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式内容摘要:
这爱是小平对祖国人民的爱,也是祖国和人民对他的热爱和怀念。 这是一棵凝结着真爱的树啊。 ) 是呀。 这也是它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样的不寻常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1997 年 2 月 19 日,小平同志去世。 ( 1) 1997 年 7 月,香港回归。 1999 年澳门回归 —— 小平同志生前的殷殷期望,也是他一国两制英明决策带来的辉煌业绩。 ( 2)你还能列举出近一两年来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吗。 (卫星上天 北京奥运会) ( 3)再读“那棵高山榕葱茏耀眼,华盖如伞,生命勃发 „„ ”你又读懂了什么。 (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就如同那高山榕一样越来越葱茏耀眼,生命勃发。 ) ( 4)再读。 是的,这的确是一棵普普通 列举近一两年来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听歌曲,再读最后一句。 通的高山榕;然而它又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它传达着:深爱永驻;它昭示着:事业永昌。 五、升华情感 听歌曲《春天的故 事》。 小平同志描绘了祖国改革开放的春天,他让春光永远留在了中国的大地上。 读:最后一句。 板书设计 普普通通 那棵高山榕 饱含老人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 不同寻常 教学反思 课 题 7 中华星 课 时 12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自学准备 导课设计 激发动机 看到中华星三 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目标预设 识写本课生字,理解 “ 敏锐 ”“ 惯例 ”“ 迄今为止 ”“ 情不自禁 ” 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和熏陶。 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学法预设 读、思、悟、议 导学过程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下,灵活运用独立自学、合作互帮探究等策略,达成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导入新课 读课题,看到 “ 中华星 ” 三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师介绍中华星。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 共同正音。 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么。 三、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第二部分( 2—— 6 自然段)介绍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 第三部分( 7 自然段)些张钰哲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成果丰硕,心系祖国。 第四部分( 8—— 9 自然段)写《国际小行星通报》以张 学生交流。 小组内合作学习, 扫除生字、词障碍。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读文,理清课文脉络。 钰哲的姓名为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再一次说明张钰哲为推动世界天文研究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 .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想 起一个最为亲切的名字 —— 中华。 张钰哲情不自禁地呼叫着:‘中华星。 中华星。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年仅 26 岁的张钰哲有着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他的爱国心是发自肺腑的。 假如你也发现了一颗行星 ,你将会为他命什么名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在讨论中体会张钰哲的爱国情感 ) 7 自然段 ,找出文中与之相应的句子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6 段,思考 从张钰哲发现中华星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什么。 (严谨、爱国) 句子。 学生自由发言。 齐读课文 8— 9 段,说说为什么《国际小行星通报》要把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星”。 学生自由谈想法。 五、 拓展 从 1925 年张钰哲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 “ 神舟六号 ” 飞船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你想说些什么。 你打算将来为祖国建设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中华星 张钰哲:严谨求实、热爱祖国 教学反思 课 题 8 “零”的突破 课 时 12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自学准备 导课设计 激发动机 由聊第 23 届奥运会导入新课。 目标预设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顽强的意志和为国争光的壮志豪情。 学法预设 读、思、悟、议 导学过程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下,灵活运用独立自学、合作互帮探究等策略,达成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导入新课 1984 年 7 月 29日 ,是中国体育史上最耀眼的一天,这一天,在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 枪慢射击比赛的冠军,实现了新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板书课题) 二、 初读感知 三、 重点研读 “第四十号靶位上一位穿 ,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和有关国外地名的词,多读几遍,读熟,扫清文字障碍。 ,多读几遍,揣摩体会,小组交流。 ,合作解决。 勾画出句子中的数字,细读、体 会。 思考:本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红色运动装的选手以两组20 发 194 环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 “多少次瞄准,射击,在瞄准,再射击。 ” “ 今天 ,许海峰显得格外的沉着和冷静 ,„„ 眼前只有忽大忽小、忽远忽近的红色把心。 ” “关键的一枪啊,艰难的一枪。 他举起,放下,放下,举起 „„ ” “许海峰的枪声不但为新中国夺得了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也向世界宣告奥林匹克的舞台上,从此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育大 国。 ” 五、拓展延伸 1984 年许海峰夺得第处。 思考:赛场上的许海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思考:此处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作用何在。 细读这句话,体会句子的含义。 小组提出不懂的 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解决。 一枚奥运金牌到 2020 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你有何感想。 哪些“零”的突破。 板书设计 奥运金牌的突破 “零”的突破 中国走向体育大国的突破 教学反思 课 题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自学准备 导课设计 激发动机 从状物的文章分析入手,如蜡烛、电灯以及我们学过的胡杨树等的 象征意义引起学生思考,进入新课的探讨。 那么学生一定想马上知道本课的点地梅有什么象征意义。 这就激发了学习动机。 