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护士培训计划(共10篇)内容摘要:
的管理工作性质,建立学习型小组,通过自我 学习、相互学习、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参与护理管理的能力。 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业务学习、护理业务查房及专题培训(如优质护理推进工作、安全管理等的培训),培训由各科护士长、护理骨干、专科护士、外出学习人员等承担。 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专项培训重点围绕优质护理工作理念、要求、流程、制度、安全等进行培训,采用情境培训模式,定期开展业务查房、疑难 /死亡 /危重病 例讨论及专科讲座。 学分登记:护理部、科室组织的学习分别由护理部、护士长及时登记培训项目;外出学习者 回院后凭参会证明(如会议论文交流通知)及学分证书到护理部登记培训项目及学分。 发表论文由个人上交论文复印件 1份至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确认审核并登记。 年终学分及发表论文认定一律以护理部登记为准。 护理部 2020年 1 月 篇五:内一科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让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本科室临床护理工作,根据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结合我科的专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我科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本科室临床护理 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二、培训内容 ( 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 程、应急预案等。 ( 2)专业知识 1)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掌握心血管系统常 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熟悉典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4)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利尿药物、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急救药物等)相关知识。 5)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四项、血电解质、心肌坏死标记物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6)熟悉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7)了解心血管内科常用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 3)专业技术 1)掌握 27项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尤其是心血管内科 常用抢救护理操作技术,如心电监护技术、除颤技术、 CPR等。 2)心血管内科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如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 ( 4)健康教育: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三、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以标准化病人或个案护理的形式, 抽取临床常见病种的 3 份病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提出主要的护理问题,从病情观 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人文沟通及教育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考核其中 2 项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以及现场提问(血糖监测、心电监测技术。 体现专科特色的相关疾病护理常规)。 四、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 要求所有培训在 3 个月完成。 每周一次小讲课,每月底进行相关内容知识的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 第一月: 第 1 周: :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1)熟悉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 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熟悉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熟悉典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4)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利尿药物、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急救药物等)相关知识。 3.专业技术:跟带教老师练习以下操作内容 洗手法、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标本采集法、血糖监 测、口腔护理技术、雾化吸入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静脉采血技术、静脉注射法、肌内注射技术、皮内注射技术、皮下注射技术。 4.健康教育指导: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 2 周:跟带教老师练习学习以下内容 1.相关知识 1)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2)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3)熟悉典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4)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利尿药物、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急救药物等)相关知识。 5)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四项、血电解质、心肌坏死标记物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6)熟悉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7)了解心血管内科常用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专业技术:练习以下技术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标本采集法、血糖监测、口腔护理技术、雾化吸入技术、氧气吸入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静脉采血 技术、静脉注射法、肌内注射技术、皮内注射技术、皮下注射技术。 :熟悉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 律失常等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三周: 1. 相关知识 1)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四项、血电解质、心肌坏死标记物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2)熟悉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3)了解心血管内科常用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除熟练第 2周内容外,重点练习以下内容 1)。科室护士培训计划(共10篇)
相关推荐
,每月由综合办牵头,各部门配合对各服务网点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纳入月度绩效考核。 在外部监督方面,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聘请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社会监督员,深入到各营业网点进行明察暗访。 事先不进行通知,暗访人员带上摄像机,到各营业网点站在客户的角度发现问题、寻找不足。 并通过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发用户意见征求函、移动服务质量问卷调查等方式,不断改进移动服务。
王高纯 编制 7 热缩。 6)埋设地线挖沟、坑之前,必须了解地下管线及其它设施情况,特别要了解掌握电力电 缆和通信电缆的埋设位置,做好安全保护。 四 、 开展工作前 要求 施工前和局方做好沟通,了解 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分析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发现 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为下一步工作铺好道路。 1)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工具,必须列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 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施工安全负责。
结果 1. 模具制作完成后,由模具车间开出《试模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参加试模。 2. 各部门在接到试模通知后,根据模具要求,参加试模验证; 3. 试模时,生产部门、 开发部 门和质量部门必须参加,生产部门根据模具的生产要求,对 模具使用方便性、产能满足情况等方面进行确认,开发部 对模具结构、性能方面进行确认,质量部对模具对产品的质量影响方面进行确认。 4. 试模结果记录在《试模通知单》的相应栏位
主要是正在产羔和产后7天以内的母羊。 产羔的母羊在产房中等产,产完羔以后,再将其母子送到分娩小圈中去喂养和管理。 5. 母子小群母羊的管理 母子小群母羊,是从分娩小圈转出的,羔羊较壮实,吃奶和发育都比较好。 每个小群圈每批存放1020只左右带羔的母羊。 6. 带羔哺乳的大群母羊的管理 带羔哺乳的大群母羊,一般称为母子大群母羊。 逐步经过母子小群养育归到母子大群后,羔羊均达1015日龄以上
二、粗饲料制作。 1、秸秆青贮。 将采收后的玉米秸秆割倒晾晒一天,铡成0.5— 2厘米的小节后青贮。 2、微生物使酵。 利用“百宝利”或“EM菌”使酵菌种,喷湿拌均粉碎好的农作物秸秆或农副产品如麦秸、玉米秸、花生秧、花生壳、玉米芯粉等,装入缸、桶或塑料袋内封存,经厌氧发酵后,即可食用。 三、饲喂方式。 将青贮玉米秸或发酵饲料放入饲槽中让羊自由采食,一天饲喂2次,水槽中不能断 水,注意每天换水。
天后出现临产征状的羊。 这样的羊,送到产房待产。 4. 在分娩小圈产羔和带羔的初产母羊的管理 主要是正在产羔和产后 7天以内的母羊。 产羔的母羊在产房中等产,产完羔以后,再将其母子送到分娩小圈中去喂养 和管理。 5. 母子小群母羊的管理 母子小群母羊,是从分娩小 圈转出的,羔羊较壮实,吃奶和发育都比较好。 每个小群圈每批存放 1020 只左右带羔的母羊。 6. 带羔哺乳的大群母羊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