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回收与风险论文内容摘要:

理策略注重信用激励和信用惩罚并举的同时,更加强调信用激励的作用。 而日前,在收费环节,只注重了对不按时缴纳电费的客户的惩罚 (比如缴纳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而对提前缴费的客户没有任何激励措施,不符合信用折扣的理论,降低了用电客户缴费意愿。 在实际中,经‘常出现用电企业拖到缴费截止日期最后一天才去缴费,如果出现突发事件错过缴费截止日而产生欠费。 更有甚者,许多企业需要拿到电费催费单才能到企业则 务部申请费用。 (1)统计分析表明,欠费金额除了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外,近年还出现了受欠费处理影响的变化。 在每年年初,由于供电企业忙于去年电费余额结零,放松了欠费处理工作,欠费金额增长较快。 而在年未,由于供电企业为完成当年电费余额结零任务,加强了欠费处理工作,欠费金额减幅较大。 这反映了信用风险处理工作并未真正,纳入到市场营销部门常态管理工作中。 先欠后清给实队、电费回收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 (2)日前确定欠费催收的重点对象时,欠费额成了唯一的划分依据。 并未在欠费催缴欠对催缴成本和催缴成功 率进行分析,难以做到催缴工作有的放矢。 (3)欠费处理工作日前纯粹是事后处理。 即使是发现某用电客户可能发生欠费,也 11 毫无处理措施和处理申报流程。 不符合信用处理中注重事前防范的策略。 (4)在发生欠费后,日前省电力公司尚无科学的电费债权保障措施,无法进行信用风险的转移。 一旦欠费企业破产或欠费居民逃逸,形成电费坏帐就在所难免。 (5)日前全省各供电企业用于销售处理的成本占电费销售额的成本很小,十分不利于有效的电费回收工作的开展。 (1)日前在帐户处理中没有定期帐龄分析手段和制度。 帐 龄是指应收帐款发生时间的长短,它以天为单位进行计算。 所谓帐龄分析,实际上就是将每笔应收帐款按照对其所持有的时间长短进行排序,并给以统计表述,从而为指导信用处理中信用额度控制工作和逾期应收帐款催收工作提供依据。 因此,帐龄分析在信用风险处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日前在帐户处理中也缺乏供电企业平均 DSO 指标计算和统计分析。 所谓 DSO 是指供电企业销售电能变现的天数。 DSO 指标表现了平均收款期,即把赊销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供电企业信用处理来说, DSO 几乎是衡量其工作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 DSO 表示 每笔应收帐款的平均回收时间。 通过 DSO 的测算,可以了解客户群体的实际付款速度, DSO 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现金流量充足与否,应收帐款处理水平的高低。 (3)日前在帐户处理中缺乏对逾期应收帐款的预警机制。 在缴费截止日期前,用电客户不付电费是合理的,供电企业不会对客户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但在供电企业内部,对在缴费截止日期前 34 的用电客户应付的电费,仍然需要进行应收帐款的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要求经常检查已经发生应收帐款的客户的个体信用的变化,特别对于信用质量下降且电费额大的客户应加强动态监督,防范用电企业的经营 和产权状况在缴费截止日期前发生重大变化,以导致客户不能按期支付足额电费,避免客户的信用风险。 (4)目前在帐户管理中的坏帐准备金没有与信用风险管理挂钩。 所有坏帐是应收帐款中超过一定期限收不回来的部分。 坏帐的形成绝对与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相关,只要企业有效的发挥信用管理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客户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即使坏帐发生,也可以采用信用管理手段及时且有效的进行追帐,还是可以挽回一定比例的损失的。 12 (1)与用电客户签定供用电合同前并没有对客户的资信做出调查,甚至也未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信用资 料,而这本是供电企业容易做到的。 (2)与用电客户签定供用电合同时并未充分体现对债权的保护,也未充分利用信用风险转移机制。 根据现代信用管理理论,只要采用信用交易的方式,风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将信用风险规避掉。 为了将客户的信用风险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工具,转移风险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合同管理中,忽视信用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对以后的债权保障将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 (3)与用电客户签定供用电合同时并未充分体现供电企业的信用管理政策,也未充分重视信用政策导向的作用, 即未建立科学严格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这无疑给信用风险的控制带来不利的影响。 