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老城区10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内容摘要:
利实施。 主要包括:育才小学周边地段、四菱电子有限公司厂区建筑、三和酱厂厂区建筑等地段。 第 21 条 古井和大树等的保护范围及规定 9 古井周边 米范围为保护范围,街坊内有保护价值的大树,以树冠投影及周边 米为保护范围, 在本规划地段内,共有古井 45 处,古树 4 处,具体位置详见规划图则。 在上述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影响景观和古树生长的建构筑物。 对其他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构件、 标志物等,参照上述规定执行,不得任意破坏。 在整治或改造过程中,应将上述要素的保护与周边环境的营造有机结合。 第六章 建 筑 控 制 第 22 条 建筑高度规定 建筑高度:指檐口至室外地坪的高度。 建筑高度应按地块图则列表中规定的数据进行控制,建筑高度的取值为最大值,实际建设时不应超出该值。 第 23 条 建筑高度分区 一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的檐口高度控制在 米以内为主,绝对控制在 米以内(建筑用地不得超过 20%) 控制对象:历史文化保护区及传统建筑群等具有较完整传统肌理的地段。 二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的檐口高度控制在 米以内为主,绝对控制在 米(建筑用地不得超过 20%) 控制对象:历史文化保护区与传统建筑群周边的空间景观过渡地段。 三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 10 米以内。 控制对象:可改造用地内的居住用地。 注:可改造用地内居住建筑高度,不得超出三类,但在控制阶段须根据现状建筑高度及与周边风貌协调的原则作具体控制,分别确定为一类、二类、三类。 四类高度区: 10 定义:建筑檐口高度以 12 米为主,控制在 16 米以内。 控制对象:城市次干道两侧的沿街公建用 地。 五类高度区: 定义:建筑檐口高度以 米以内为主,原则控制在 米以内,个别地段绝对控制在 米以内。 控制对象:城市主干道(汶河南路)两侧的沿街公建用地。 第 24 条 建筑高度控制 保护用地及整治用地内的建筑物高度一般维持现状高度,翻建建筑在周边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建筑高度,但不应超出建筑高度规定要求,同时应满足民房建设的相关规定;整饬建筑基本维持现状高度,在条件许可时,可对视觉冲突较大的建筑局部进行降层处理。 可改造用地根据其所处位置确定合理的建筑高度,一般在历史 文化街区及传统建筑群周边的空间过渡地段以一类、二类高度区为主,风貌协调区内居住建筑一般以二、三类为主,城市主次干道两侧根据道路宽度确定三类、四类或五类高度区。 各类高度衔接地段应充分考虑建筑高度、建筑风貌的协调与过渡。 为丰富老城区天际轮廓线,标志性建筑(亭、台、楼、阁等),高度可不受所在地段高度分区限制。 本规划范围内保护用地和中部整治用地主要规划为一类高度区,具体为粉妆巷北段两侧,大实惠巷两侧,埂子街北段东侧、达士巷北侧及南河下北侧局部地段;二类高度区控制在一类控制区周边地段,具体是小秦淮河两侧 ,常府巷北侧、达士巷南侧等;三四类高度主要沿南通西路、甘泉路、渡江路布置;五类高度主要集中在汶河南路及南通西路。 第 25 条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规定 建筑退让老城区城市道路距离根据道路宽度确定,街坊内部道路两侧建筑不规定退让道路红线距离 (街坊内部道路宽度即建筑红线宽度 ),在满足道路最小距离的前提下,可根据现状建筑和用地情况进行一定退让,要求街道空间曲折和进退有机变化。 第 26 条 建筑间距控制规定 11 改造类建筑住宅日照间距不低于 1:,街坊内增建的托儿所、幼儿园的日照间距不低于 1:(日照间距的具体定义及计算详见 《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0 年版) 》) ,住宅建筑和其它性质建筑其间距应符合消防、抗震、环境卫生、工程管线埋设和文物保护等的规定、要求。 翻建类建筑间距可参照执行现行民房管理规定。 第七章 道 路 交 通 第 27 条 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维护老城区空间格局的完整性,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街坊级道路骨架的确定以保护传统风貌为前提。 在保护用地和整治用地 范围内,街巷原则上维持现有走向及宽度,个别或局部不具备历史价值、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在翻建或改造时可适当后退加宽,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 街坊级主、次干道建筑红线宽度分别按 6— 8 米、 4— 6 米进行控制,禁止随意改动传统街巷的原有路名。 