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台账内容摘要:

及时了解区 域内的 后进生、特殊家庭学生情况,协调学校、 村 委会和家庭诸方面,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及帮教工作。 组织社区 教育 志愿者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六、研讨制度。 每月组织一次社教干事学习有关文件和理论知识,交流社区教育工作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充分利用地区的人力资源,每年召开一次社教研讨会。 七、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制度。 社区教育领导小组要整合和发动乡、村区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全方位向 居民开放。 社区教育中心应沟通 乡 内各类教育,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居民的思想教育、文体活动、人口教育、生活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 乡内 学校及社区教育学习点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向 各村 开放的工 作,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和科技知识服务。 由社区教育专干牵头,社区中的学 校 、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定期向 民众 开放,并签定开放服务协议。 社区 教育委员会 应支持学校开展各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尽量提供场地和指导人员,确保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 不断完善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德育教育基地。 八、宣传教育制度。 每年开展大型社区教育宣传活动不得少于两次。 向居民宣传理念的同时,要重点向居民介绍年度内所进行的各教育培训的计划、地点、时间、学习方式等,扩大参与面。 每月上报一次信息。 各村 要有固定的社区教育宣传标语、宣传橱窗、板报或专栏,定期向辖区居民介绍相关知识。 宣传内容要有记载。 九、表彰激励制度。 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 比,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高公岛乡社区教育委员会 2020 年 1 月 18 日 高公岛乡“十一五”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创建教育现代化区 文件精神,以提高乡民素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为总目标,以建设和谐高公岛、文明高公岛、实力高公岛、富裕高公岛为总要求,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辖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深化社区教育改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学习型社会。 坚持社区教育与高公岛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社区教育、成人教育优质化,建立和完善具有高公岛特色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供素质、知识、技术的支撑。 二、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坚持“政府统筹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有关部门参与,全民积极支持”工作体制,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区(乡)为契机,努力提升整个高公岛乡社区教育发展水平,使全乡社区教育事业走在全区前列,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框架。 加大组织建设,完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深入推进我乡社区教育建设,构建我乡终身教育体系。 争取到 2020年,全乡所有社区学校成为合格学校;所有学校都要大力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活动,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所创建的各类学习型组织数达到并超过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发展规划数。 进一步整合辖区内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资源,联合乡相关部门,面向社区、农村大力开展市民、村民教育培训工作。 主动适应城市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要求,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现代科技知识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岗前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各类素质教育培训。 主动服务乡民提升素质的需要,大力发展成人业余学历教育。 到“十一五”末,婴幼儿早期教育培训率达到 95%以上,社区市民、农村青壮年农民、企业职工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培训覆盖面达到 80%以上,失海人员就业培训率和再就业率达到 80%以上,老年人教育培训参与率达到 50%以上,外来务工(新高公岛人)教育培训率达到 70%以上。 在深入、覆盖市民、村民、职工各类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公岛乡基层党校的作用,提高党员干部受教育水平,不断为保持党组织、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努力开展教育培训,使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率达到 100%。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政府、行业和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设施,努力构建现代市民、农民教育“绿色通道”。 到“十一五”末,高公岛乡社区教育学院完成市民、农民、职工教育培训服务网站的建设,构建起市民、村民、职工服务信息技术网络体系。 重点培植有一定规模的优质社区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等各类资源,社区、村、企业各类文化、体育、科技等场所全方位地对社区居民、农村农民、企业职工免费开放。 同时,建设好“六个有”:有一个设施设备比较完善的社区教育培训基地;有一个包括电子阅览的图书阅览 中心;有一个文体活动中心;有一条科普、法制综合宣传画廊;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有一支社区文艺宣传队。 三、保障措施 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区建设的出现分不开的,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社区建设的发展希冀教育与之相适应,同时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促使教育走向社区。 社区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乡村改革 与发展,促进社区内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社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更加突出。 社区教育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社区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通过印发宣传学习材料、简报,组织座谈会、报告会、展览会以及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牌、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观念、新思想,宣传社区教育的先进典型和生动个案,激发社区内各类组织和成员自觉学习的意识 ,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使学习成为每个社区成员的自觉行动,成为其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有机组成。 加强组织建设,健全管理制度 第一、政府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 乡要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工作内容。 尤其需要政府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社区教育工作;创造有利于社区教育工作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动员、指导和督促,推动教育工作开展。 第二、政府各部门要共同关心社区教育工作。 要进一步明确教育、 组织、宣传、民政、劳动、农业、工业、文体、群团、财政等部门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各有关部门要把关心、支持社区教育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各尽所能,为居民接受教育培训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要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学院的骨干作用,在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