委托银行托收客户电费是省内各供电企业快速回笼电费资金的重要手段。 目前委托银行托收客户电费,大多采用手工托收的方式,不同银行之间需通过人民银行进行中转,资金到帐和回单的时间较长,无法做到对电费资金的实时准确管理。 目前,供电企业的业扩报装流程主要关心用电客户的报装容量、接线方式、工程施工等传统用电信息,而很少或根本不主动了解客户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发展 趋势、法律背景等重要的经济信息,完全忽略了客户未来发展情况及有可能出现的欠费风险,使电费回收工作成为一项纯粹的事后工作,十分被动。 随着电力公司企业化运作越来越彻底,随之带来的欠费风险也会越来越高,有必要在业扩报装时对电力客户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估,未雨绸缪,加大电费回收工作事前管理的力度。 外部风险分析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银行信贷的控制,许多用电企业因而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比较容易地得到银行的贷款,而且银行贷款额度也变小,所以企业流动资金减少甚至资金周转困难,客观上造成了可用 于支付电费的资金减少,因此增加了电费风险。 现在,国家 13 这一宏观调控政策对电费风险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已出现有些单位因此不能再按时缴纳电费的现象;同时,还可能引起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出现呆、坏账的可能。 近年来,省电力公司进行了几次电价调整,电价调整上涨幅度较大、涉及客户面较广,给许多用电客户增加了不少电费支出,特别是对钢铁、纺织等用电量较大的行业的冲击较大。 有些企业预计在调价后每月电费支出约占总成本支出的 20%以上。 一些单位因对电价上涨不满,对电费的收取有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就增加了 电费回收的难度。 、改制对电费风险的影响 企业破产、改制,给电费回收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 有些企业往往突然宣布破产,破产隐蔽性强,事先毫无征兆,由于此类客户的“突发”特征,造成电费管理工作中实际监管难度很大,往往因此而产生坏帐。 因为一旦企业宣布破产,这些企业基本上已经资不抵债,欠费已经很难追回,而且经过清算等程序后,往往供电企业无法追缴欠费。 企业破产已然如此,而企业改制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企业改制后,许多改制后的新业主认为改制前企业所欠电费已经事不关己,对催欠采取回避的态度,于 是造成欠费。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及开发区建设占用了大量农田,使得有些地方部分被占农田的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他们把对当地政府的不满发泄为拒交电费的行为。 随着各地区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延伸,产生了大量的居民和企业拆迁。 以前,许多拆迁公司既不通知拆迁户到供电部门办理拆表手续,自己也不办理拆表手续,往往是直到抄表人员到现场抄表时才发现此地已拆迁,供电部门再与拆迁公司联系方能知道客户的拆表示数。 但由于实施拆迁的周期很长,拆迁公司不能一次拆表到位,造成有的电能表遗失,如属于商品 房开发的可以让开发商负责;但是如果属于城市道路、绿化拆迁的,电费回收的难度就比较大,往往连户主都找不到。 由于时间差的原因,很容易造成有一些拆迁客户最后阶段的电费无法回收。 也有少量客户的拆迁甚至是政府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的,电费更是难以收取了。 14 在一表一户改造后期,由于原合表客户往往不在同一时间申请单独装表,容易造成原总表的最后一次电费无人支付,即使以后停电,也很难回收。 为此,省公司规定,原合表客户必须在原合表电费已缴清的前提下,方能申请单独装表,但在此规定出台以前安装的部分 客户依然有事实欠费留存。 目前电费回收的依据主要是《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供电营业规则》,这些法律法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出台时间较早 ,兼顾了当时各方面的利益 ,适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从目前来看,电费回收所依据的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严重滞后于电力市场的发展,已经给目前的电费回收带来极大的、甚至是制度性的风险。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电费回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在客观上已经成为了电费回收的最大风险源。 客户正常的减容、暂停、季节性用电以 及有序用电等所依据的电力法律法规的有些规定已不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已不尽合理,凭空增加了许多人为的、政策性的电费,导致电费风险加大,也增加了供用电双方的矛盾和纠纷。 《供电营业规则》第三十三条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