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前)内容摘要:
1 山西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 系统 解决方案 关键词: 山洪灾害 ; 监测预警 摘 要: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一套集水雨情监测、预警、分析、查询、应急、反馈、统计的完整体系。 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将集信息采集、传输、分析为一体的水雨情监测系统与预警、响 应体系有机结合, 避免或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缩略语清单: 缩略语 英文全名 中文解释 DES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 数据加密算法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网址: 联系电话: 525188 5251555 地址:太原平阳路水龙盛大厦 702室 1 一、 前言 近年来 , 我国水旱灾害 频发 , 给人 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在 中共中央 、 国务院 发布的《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 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山西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省份,省委、省政府始终把 水利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 持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 加大水利工作力度,水利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目前我省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还没有建成完整的监测预警系统,水雨情监测站网布设站点还没有全方位展开、还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的传输通信网络、预报决策和预警发布等方面还有许多薄弱环节,洪水预报 、水情报汛时效还不能完全满足防汛减灾的需要。 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及时规避风险,避免或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是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实施指挥决策和调度以及抢险救灾的保障,在山洪灾害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公司 介绍 山西智通金源 工程建设 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0年。 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转型和主业升级,快速成长为我省一家以技术为先导,软件研发、系统集成、网络工程为龙头,集研发、设计、咨询、代维、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施工管理于一体的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科技骨干 型企业。 公司管理层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组成,下设六部一室一办即:技术研发部、技术支持部、代维部、水平论证评价部、市场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和联合实验室。 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工作。 公司 95%以上员工具有大学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并拥有多年从事 IT行业工作的研发和生产经历。 公司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联合并签约专、兼职教授 8人、博士(含博士后) 17人、硕士 10人共同组成公司研发团队其中软件团队( 40人)、硬件团队( 10人)共八十七人的研发和技术支持后台。 先后独立和共同研发 了 HSST5810/5820GPRS智能测控终端; HSSSTHT01手持式测控仪; HSST1800水资源智能测控仪; HSSTMS系列移动式远程计控站; HSSTBH01/02一体化水文水位遥测站; HSSTSY01一体化智能水位遥测仪等产品。 产品已成功投放市场和广泛应用在科研、监测和预警预防的行业。 公司强大的研发队伍和售后支持后台保证了公司研发的产品高端、领先、性能稳定和售后产品及时换代升级。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先进、合理化管理,始终本着诚实待人、信益至上的经营宗旨,以服务求生存誉发展。 技术解决方案 00001 Ver 网址: 联系电话: 525188 5251555 地址:太原平阳路水龙盛大厦 702室 2 公司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联合成立实验室完成了图形图像的单幅和高清压缩算法的研发,是目前图像处理方面的突破和提高,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国防文教卫生和人们的日常活中。 2020年与山东济南和一汇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山西分公司致力水利方面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目前公司已顺利完成省交通系统“ 1166”工程中的部分项目的研发、设计和物联网终端产品及平台的研制、安防工程、政府政务平台、智能酒店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即将研发省水利、省农业、省气象、省科技、省通讯系统的相关产品和签署代维服务。 公司将 秉承“惟专注、故专业,惟先行、故领先”的宗旨,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开发力度。 也诚邀有志为 IT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有识之仕加入我公司,共同实现我省乃至全国 IT行业振兴,为智能交通、智能传输、智能领航、智能软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 、系统概述 软件概述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一套集水雨情监测、预警、分析、查询、应急、反馈、统计的完整体系。 系统基于 WebGis 技术实现动态图形的空间监视和资料查询,依托水雨情监测、图像监测、相关资料查询及信息服务实现山洪灾害的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 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信息汇 集与预警平台、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将集信息采集、传输、分析为一体的水雨情监测系统与预警、响应体系有机结合,根据预警信息危机程度及山洪可能危害范围的不同,选取适宜的预警程序和方式,实现预警信息能通达省、市、县、乡、村。 系统以市、县为平台,以乡镇为单位进行预警和响应调度处理,以村组为前哨,便于落实尽可能地降低和减轻因山洪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系统结构图 山西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了山洪灾害监测系统、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预警系统,以及山洪灾害群测群防组织体系。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如 图 31所示。 技术解决方案 00001 Ver 网址: 联系电话: 525188 5251555 地址:太原平阳路水龙盛大厦 702室 3 图 31 系统结构图 四、总体设计 技术指标 ( 1)总体技术要求 系统总体采用 B/S模式,用户使用浏览器能够完成所有操作,部分功能可采用 C/S模式。 开放性要求:支持多种硬件平台,采用通用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支持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持与其它商品软件的数据交换; 标准化要求:所有各项软件开发工具和系统开发平台应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部颁标准、水利部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参数化要求:必须实现完全模块化设计,支持参数化配置,支持组件及组件的动态加载; 容错性要求:提供有效的故障诊断工具,具备数据错误记录功能; 技术解决方案 00001 Ver 网址: 联系电话: 525188 5251555 地址:太原平阳路水龙盛大厦 702室 4 安全性要求:用户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支持数据库存储加密,数据交换的信息包加密,数据传输通道加密,可采用 64位 DES加密算法,发生安全事件时,能以事件触发的方式通知系统管理员处理; 可靠性要求:应能够连续 7179。 