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仪器设备校验规程内容摘要:

落度筒与捣棒。 24.按图一的方法用卡尺测透明圆盘直径 d d d3 厚度δ 3。 25.用台称称荷重块质量。 26.用钢板尺测量测杆的轴线与容器的轴线是否重合。 五、校验结果评定 27.新维勃稠度仪必 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28.使用中的维勃稠度仪应符合 1 1 1 14 条技术要求的规定。 六、附录 校验记录表。 注:本规程摘自湖北省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工作手册》 1993 年 3 月版。 12 维勃稠度仪校验记录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校 验 数 据 结 果 外观与工作 状 态 1.铭牌 2.平稳性 3.控制及其他 技 术 参 数 振动台 频率: 50177。 3HZ 振幅: 177。 1mm 容量筒 h 200177。 2mm δ 1≥ 3mm δ 2≥ D≥ 240mm 旋转架 d230177。 2mm δ 310177。 2mm G 2750177。 50g ε≤ 2mm 结 论 校验人: 复核人: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 13 骨料及混凝土试验用烘箱 校 验 规 程 编号: SG- C02- 07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或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烘箱的校验。 一、总则 烘箱系用于按 JGJ51— 7 JGJ52— 7 GB2842— 81 及 GBJ82— 85,测试砂、石、轻骨料以及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时,烘烤试样及试模的专用设备。 校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应有铭牌,其中 包括制造厂、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与日期。 2.外表应平整光洁、音响正常。 3.绝缘性能良好。 4.调温范围为 50℃ ~ 200℃。 控制温度允许误差为177。 5℃。 5.恒温时,温度应在半小时左右稳定。 三、校验用标准器具 6. 0 ~ 200℃标准温度计。 四、校验方法 (一)外观与工作性状校验 7.用感官和启动试验及电笔来检查,要符合二中的 3 条规定。 (二)技术参数校验 8.工作室内温度测定 在箱顶温度计孔中插 入一支标准温度计( 0 ~ 200℃),接上电源,将控温器旋转至所需温度。 观察温度计卓的数值与控制温度是否一致,应测出下列温度值: 50℃、 60℃、 70℃、90℃、 105℃、 115℃。 控制温度允许177。 5℃。 9.恒温稳定时间 当温度升到所需恒定温度时,用手表计时,半小时左右应稳定于所需温度。 10.对于没有温度刻度表示的控制器的烘箱,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温度由箱顶温度计标定,控制允许误差为177。 5℃。 五、校验结果评定 11.外观与工作性状应满足二中的 3 条规定。 12.工作室的温度控制,应满足二中的 5 条规定。 六、附录 校验记录表。 注:本规程摘自湖北省 《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工作手册 》 1993 年 3 月版。 14 烘箱校验记录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校 验 数 据 结 果 1.外观与工作性状 铭 牌 音 响 绝缘性能 2.技术参数 温度范围: 50℃ ~ 200℃ 控制温度 允许偏差177。 5℃ 恒温稳定性 结 论 校验人: 复核人: 校验日期: 年 月 日 15 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 校 验 规 程 编号: SG- C02- 08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的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的校验。 一、总则 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系且于按 GBJ— 85,测定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mm 的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专用仪器。 它的制造应符合 GBJ80— 85 第 2 条的规定。 校验周期为半年。 二、技术要求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型号、出厂编号与日期。 2.表面应平整光洁,各部件齐全、正常、无损。 内表面光滑,无凹凸部位。 3.容器应由硬质金属制成,其内直径应与深度相等,尺寸为 207mm,容积为 7000177。 50ml。 4.盖体应用与容器相同的材料制成。 盖体部分应包括有气室、操作室、进气阀、排气阀及压力表。 5. 压力表的测量范围应为 0 ~ ,其精度应满足国标 GB1227— 86 所规定的要求。 6.容器与盖体之间用螺栓连接,并应装有密封圈,以保证组装后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压力表上指示的含气量值应该与容器中所含的空气量百分数相当。 7.新购制的测定仪,应先进行仪器率定,检验其压力表上指示的含气量与容器中所含的空气量百分数是否相当,否则应绘出率定曲线。 8.对于使用中的测定仪,每半年率定一次,与原率定值之差,应≤ %。 三、校验用标准器具 9.一块 300179。 300mm平 板玻璃。 10.台称一台,称量 50kg,感量 50g。 11.量筒一个,容量 100ml。 四、校验方法 (一)外观 12.用感官及操作试验检查其外观与工作状况,要符合 4 条的要求。 (二)容器容积 13.称干燥容器和平板玻璃总重,精确至 50g,向容器加水至接近上缘,然后边加水边推移平板玻璃直至把容器口盖住,并使平板玻璃板下不夹任何气泡。 擦净容器及板的外部余水,称其总重,精确至 50g。 两称重之差即为容器的容积,必须满足第 3 条的规定。 16 (三)仪 器率定 14.把容器加满水,并把标定管接在上盖下面的小龙头端部,把上盖放在容器上,夹紧夹子。 15.松开排气阀,用注水器从小龙头处加水直至排气阀出水口冒水为止,拧紧小龙头和排气阀。 16.操纵手泵打压,至使压力稍过初始压力线( )为止,停 5s 后,松开微调阀调正,使表压准确地停在初始压力线上,轻叩压力表表盘,使指针稳定,按下阀门杆,读 0%点。 若指针指向 0%,即本仪器可用。 17.初始压力表刻度标定完后,再用一个标定管接在小龙头上端,通过标定管从容器中吸水到量筒中,吸量 为容器的 1%。 当量筒中的水为容器容积的 1%时,关上小龙头。 18.打开排气阀,使容器内压力与大气压平衡,再关上排气阀,用手泵打压,使气室压力稍过初始压力。 ( ) 19.调压到表针指向初始压力线,停 5s,按阀门杆 2 ~ 3 次待指针稳定后读数,读数应为 1%。 20.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放出水 2%、 3%、 4%、 10%,并读数应为含气量 2%、 3%、4%…… 10%。 21.若容器流出水的百分数与压力表的读数一致,则不需绘出校正曲线,否则应给绘制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五、校验结果处理 22.新的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7 的规定。 23.使用中的含气量测定应符合 8 条技术要求的规定。 六、附录 校验记录表 注:本规程摘自湖北省 《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工作手册 》 1993 年 3 月版。 17 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校验记录表 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校验数据 结 论 外观及工作状况 外表面平整光洁,内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