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重点范围期末考试内容内容摘要:

体的感觉投诸客体,使感觉外化,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 ③在人物刻画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 ⑶京派 P203: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 自由主义作家群。 代表作家:废名,沈从文,凌叔华,萧乾等。 主要阵地:《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 创作共性:追求艺术的健康纯正,多在乡村与都市的对照中建构自己的审美天地,具有乡野的平和质朴之美。 表现“乡土”和“都市”一种文化对峙。 政治意识的淡化和艺术独立意识的增强。 ①较多描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题材,避开时代大潮面前的政治选择,转向文化关照,表现普通人生。 ②从容节制与古典式的审美趋势。 ③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境界和谐,圆融,静美。 ④擅长于抒情小说,生活化,散文化的牧歌情调。 ⑤注重地 域文化气息的营造。 ⑷现代派 : 20 世纪 30 年代在 中国 产生 , 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 同时又承接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 20 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 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 系 和繁复的 意象 来 构成 诗的内涵。 现 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 主要杂志: 《现代》、《新诗》、《小雅》、《诗志》。 代表诗人:戴望舒,其作品《雨巷》是由新体格律诗过渡到现代派自由诗的标志。 3,作家 ⑴丁玲, 1930 年加入左联。 作品:《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 ①早期作品延续五四潮落期“个性解放”幻灭的思绪,关注知识女性的命运,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 20 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② 1931 年,作品《水》标志创作 的转变,增强了社会批判意识,作家主体性增强,叙述带 5 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目标指向社会批判,是个人叙事和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 文风犀利,锋芒毕露。 ⑵茅盾 作品:《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子夜》中吴荪蒲的人物形象 P172— 173: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特点的历史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 他果敢,冒险,刚强,自信,沉着干练,刚愎自用,但失败后则虚弱,颓废,甚至企图自杀。 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表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⑶巴金 作品:爱情三 部曲 《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 P198— 199:双重人格,既追求个性自由,美好理想,又屈从于封建专制,表现出在封建专制重压下我们民族懦弱苟且的国民性。 性格中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代的特征,是封建制度和礼教的维护者和受害者。 人物的典型意义在于,软弱动摇的性格完全是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造成的,觉新的悲剧集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戕害。 ⑷老舍:主要描写北京的市民阶层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物形象 P184— 185:经历了“精进向上 — 不甘失败 — 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 初到北平时,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穷人,坚韧,顽强。 在事业和生活上遭到厄运时,他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抗争厄运。 当命运给了他不堪重负的打击后,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形容猥琐,举止肮脏,变得堕落和自私。 ⑸沈从文 作品:《边城》 创作特点 P204— 210:①潜心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 政治意识的淡化和艺术独立主题意识的增强,创作疏政治而亲人性。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性,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 美好的人性。 这构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 ②泛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从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对这种人生形式的表现的极致时对“神性”的赞美,即爱与美的结合。 ③在探索理想人生形式的同时贯穿了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 继承了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观念和“改造国民性”的传统。 他所坚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性立场和文化精神。 具有历史感,反思现实。 ④重视创作主体的情绪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 清新,温柔,淡远额牧歌情调,生活化,散文化。 ⑤很强的写实性,而为追求理想的人生形式又自觉掺入“梦”的成分,具有浪 漫主义的特征。 善用象征。 ⑥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 《边城》 P210— 212 创作动机: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的“爱”字做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一个极度净化,理想化的世界,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的有机结合和 6 自然交融。 翠翠:爱与美的化身,具有人性美,人情美,性格清澈纯净,天真善良,温柔恬静。 ⑹曹禺 《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成熟。 《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 P229— 230:追求自由,却又被封建专制所压迫和折 磨。 性格忧郁阴鸷,乖戾。 爱得热烈,恨的疯狂,具有雷雨般的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 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