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无故障时间 8760小时,出现故障应能及时报警,软件系统应具备自动或手动恢复措施,自动恢复时间 15分钟,手工恢复时间 12小时,以便在发生错误时能够快速地恢复正常运行,软件系统要防止消耗过多的系统资源而使系统崩溃; 兼 容性要求:软件版本易于升级,能适应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相关的标准,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应影响其它模块,且在升级的过程中不影响系统的性能与运行; 易用性要求:应具有良好的简体中文操作界面、详细的帮助信息,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完成; ( 2) 性能要求 对软件系统的各类人机交互操作、信息查询、图形操作等应实时响应 ; 信息查询、操作、输入界面用图形、文字和数据三种方式在计算机上展现 ,数据表格应具有报表打印功能;系统的操作要求简单易用。 采用 WebGIS方式执行 GIS的分析任务。 通 过标准的浏览器(如 IE)来访问地图服务,对于水雨情监测、预警响应的相关处理,均要求能在 GIS上进行可视化处理查询,并能实现无级缩放,具备等雨量线、等雨量面等绘制功能。 推荐采用 1:50000的电子地图,如果没有条件,也可采用1:250000的电子地图; 速度要求: WEBGIS响应速度: 5秒; 复杂报表响应速度: 5秒; 一般查询响应速度: 3秒; 设计规范及原则 设计规范 A 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依据 技术解决方案 00001 Ver 网址: 联系电话: 525188 5251555 地址:太原平阳路水龙盛大厦 702室 5 1. 2020年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2. SL612020《水文自动测报 系统规范》 3. SL3492《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4. SL/T1021995《水文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5. SL19997《水文监测系统通信电路设计规范》 6. SL/T14995《水文数据固态收集系统通用技条》 7. SL/T18096《水文监测系统设备监测终端机》 8. SL22498《水库洪水调度考评规定》 9. SL10- 89《水文仪器术语》的规定。 10. GBJ95- 86《水文测验术语和符号标准》的规定。 11. GBJ95- 86《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规定。 B 计算 机软件设计依据 1. GB/T 1526- 1989 《信息处理、数据流处理、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2. GB/T 8566- 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 3. GB/T 8567- 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4. GB/T 9385- 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编制指南》 5. GB/T 9386- 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 6. GB/T 11457- 1995 《软件工程术语》 7. GB/T 12504- 1990 《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8. GB/T 12505- 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技术解决方案 00001 Ver 网址: 联系电话: 525188 5251555 地址:太原平阳路水龙盛大厦 702室 6 9. GB/T 13423- 1992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 10. GB/T 13502- 1992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约定》 11. GB/T 13702- 1992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 12. GB/T 14079- 1993 《软件维护指南》 13. GB/T 14085- 1993 《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14. GB/T 14394- 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 可维护性管理》 15. GB/T 15532- 1995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16. GB/T 15538- 1995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 17. GB/T 15697- 1995 《信息处理、按记录组处理顺序文卷的程序流程》 18. GB/T 15853- 1995 《软件支撑环境》 19. GB/T 16260- 1996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20. GB/T 16680- 1996 《软件文挡管理指南》 21. GB/T 17554- 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 试》 C 防汛综合数据库设计依据 1. NFCS- DSS- OD- 12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央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2. NFCS- DSS- OD- 01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实时水雨情库表结构》 3. NFCS- DSS- OD- 02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工情信息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 NFCS- DSS- OD- 03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社会经济信息库逻辑设计》 5. NFCS- DSS- OD- 04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工程图形库逻辑设计》 6. NFCS- DSS- OD- 06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历史 大洪水数据库逻辑设计》 7. NFCS- DSS- OD- 08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超文本库总体设计》 技术解决方案 00001 Ver 网址: 联系电话: 525188 5251555 地址:太原平阳路水龙盛大厦 702室 7 8. NFCS- CMS- ST- 02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实施纲要》 设计原则 ( 1)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山丘区暴雨的发生常具突发性,因山高坡陡,洪水汇流快,流速大,加之人口和财产分布在有限的低平地上,往往在洪水过境的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报、警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 2)。山西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前)
相关推荐
专业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行业的不断渗透,给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及技术改造正向纵深推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制造业信息化 ”和 “机床数控化 ”作为现代加工业制造 业的高科技标志和发展趋势,为高等工程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
询事项作出书面答复,按规定时间报评标委员会。 投标人的答复不得超出投标书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书的实质性内容。 比较与评价 (一) 评委根据咨询答复情况,按规定的评标方法, 各自独立对除集体评议外的其他评审因素进行评比打分。 (二)评委再根据评标委员会一致意见,对集体评议评审因素评议后独立打分。 (三)采购代理机构 汇总计算各投标人总得分,并按总得分高低确定排名顺序。 确定评审结果。
藏和天宫楼阁是一组辽代建筑模式,也是国内唯一规模宏大的壁藏制作。 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 华严寺的风格特点 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工艺实践报告书 9 上华严寺建筑群落精巧玲珑、高低有致,保持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具有博大宏伟、庄 重稳健的气势,在整体的建筑群落布局上具有层次感。 在对前朝唐文化的传承和演化方面
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 现在舍弃击瓮敲缶而追求郑国卫国的音乐,撤下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 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 现在用人却不这样。 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客卿就得驱逐。 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
的费用由报价人自己承担。 山东黄金昌邑大厦工程跟踪审计 13 建设单位向报价人提供的有关现场的资料和数据,是建设单位现有的能使报价人利用的资料。 建设单位对报价人由此而做出的理解、推论和结论不承担责任。 经建设单位允许,报价人可为踏勘目的进入项目现场,但 不得因此使建设单位承担有关的责任和蒙受损失。 报价人应承担踏勘现场的所有责任和风险。 如果报价人认为需要可以再次进入现场踏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