在保护与整治用地外围的可改造用地范围内,通过局部理顺、沟通和改造时适当拓宽、个别增加等方式,形成街坊级主干道,增强街区与城市道路联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基本的消防及管线布置要求,涉及到个别和局部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时,维持原有尺度。 第 28 条 道路宽度、断面形式、路面结构规 定 周边城市道路宽度根据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要求确定。 道路宽度,依据道路系统规划原则确定。 规划范围内街坊级主干道为 南门街、粉妆巷南段、常府巷、堂子巷、卸甲桥、南城根(南段)、小三巷、达士巷东段、埂子街,另外还有大狮子巷南侧和太平码头南部新辟的主干道,上述主干道基本形成环路,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旅游交通。 本街坊次干道主要包括禾稼巷、粉南巷、张甲桥、达士巷南段、木香巷、南城根(北段)、南河下、十三湾等,其中十三湾、大实惠巷、太平码头、居仁里为主要步行通道。 街坊道路均为人车混行道 路,道路断面不强求整齐划一,而应根据两侧建筑 12 情况确定,但应考虑同一条街坊道路断面的过渡,尽可能利用道路两侧小空间进行绿化或设置街头小型活动场地,路面结构尽可能采用扬州传统地方材料。 第 29 条 广场和街巷空间节点指标及分布 街坊内广场和街巷空间节点应根据各地块图则中的规定进行控制设置,主要包括匏庐、愿生寺入口以及大舞台及太平码头附近。 第 30 条 停车场指标及分布 在街坊主次干道骨架外围,设社会公共停车场,限制机动车进入街坊内部(消防特种车辆除外)。 可改造用地应根据下表控制指标设置机动车停车场 ,鼓励设置地下停车库。 整治用地内在进行建筑整饬或翻建时,应参照下表适当增加停车场面积。 各类建筑配建停车位规划指标 使用性质 计算单位 机动车 自行车 摩托车 行政办公 车位 /万 m2建筑面积 50 500 / 商业、金融、服务、市场等 车位 /万 m2建筑面积 60 7。扬州市老城区10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相关推荐
主要包括:引市街东西两侧、苏唱街、丁家湾新大原、大树巷、居 士巷、大武成巷一线,以及南河下中段南侧。 b、改造:对不具备历史价值及地方特色的简易房、危旧房以及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现代建筑,应严格控制任何新的建设活动,以保证下一步改造的顺利实施。 主要包括:南河下南北两侧局部地段,丁家湾东入口北侧,税务分局,新仓巷与丁家湾交叉口西南角等以及丁家湾局部地段、新仓巷局部地段、祗陀林东南角等。 第 21
关站所和村委会支书(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领导小组及相关站所职责,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履职到位,层层负责,各司其职抓落实。 在县、乡两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试点村组建了 24 个互助 社,组建了 184 个互助小组。 (使用请双击 此处 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整理,谢谢使用 ,坚持瞄准贫困对象。 把贫困优先原则贯穿于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全过程,在组建互助社时,通过减
完整的认识,是很好的一本 IBT 入门书。 5. 《新托福考试阅读技能与考点精练》 (共三册,可选购 )这套书和并不是以托福阅读题为基础的辅导书,有点《新概念英语》甚至《大学英语》教材的风格。 注重通过对阅读的基础性训练和技巧性训练来打好 阅读能力的基础。 另外此套书还配有听力延伸题与话题讨论题,可以为新托福的听力、作文和口语热身。 感觉适合在考前 45 个月时训练,如果是做从最简单的第一册作起
前、争优秀。 严格规矩从严管理。 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自治区廉政警示教育中心、监狱等地照镜子、正衣冠,制作违规违纪案件汇编手册,组织党员职工对照检查、汲取教训,结合岗位实际查找风险点,认真抓实整改。 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民主评议,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完善党员日常考核评价机制。 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个人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回头看”,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严不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