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芭蕾舞音乐鉴赏论文内容摘要:

编导、作曲、舞美设计坐在一起,畅谈生活中的感受,畅想未来舞剧的舞台形象,开始结构《红色娘子军》的舞剧台本。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电影原作,梁信的剧本、谢晋的导演艺术、黄准的娘子军连连歌,以及祝希娟、王心刚、陈强等表演艺术家所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都为芭蕾舞剧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当然,芭蕾舞与电影终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规律。 从银幕形象到芭蕾形象能否获得成功,主要从两方面加以审视:第一要体现原作的精髓,包括思想主题、时代特征、风格样式、人物形象等方面;第二要充分发挥芭蕾舞艺术的表现特征,充分展示芭蕾舞艺术独特的魅力,使观众在形象转换的观赏中获得有别 于银幕的美感享受。 电影原作中浓厚的地方色彩要在舞剧中充分展示,布景、服饰、音乐、舞蹈、表演诸方面都当作主要的艺术追求。 身着短裤军装的娘子军战士形象,既来自生活,也是世界芭蕾舞台上从未出现的女性形象。 革命传奇色彩的正剧是电影原作的样式,舞剧将更加强调浪漫主义的激情,根据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艺术特点以及肢体语言的局限性,我们在改编中首先着眼于两方面,一是精简人物,二是浓缩情节。 舞蹈台本完成以后,很快进入音乐和舞蹈的创作排练,舞剧的形象创造是从音乐开始的,《红色娘子军》音乐的总体构思可概括为 “ 三个主题一个歌 ” ,一个歌是指电影中娘子军连连歌,它流传很广,是娘子军战士群体形象的生动写照,要在舞剧中贯穿运用。 而更重要的是写好琼花、洪常青、南霸天 3 个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它决定着舞剧的成败。 经过了深思,人物的主题音乐伴随着戏剧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