记号; 页码等。 (4). 刊尾(需要时采用):在每页文件或每份文件的的末页底部加刊 尾说明文件的起草审批、会签情况。 拟制人、批准人及日期; 会签人及日期; 其他说明性文字。 (5). 修改控制页:可单改与封面或其他附页合并说明文件修改的历史情况。 修改单编号; 修改标识; 修改人/日期; 审批人/日期; 修改内容等。 (见附表 ) 4. 正文部分内容 (1). 正文部分 :描述程序文件的基本内容。 说明制订程序的目的; 程序的适用范围; 实施程序的责任者的职责和权限; 程序内容的描述; 程序涉及或引用其他文件。 (2). 目的 说明程序所控制的活动及控制目地; (3). 适用范围 程序所涉及的有关部门和活动; 程序所涉及的相关人员、产品。 (4). 职责 规定负责实施该项程序的部门或人员及其责任和权限; 规定与实施该项程序相关的部门 或人员其责任和权限。 (5). 工作程序 按活动的逻辑顺序写出开展该项活动的各个细节; 规定应做的事情( What); 明确每一活动的实施者( Who); 规定活动的时间( When); 说明在何处实施( Where); 规定具体实施办法( How); 所采用的材料、设备、引用的文件等; 如何进行控制; 应保留的记录; 例外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等。 (6). 引用文件及相关的记录 涉及的相关程序文件; 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 涉及的其他管理性文件; 所使用的记录、表格等。 5 程序文件的结构设计及编导方法 (1). 结构设计 每个程序文件在编写前应先进行结构的设计,设计的方法是: 列出每个程序中涉及的活动对应的要素要求; 按活动的逻辑顺序展开; 将公司的具体活动方法进行分析,并写人相应的结构内容中; 考虑运作程序时应留下的记录以下为二个程序的结构设计: — 用户反馈信息处理程序(见附表 ) — 材料供应商选择与评审程序(见附表 ) (2). 编写方法 根据上述类似的程序文件结构的流程图进行展开; 流程图中内容作为文件中主要考虑的大构架即大条款; 根据上述的构架增加具体的内容细则即结构内容,将结构内容作为大条款中的分条款; 结构内容中应主要描述谁实施这些工作,如何实施的步骤及实施后应留下的记录等。 (3). 附 2 个程序用户反馈信息处理程序 程序内容(见附表 ) 说明:此份程序根据 ISO900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编制,文件按信息处理流程设计编写,主要内容包括: — 客户信息的接收 — 登记备案 — 处理方式分类 — 结果反馈 — 记录归档 程序中必须注意的是:登记每一份客户投诉,避免因管理的疏漏而 导致不能及时答复客户,对每一份投诉反映的问题要由授权人员根据该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紧急的补救措施和根本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原材料供应商评估程序 程序内容(见附表 ) 说明:此程序是根据 ISO9001 采购的要求编制,文件主要涉及内容是标准 4. 6. 2 条款。 其流程设计包括: — 供应商分类 — 合格供应商条件 — 合格评定方式 — 合格供应产的登录 — 合格供应商的监控 程序中应注意严密的逻辑性,即对每一类材料供应商的要求,评定方式、评定标准、合格供应商的登录、使用,以及供货期间的连续监控。 6. 程序文件的审查与批准 (!). 文件审查目的 保证程序文件符合所选定的质量体系 标准的要求; 保证程序文件的规定是切实可行的; 保证程序文件表述准确,可实现“唯一理解”; 保证程序文件的结构合理,便于管理,充分考虑了文件控制的要求; 保证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的规定协调统一; 保证各项活动的接口处理适当、明确。 b. 文件审查的时机 在文件初稿完成后可进行初审; 在投入正式运行前进行全面审查; 在运行过程中可适当安排审查; 在体系进行重大修改或采取较大范围的纠正措施后也应安排 全面审查。 c. 文件审查的方式 可采用集体讨论审查的方式进行; 也可由选定的审查人员进行传阅; 程序所涉及的责任部门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审查; 由管理者代表或授权的相当职位的人员进行文件的最终审查(参见案例 4- 1 程序文件审查表)。 d. 程序文件形式的审查 格式审查 — 对格式无规定的要求; — 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应形成程序文件的统一格式; — 文件的格式应考虑文件控制的要求。 文件编号 — 符 合组织内的规定; — 编号具有唯一性; — 便于识别和区分; 审批齐全 — 拟制、审批签名齐全; — 制定及实施日期明确; — 若进行会签应保证与各程序相关的部门参加。 文件控制符合要求 — 修改标识明确; — 修改审批手续齐全。 e. 程序文件内容的审查 符合标准的要求 — 审查程序文件清单,看所列程序文件是否覆盖了适用要素及有关质量活动; — 审查各程序文件,看是否覆盖了对质量活动的控制要求。 与其他质量体 系文件协调一致 — 与手册内容保持一致; — 与其他管理性文件不相矛盾; — 与相关的技术性文件不相矛盾; — 相互引用程序内容协调统一。 适合于质量体系运作 — 程序文件规定的质量活动方式应适合现行质量体系运作; — 人员的职责明确,权限清楚; — 各项活动所需的资源应得到保证; — 程序规定的要求在实际运作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