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内容摘要:
三国时期,湖南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地,曾经零陵、 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 D、唐 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 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19. 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 “屈贾之乡”、“潇湘洙泗”。 这是因为:ABC 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潇湘洙泗”, 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 D、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20. 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A、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 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 B、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诗广传》。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 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D、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 E、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 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 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B、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C、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 D、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 E、湘军深远的影 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 22. 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CDEF 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 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 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 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 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D、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E、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 F、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 以下被认为是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有 ABCDE A、 黄兴 B、蔡锷 C、陈天华 D、宋教仁 E、章士钊 F、秋瑾 ,正确的有 ABCD A、这一时期的湖湘文化以反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标记 B、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述墨》、 《孔子评议》等多篇论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宣战, 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 C、蔡和森在赴法勤丁俭学期间,从法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 D、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并与上海、北 京、南京和省内各地建立联系,发行《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劳动界》、《新青年》等书刊,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湖南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E、.章士钊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所著《论中国政党内阁当应时发生》、 《何为政党》等政治论文,对当时关心政治制度改革的人们以巨大的启迪 ,促进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部分 及答案 )。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 “ 文化是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 √ ,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 “ 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 3.“ 文化 ” 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 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 ,古代湖南是 “ 蛮荒 ” 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 “ 荆蛮 ” 、 “ 蛮虏 ”。 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先。 √ 5.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 “ 蛮荒 ” 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 “ 荆蛮 ” 、 “ 蛮虏 ”。 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 6. 长江流域文明同样是中华文明之源。 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楚 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 √ 7. 古代湖湘特别盛行建立在想象与虚拟超自然力量之上的巫风巫术,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延续至今。 √ 8. 在长期威压重逼的生存环境中,湖南人养成了剽疾顽悍、任侠尚气的性格,形成了疾恶如仇、勇于反抗的民风。 √ 《怀沙》到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向何处去》,从王夫之深奥的“太极”探索到周敦颐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体系,都充满了求真的勇气与睿智。 10. 湖湘四典 —— 《怀沙》、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爱莲说》,从世界与自我、社会与人生、向内与向外、大我与小我、执著与超脱等多个维度,抒兼济之志,述独善之怀,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已经具有的深度和高度以及普世价值。 √ 《筹漕篇》、 《筹鹾篇》、 《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12. 魏源为了“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撰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 他还博采自清以来“切于事”、 “合于今”的文章,辑成《海国图志》。 13. 从湖湘文化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施为看,求变趋新是其重要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 √ 14. 在特定的厉史、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湖湘文化既有独特优势和卓越品格,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 15. 湖南省居南部中央,位于长江中游南面。 因大部分区域在洞庭湖以南,所以称湖南。 又因湖南最大的河流湘江白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简称“湘”。 √ 16.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 √ 17. 周朝湖南地区设 置有黔中郡、长沙郡。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18. 秦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19. 西晋时湖南分属荆州、广州和江州。 20东晋时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 、齐和梁前期,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 陈朝时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州。 √ 22. 在清朝,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行省南北分治后,湖南独立建省。 √ 23. 宋 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 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 宋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24. 湖南地处祖国内陆, 自古交通闭塞,交往不便,被称之为“四塞之省”。 √ 25. 湖南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南部为武陵 —— 雪峰山脉,西部为五岭(统称为“南岭”)山脉,东部为幕阜 —— 罗霄山脉,山蛉相连,地势高峻,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只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 √ 26. 魏源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并在此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 ) 27. 东汉时期湖南耒阳人蔡伦 改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国时期零陵人黄盖是蜀国后期的杰出政治家,被诸葛亮誉为“死节之臣”、“社稷之器”。 ( ) 28. 18 61 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第一家近代军丁厂 —— 内军械所,稍后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在江南机器制造局设立翻译馆,引进国外人才, 1873 年选拔第一批留学生出国。 他还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堪称中国近代化和“洋务运动”的创始人。 √ 29.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儒家道德具有终极意义,契合宇宙之道。 √ 30. 唐代“ 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 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 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31. 长沙岳麓书院因位于长沙城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岳麓山下而得名,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 √ 31. 距今约 6500 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 大溪文化阶段。 大溪文化遗址在湖南最集中的地区是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西北边缘地带。 √ 32. 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 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土壤和根基。 √ 33. 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长江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34. 楚人不仅与湖南的原住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同时也创造了新兴的封建制度文化和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 √ 35. 春秋战国时,湖南的原住民大都信奉原始宗教,呈现出多神崇拜的特点,楚人的入湘带来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 湖南原住民的宗教与楚人带人的宗教、神话相互 影响、融合,构成了春秋战国时独具湖南特色的宗教与神话。 √ 36. 中原文化主要通过王朝的统治与教化、贬官和流寓文人、移民和战争等方面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形成。 √ 37. 宋代广德二年 (764),中央在衡州设立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这就是“湖南”之名的由来。 38.湖南的行政区域至唐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 ,不仅使中原文化的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直接影响着湖南的本土居民,也为湖南本土的 文化保留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支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 40. 中国历代被贬到湖南地区的官员不计其数,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 此外还有李白。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
相关推荐
B、自然音程 C、 变化音程 D、变化全音 时值等于二分音符的是: ( ) A. B. C. D. 6/8 的正确表 达有: ( ) A、混合拍子 B、复拍子 C、 单拍子 D、同类单拍子的合成序列 下列哪些是力度记号: ( ) A、 mezzopinao B、 dim C、 presto D、 tempo 5 、 在下列哪几个调中是稳定音级: ( ) A、 C 大调 B、 e 小调 C、 G
实现的功能,易用性,好用性 1 访谈次数 2020 年开展的在线访谈次数,预告工作的情况 1 内容质量 在线访谈的内容,交互的情况 1 调查类栏目( 3) 渠道功能 渠道能够实现的功能,易用性,好用性 1 内容策划 调查主题的选择是否围绕政务工作 1 结果统计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的 公开 1 留言论坛类栏目( 2) 渠道功能 渠道能够实现的功能,易用性,好用性 内容策划
五、课后习题 读、背: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填: 一叶( ) 二月( ) 三秋( ) 千尺( ) 万竿( ) 六、知识拓展 近义词: 三秋 —— 秋天 风波 —— 风浪 反义词: 入 —— 出 往 —— 来 能 —— 否 爱 —— 恨 出 —— 没 里 —— 外 14 多音字: jiě(解放 ) lu238。 (降落 ) m227。 i(没有 ) 解 ji226。 (解送) 落 l224。
好,附件安装规范、绝缘子干净。 接地网的焊接、埋深及接地电阻符合设计 及规范要求,但个别接地引下线的安装工艺有待提高。 个别树木尚未砍伐完毕。 竣工验收: 2020 年 06 月 14 日 — 06 月 15 日 , 湖南省 联能电力建设有限 公司 组织 业主、 监理、运行、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的有关人员对 郴州三十六湾风电场 — 月家岭变 110kV 线路工程 进行了竣工验收检查。
互动讨论,多角度进行传播。 以 “换号还是换手机。 ”作为引爆点,引导受众围绕不同 3G 制式为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和矛盾积极参与讨论。 随后在 IT 数码类垂直媒体开设专区针对 中国 联通运营商的 3G 业务便利性鼓励网民参与讨论。 同时以 BBS 中的体验式传播以及 IT 名博的意见领袖推波助澜。 结合 3G(三国)漫画、Viral Video…… 趣味方式吸引网民关注。
因屏人曰:。 “ 汉室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亮答曰:“自董卓 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