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基于现状路网条件下而发展的趋势型交通量。 (2)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量。 (3)本项目建成后本地出行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系指由于拟建项目建成后而产生的交通量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⑴ 因时间和距离的缩短 ,改善了经济可接近性 ,从而产生的交通量。 ⑵ 由于本项目的建成 ,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生变化引起新的产业布局和开发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 ⑶ 新建道路改善 了交通条件 ,诱发了潜在的交通量。 根据规定 ,预测年限确定为建成后 20 年。 根据本项目的实施计划 ,预测的特征年设定为 7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5 年、 2030 年、 2032 年。 三、预测思路和方法 (一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本研究预测的主要思路为 :在分析 XX 市路网现状路况、交通量现状和路网规划的基础上 ,结合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经济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 ,根据研究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特点 ,对未来交通量进行预测。 (二 )交通量预测方法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采用简化预测的方法 ,因此 ,在对建设项目未来交通量的增长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 四、 预测结果 根据上述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及远景交通量构成情况 ,得到本项目的预测交通量。 (一 )趋势交通量 拟改建本项目为出入 XX 市的主要干线。 旅游交通运输产生的交通量以及沿线居民出行产生的交通量是本项目交通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交通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 ,本项目机动车交通量的增长与 XX 市经济和旅游资源开发深入的程度 ,工农业的发展速度相关联。 根据项目直接影响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 ,结合 XX 市规划局《 XX 市城 市总体规划(20202025)》 ,考虑拟建项目区域内交通的出行与该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存在的关系 ,采用地区经济与交通出行的相关分析 ,建立交通出行与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模型。 由于统计资料不完整 ,加之统计口径不一等原因 ,须合理选择分析指标。 根据对所收集的调查资料分析 ,本项目采用进出路网覆盖的各交通小区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客货运输量、客货运输周转量等为控制指标 ,与本交通小区的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建立回归关系 ,求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依此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回归系数 ,然后进行相关性检验 ,最后得到较好的预测模型 ,以此预测未 来各经济小区的交通增长率。 根据预测得到的未来各经济小区的交通增长率 ,按照本项目在未来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 ,得出本项目趋势型交通量增长率 ,见表 31 趋势型交通量增长率表 表 31 时间段 2020~2020 2020~2019 2020~2024 2025~2032 增长率 % 5% % % (二 ) 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建成后 ,将促进 XX 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道路技术等级的提高 ,运营条件的改善 ,XX 市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调整等因素将诱发潜在交通量。 按照本项目在未来路网中的功 能和作用 ,得出本项目诱增交通量增长率 ,见表 32。 诱增交通量增长率表 表 32 时间段 2020~2020 2020~2019 2020~2024 2025~2032 增长率 % % % % (三 )本地出行交通量 本项目是出入 XX 市的主要干线。 项目自北向南 ,经关井、龙潭、曲湾、跨 FF 江 ,项目终点与 GG 路相交。 根据项目在现状路网中的地位以及未来路网变化的分析 ,本项目未来的任务除承担旅游交通运输等交通量外 ,还需承担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出行。 按照XX 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人 口、经济增长趋势、出行频率及出行方式等综合考虑 ,本地出行交通增长率见表 3 33。 本地出行交通量增长率表表 33 时间段 2020~2020 2020~2019 2020~2024 2025~2032 增长率 4% % % % (五 )交通量预测结果 根据上面所述的预测方法和步骤 ,分别预测得到本项目在未来各年份中的趋势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及本地出行交通量 ,最后合计就可得出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汇总 ,结果见表 34。 交通量预测汇总表 单位 :小客车 ?辆 /日 表 34 年份 趋势型 交通量 诱增 交通量 本地出行 交通量 合计 2020 5857 4587 3307 13751 2020 7655 5996 4028 17679 2020 9770 7615 4854 22239 2025 12060 9314 5685 27059 2030 14462 11226 6538 32226 2032 15552 12096 6912 34560 (六 )道路车道数规模的需求分析 理论上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是按照汽车在设计车速下根据车 辆尺寸、合理车头时距、汽车制动刹车安全距离、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 ,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取值 ,并根据 XX 市类似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折减修正。 1)平交口修正 对于城市道路 ,因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短 ,使车流失去连续条件 ,因此应予以修正。 由于本项目中有不少平面交叉口 ,道路通行能力必须考虑平交口的影响 : CαCNPγηn39。 S 式中 :C最大通行能力α C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 NP 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γ 非机动车影响修正系数 ,机非 分离时γ 1η 车道宽影响修正系数 ,对新建道路η 1n39。 车道数修正系数 S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SS0 ,L≤ 200m SS0(+) ,L200m 注 :如计算所得 S 大于 1,取 S1 S0 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的比值 L 交叉口平均间距 2)多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修正 当一个方向上的车行道有两条或多于两条车道时 ,处于不同位置的车道的通行能力是不一样的。 每条车道通行能力的大小受到车道两侧慢行车比例和出入车道的次数的影响。 若靠近中线的第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1,则第二条车道为 ~,这里取 ,第三条为 ~,第四条为 ~。 多车道干道的通行能力为 : 式中 : ?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 ?车道系数之和。 P ?考虑交叉口的影响系数 本项目为改建工程 ,由于征地拆迁等原因 ,业主提供的路基在靠近终点段为变化的路基 ,道路横断面也随之变化 ,因此对正常段进行车道数需求计算 ,根据规划本道路为主干路Ⅰ级 ,计算行车速度为 60 公里 /小时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可能通行能力为 1690 pcu/h。 主干路道路分类系数为。 本项 目道路单向机动车道数需求为单向。 3)设计年限末单向机动车道数需求分析 : 计算分析可知 :设计年限末所需机动车道数 ,设计单向机动车道数 3,由设计车道数大于所需车道数可见 ,可以满足机动车辆的行驶要求。 第四章 技术标准和采用的规范 主要技术标准 (一 )道路等级和计算行速度 按规划 ,本项目为城市主干路Ⅰ级建设 ,计算行车速度取 60km/h。 表 41 线形主要技术标准 项目 单位 道路等级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计算行车速度 km/h 60 圆 曲线半径 设超高最小半径 m 150 设超高推荐半径 m 30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600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m 1000 平面曲线长度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100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5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50 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 m 700/α 坡度 最大超高横坡 % 4 最大纵坡 % 5 最大合成坡度 %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 m 170 凸形竖曲线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m 1800 极限最小半径 m 1200 凹形竖曲线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m 1500 极限最小半径 m 1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50 (二 )车道宽度 车道宽度 :机动车道宽度取 ,路缘带取 ,进口道车道宽度为。 渠化设计 :与主干路或是次干路相交的路口进行拓宽设计 ,拓宽长度根据XX 市使用情况以及实际需要选用 ,拓宽段长 80m,过渡段长 30m。 荷载标准 :路面结构计算荷载 :BZZ100 型标准车。 采用的规范 (一 )道路专业 GB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7682020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