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资料内容摘要:

索一钱 ( ) ( 4)事可 举 . 也 ( ) ( 5)亲劳 胼胝 . . ( ) ( 6) 势 . 有曲直 ( ) ( 7) 潴 . 有浅深 ( ) ( 8)不得其 情 .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 2 分) 2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 ( 4 分) 阅读《过家门不入》,完成文后问题。 ( 6 分) 禹伤先人父鲧( gǔ 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禹 因父亲治水不成被杀而悲哀,就尽心尽力去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向鬼神表明自己的诚心);卑宫室(使自己居住的房屋矮小),致费于沟 淢 (x249。 沟渠 )。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 qiā o 古时走泥路所用工具),山行乘榉 (jǔ )。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开通)九(虚数,言其多)州,通九道,陂 (bē i 添塞 )九泽,度 (du243。 翻越 )九山。 令益(人的名字)予众庶稻,可种卑湿(潮湿、低洼的地方)。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史记》) 27 请你从本文中摘录能够证明观点 “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的原句在下面横线上。 ( 2 分) 28 阅读文章,请你列举出 禹值得我们学习的举动 ( 2 分) ,你能再列举几个吗。 ( 2 分)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 8 分) 春 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0.诗的前四句都统 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 写到。 ( 2 分) 31.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2 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8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3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 2 分) 答:。 (注:此份试卷试题全部来自此网站,在此向这些试题的命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复习之时,将其整理,只是为了更好的方便 学生复习,别无他意。 ) 附古文试卷答案 古文试卷答案 一 ①同“嬉”,可玩笑。 ②本来 ③用 ④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 4 分。 答对 1 个给 1 分。 意思对即可。 ) 2①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②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 (果实 )味道是不同的。 ( 4 分。 每小题 2 分。 意思对即可。 ) 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 2 分,意思对即可。 ) 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 (意思对即可)( 4 分) 5 范仲淹读书发愤、勤勉;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有远大的抱负;生活节俭;忧国忧民。 ( 2 分) 6 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2 分) 二 9.( 1)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 ( 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 ( 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 10.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 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 哭是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 11.提示: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死。 三、 (14 分 ) (一 )12. 每空 1 分,共 2 分。 (1)似与游者相乐 (2)不可知其源 13.每个 1 分,共 2 分。 (1)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2)离开 14.每方面 1 分,共 2 分,多画、少画不给分。 (1)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2) 亻叔 尔远逝,往来翕忽 15.译出“以”和“清”二个词 1 分,句子大意 大正确 1 分,共 2 分。 因为小石潭周围的环境过于冷清 (凄清 ) 16 每句 1 分,共 2 分。 凄神寒骨 消怆幽邃 9 17 写小丘所处位置及小丘的形貌。 ( 2 分,意思对即可。 ) 18 文中描绘景物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则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丘的奇特风光,展现了永州一带山水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传神。 ( 2分。 ) 四, 1( 2 分)( 1)愉快地,高兴地( 2)想,思考( 3) 共同,一起( 4)只是 ( 2 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 柏树的影子。 2( 2 分)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 2( 3 分)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运用了侧面描写;( A)段描写的详尽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B)段描写的粗略些。 (注:这题是我根据以往经验杜撰的,( B)段中我从四望皎然猜测是描写月光的。 没有去查资料考证,请谅解。 ) 2( 3 分)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总旷达的胸襟,都是 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 A 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 B 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 五 25 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 3 分。 意思对即可。 ) 26( 1)、好逸恶劳、见利忘义( 4 分。 每个 2 分。 ) 27( 1)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 2)至少两点,答对一点得一分。 面对困难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某利益,有节俭的精神,做事情讲究方法。 六答 案: 30.望 (1 分 )山河草木花鸟 (1 分,每空 0. 5 分 ) 31 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 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 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 分,意同即可 ) 3 D 3开放题。 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评分标准:能抓住“乱花”、 “浅草”进行赏析的给 1。 5 分;能抓住“浅欲”、“才能”或“迷”、“没” 进行赏析的给 1。 5 分。 能全面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语言通顺的给 3 分。 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 试题编选:盐城市响水县第二中学 周从庆 邮箱: m 10 202015 (考试时间 45 分钟 卷面总分 100+5=105 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考点链接】 《语文课程标准》:“诵读 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熟记广为传诵的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既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也能体现出个人的归纳、联想能力,因此,背诵默写越来越受到重视,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背诵默写的中考命题,从内容来看,以传统的名家名篇名句为重点,新增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是热点;从形式上看,选择题型将淡出,主要有这几种表现:①一般识记续接型。 根据提供的上句或下句直接填写。 ②理解识记型。 给出语句含义,或相关情景、所起作用,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③迁移应用型。 即古为今用,学以致用,运用古诗名句来 解释生活现象。 ④开放拓展型。 此类题有极大的灵活性,答案不一定统一,也不限课内,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恰当的归类。 一、识记续接型( 25 分)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五岭逶迤腾细浪, ,甲光向日金鳞开 浩荡离愁白日斜, 夜泊秦淮近酒家 城阙辅三秦, 6 、 ,干戈寥落四周星。 白头搔更短, ,谁家新燕啄春泥。 飞来峰上千寻塔, ,灵旗空际看。 1僵卧孤村不自哀, 1荡胸生曾云,。 1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1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 ,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味不同。 1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 1恒山是“五岳”之一,请写出其它四“岳”:东岳 ,西岳 南岳 ,中岳。 ( 2 分) 1唐宋八大家( 2 分): 1初唐四杰( 2 分): 二、理解识记型 ( 28 分 ) 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两个诗句是: ,。 11 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 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的: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