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保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但要做到为正当的目的,以适宜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适时适度地发火,这可不易。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下载 界定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 三条基本原则 : ①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的差异。 ②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 ③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即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相对稳定,行为表现出一贯性。 下载 心理健康的特点 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 2.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 3.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 4.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下载 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 生理 — 心理症状。 2. 人际关系问题。 3. 职业行为问题。 4. 教师的职业倦怠。 下载 常见的教师不适应行为 1. 对家庭背景各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 , 不能一视同仁。 2. 做观摩课失败后 , 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 , 迁怒于学生 , 批评斥责没让老师 “ 露脸 ” 或让老师 “ 出丑 ” 的那些学生。 3. 对回答不上问题的 、 学东西慢的 、 做事经常遇到困难的学生 , 有的教师常说 “ 你真笨 ” 一类的话。 4. 有的学生举了手却没有回答上问题 , 老师不是鼓励其发言的积极性 , 启发学生思考 , 而是说 “ 你就会瞎举手 , 你什么都不行 ”。 下载 5.对因想到答案便大声说出或“接下碴”打断了老师的讲话的学生,寻找机会提出高于学生知识面的问题,使其回答不上来,羞辱他,损其自尊。 6.怂恿班里的学生攻击某一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或让全班不理睬某个学生,隔离孤立,使他渐渐脱离集体,丧失自信。 7有的教师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许愿不实现,搪塞学生。 8.对乖且听话、守秩序的学生的作业给分稍高。 9.对不注意听讲的学生给分较低,对平日行为不检点者,想办法扣分或挑剔。 下载 10.对不同学生同样的违纪行为,处罚有差异。 11.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就将学生赶出教室,并且说:“你不愿意听就给我滚出去。 ” 12.学生上课稍微分心,教师就大声斥责“ X X X你给我站起来”。 13.教师不在教室时,让小组长记下不守秩序学生的名字,课后交给老师。 14.上课秩序不佳就罚全班,或用“连坐法”,少数人的不守纪律招致全班受处分。 15.学生没有遵守纪律,就罚写作业。 16.上课时只照课本念,声调平淡,速度太快。 下载 17.上课时大声吼叫或用教鞭之类的东西拍桌子,来阻止学生的吵闹。 18.学生不可反驳老师的意见,教师的一切都是好的,任何事情都以教师为依据。 19.教师如发现自己有问题时,如自己所教学科所教班级考试成绩不理想,便迁怒于学生,体罚学生,或向学生散布对其他教师的意见。 20.教师的尊严丝毫不能损伤,如有冒犯,便吹毛求疵,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21.性格狭隘,对学生的差错,耿耿于怀,伺机报复。 下载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1)遗传( 2)发育( 3)疾病  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l) 需要( 2)动机( 3)情绪 ( 4)意志( 5)性格  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l) 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 3)社会环境 下载 ( 1)遗传 遗传是指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和机能特性由上 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心理卫生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某些心理障碍或疾病同遗传因素有关。 ( 2)发育 在个体从胎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发育情况如何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大量的研究证实,母亲孕期身体有病、情绪不好或营养不良,可直接间接地损及胎儿生理发育,并进而影响其心理功能的正常发展。 ( 3)疾病 许多躯体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伤害,可直接导致心理异常。 下载 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人生观、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处于动态心理过程和稳定个性特征间的心理状态。 各种心理活动的功能调节和发展水平如何,都对人的心理健康有所影响,其中尤以需要、动机、情绪、意志和性格的影响为甚。 下载 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人生观、价值观等)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