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内容摘要:

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 ② 钱学森在美国 时做怎样的准备。 目的是什么。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 ③ 朗读加深理解。 ( 3)小结。 ( 1)指名读。 (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① 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 “ 这一天 ” 指的是什么。 ② 为什么说 “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③ 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 (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 ( 4)感情朗读。 ( 5)小结。 ( 1)指名朗读。 (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3)感情朗读。 ( 4)小结。 三、朗读课文 四 、精读第五段。 2.“ 卓越 ” 是什么意思。 (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 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能明白 “ 中国导弹之父 ” 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 五 、总结全文 ,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 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加以体会。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 10 个生字,理解“阻挠”等 11 个词语 的意思,能用“周密”“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 10 个生字,理解“阻挠”等 11 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 结构。 教学重点:学会 10 个生字,理解“阻挠”等 11 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句。 教学难点: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教学用具 :詹天佑的图片 教法学法 :朗读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 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0 课《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问题:( 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 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 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 2 到6 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 1)课 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 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 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第二段:第 3 自然段。 第三段: 4— 6 自然段。 第四段:第 7 自然段。 ) 三.学习第 3 自然段 3 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根据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 (投影出示问题) : ( 1)当时的情况怎样。 (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 “要挟”什么意思。 (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 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 ( 2)当地的情况怎样。 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出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 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 (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 ) 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 (“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 ) ( 3)全国的反映如何。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轰动) 你想象一 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 ) 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 (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 有谁能根据投影的提示,把这个问题连起来回答一遍,注意当时和当地的情况。 ,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 (齐读) 四、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 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7 自然段。 读书 的良好 习惯 ,边读边体会,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有个性特色的点评。 而下的诏书。 教学重点: 7 自然段。 ,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 有个性特色的点评。 教学难点: 描写“人”字形线路言语的理解及从中体会詹天佑创造性的杰出才干。 教学用具: 课件 教法学法: 朗读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詹天佑 中国 人物 —— 钱学森的 照片 ,请 学生 介绍钱学森的事迹 ,朗读为钱学森所学的颁奖词,引入对本课的继续 学习。 ,每一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感动我们,感动中国的人物。 如果我们回眸整个 20 世纪,一定会有更多感动中国的人和事。 „„有这样一个人,虽然,他离我们 生活 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他就是 ——詹天佑。 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詹天佑身上有些地方感动了我们。 二、品读课文:再现动人细节 是啊 ,同学们,在 1905 年到 1909 年这近一千四百个日子里,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 ,一定有许多的细节让我们难以忘怀,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 100 年前的施工现场,捕捉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 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 师:边读边找到一些细节划下来,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划划。 (师巡视与个别学生轻声交流) 师: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 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 印象特别深。 课堂 预设 : :“我们的工作„„人员之口。 ” 请学生谈读这句话的感受,理解“精密”。 多角度朗读这句话: 在施工动员大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说 —— 看到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说 —— 当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 —— ,你能从文中找到还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塑造詹天佑的人物形象 吗。 他亲自带着学生„„危险。 这是哪种描写方式呢。 画出这种手法的关键词。 “詹天佑不管„„当地的农民” 抓住“不管”、“白天”、“晚上”等词体会人物品质,感情朗读。 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失去信心。 感觉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三、细读课文,画图悟创新。 我们体会到詹天佑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现在让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