目标预设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优美词句。 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学法预设 自主探究 合作互助 导学过程 采用自学互帮导学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下,灵活运用独立自学、合作互帮探究等 策略,达成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状物的文章,分析蜡烛、电灯、胡杨树等的象征意义。 希望对 点地梅 这种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吗。 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 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1. 学生读课题。 说一说读了题目之后的想法。 学生同桌对话,发表自己的意见。 1.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会提出诸如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题目是《烂漫 4.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三、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四 、 品读重点段落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 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 3段和第 13 段中描写点地梅 “顽强 ”和 “美丽 ”两大特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① “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 2 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② “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 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 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等等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 1. 默读第 3~ 13 段,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与品悟。 1. 学 生读介绍筑路战士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4. 通过课文的学习再结合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 学生齐读第 16 段。 学生讨论发言。 五、感情升华 2.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 教师用课件出示或口头介绍另外几个发生在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 6. 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 六、写法分析 1. 课文题目是 “烂漫的点地梅 ”,实际上却是赞 “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 2. 学生回忆并交流还学过哪些和这篇课文表达方法类 似的课文。 板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 高原筑路兵 无私奉献 可亲可敬 教学反思 课 题 10.“ 妙极了 ”与 “糟透了 ”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自学准备 导课设计 激发动机 从学生对待批评和表扬的不同态度出发,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的父母亲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研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4.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懂得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批评与赞扬。 学法预设 自主与探究 合作加互助 导学过程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下,灵活运用独立自学、合作互帮探究等策略,达成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生对话:当你们做完一件事时,你们是喜欢得到批评还是表扬呢。 一个人的童 年往往对他将来的人生道路起很大的作用。 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作用。 一个小朋友童年就听到了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式
相关推荐
) ,所以我要再努力。 ( ) ,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 ) ,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 七 、 按要求改写句子。 (一)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我不能不帮助他。 ,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 会挖平的。 (二)
) 绯( ) 涡 ( ) 属( ) 答( ) 住( ) 壤( ) 租( ) 排( ) 悔( ) 缉 ( ) 祭( ) 涟 ( ) 供( ) 湛( ) 浆( ) 侮( ) 辑( ) 察 ( ) 莲 ( ) 拱( ) 甚( ) 桨( ) 迢( ) 越( ) 锲( ) 掉( ) 旷( ) 招( ) 赴( ) 契( ) 绰( ) 旷( ) 六 、找出下列词的 近义 词。 仿佛 — ( ) 阻止 — (
卫 ( ) 少 ( ) 腔 ( ) 旱 ( ) 毁 ( ) 惯 ( ) 圣 ( ) 罪 ( ) 悔 ( ) 悔 ( ) 盛 ( ) 最 ( ) 姨 ( ) 凯 ( ) 贡 ( ) 恶 ( ) 遗 ( ) 慨 ( ) 供 ( ) 饿 ( ) 2 访 ( ) 消 ( ) 挺 ( ) 防 ( ) 哨 ( ) 庭 ( ) 纺 ( ) 捎 ( ) 廷 ( ) 三、形近字
(二)学习第 14 页例 2, 3 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计算 3 6 用哪一句口诀: ,用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乘法( )( ) 计算 7 3 用哪一句口诀: ,用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乘法( )( ) 五、巩固练习 独立记忆 3 的乘法口诀 同桌互背 3 的乘法口诀。 完成课堂活动 3 题 六、课堂达标检测 填空 三八( ) 三五( ) 三七( ) 三九( ) 一三( ) 三四( ) 三六( ) 三三(
上期归类复习题一、用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快乐 l232。 ( ) 中国 zōng( ) 小鸟 liǎo( ) 身体 sēn( ) n232。 ( ) zhōng( )niǎo( )shēn( )希竞检恩汕蓬窄沙狞决埋梢嘎莲簇汰瓣釜泅此陷脱狭 氧隆趁挚所匡阐茎夕唐习杂荣阴殿传腕脑尸睦枫椿替爷虫厌衅培左客磨否谢幢马苦琶俯草畜豌 ( )( ) ( )( ) ( )( ) ( )( )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小姑娘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和‚大孩子‛了。 ‚手把手地教‛ 板书:认真负责 小结: 小女孩不仅天真率直,还有一颗美丽勤劳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与爱因斯坦 的深厚友谊。 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四段 引读 你从爱因斯坦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 互交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活象一对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