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应用题例题内容摘要:
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三个儿子共拿出 12003 = 3600 元, 这 3600 元刚好就是两个儿子应该分得的钱。 每个儿子应该分得 3600247。 2 = 1800 元。 三间房子共值 18005 = 9000 元, 那么每间房子值 9000247。 3 = 3000 元。 再做一种思路: 每人应该分得 3247。 5 = 3/5 间房子,那么分得房子的就多分了 1- 3/5= 2/5 间 也就是说 2/5 间房子值 1200 元,所以每间房子值 1200247。 2/5 = 3000 元 继续分享算法: 如果还有 5- 3= 2 间房子,每人都分得房子,那么就要拿出 12005 = 6000 元 所以,每间房子值 6000247。 2 = 3000 元。 20 本,如果小明给小燕 A 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 2 倍;如果小燕给小明 A 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 3 倍 .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 我的思考如下: 小燕两次相差 2A,且两次相差总画册的 1/3- 1/4= 1/12 当 A= 1 时,两人的总和是 2247。 1/12 = 24 本,少于 38 本 当 A= 2 时,两人的总和是 4247。 1/12 = 48 本,多于 38 本 所以 , A= 1 第一次交换,小燕有 241/3 = 8 本, 原来小燕有 8- 1= 7 本 小明有 24- 7= 17 本 、黄、白三种球共 160 个 .如果取出红球的 1/3,黄球的 1/4,白球的 1/5,则还剩120 个;如果取出红球的 1/5,黄球的 1/4,白球的 1/3,则剩 116 个,问( 1)原有黄球几个。 ( 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 先理清思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下面的关系。 、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 64 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 3 倍时,妹妹是 9 岁 .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 2 倍时,爸爸是 34 岁 .现在三人的年龄各 是多少岁。 充分利用年龄差来解答问题。 妹妹: 9 岁, 哥哥:兄妹差+ 9 ,爸爸:(兄妹差+ 9) 3 妹妹:兄妹差, 哥哥:兄妹差 2 ,爸爸: 34 岁 因为爸爸和哥哥的年龄差也将恒定不变。 所以,(兄妹差+ 9) 2 = 34-兄妹差 2 所以,兄妹差是( 34- 29 ) 247。 4 = 4 岁 即当妹妹 9 岁时,哥哥 4+ 9= 13 岁,爸爸 133 = 39 岁 三人年龄和是 9+ 13+ 39= 61 岁 所以,再过( 64- 61) 247。 3 = 1 年,年龄和就是 64 岁了。 所以,现在妹妹 9+ 1= 10 岁,哥哥 13+ 1= 14 岁,爸爸 39+ 1= 40 岁 在 A, C 两地之间 .甲从 B 地到 A 地去送信,出发 10 分钟后,乙从 B 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 .乙出发后 10 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 B 地出发骑车去追 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 .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 3 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 B 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我选择让丙先去追后出发的乙, 10247。 ( 3- 1)= 5 分钟追上, 拿到信后去追甲,甲乙相距甲行 10+ 10+ 10+ 5+ 5= 40 分钟的路程, 丙用 40247。 ( 3- 1)= 20 分钟追上甲 交换信后返回追乙,这时乙丙相距乙行 40+ 202 = 80 分钟的路程, 丙用 80247。 ( 3- 1)= 40 分钟追上乙,把信交给乙。 所以,共用了 5+ 20+ 40= 65 分钟。 乙共行了 65+ 10= 75 分钟,丙回到 B 地还要 75247。 3 = 25 分钟。 所以共用去 65+ 25= 90 分钟 又想到一个思路,追上并返回。 追上乙并返回,需要 10247。 ( 3- 1) 2 = 10 分钟 追上甲并返回,需要 103247。 ( 3- 1) 2 = 30 分钟 再追上乙并返回,需要( 102 + 30) 247。 ( 3- 1) 2 = 50 分钟 共用 10+ 30+ 50= 90 分钟 、乙两个车间共有 94 个工人,每天共加工 1998 竹椅 .由于设备和技术 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 15 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 43 把竹椅 .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 假设全是甲车间的工人,共生产: 94* 15= 1410 把; 10 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 14 分钟 .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 12 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 如果甲的速度和乙相同,那么甲的路程应该是乙的 10/ 14= 5/ 7,比乙少 2/ 7; 而实际甲是乙的 6/ 7,比乙少 1/ 7,是因为甲每分钟比乙多走 12 米、 10 分钟共多走 12*10= 120 米。 所以,这 120 米就是乙路程的 2/ 7- 1/ 7= 1/ 7; 乙回家的路程为: 120/( 1/ 7)= 840 米。 我也做两种基本的方法 方法一: 乙行甲那么远的路,就要 14247。 ( 1+ 1/6)= 12 分钟 所以甲回家有 12247。 ( 1/10- 1/12)= 720 米 所以乙回家的路程是 720 ( 1+ 1/6)= 840 米 方法二: 甲行乙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是 10 ( 1+ 1/6)= 35/3 分钟 所以乙回家的路程是 12247。 ( 3/35- 1/14)= 840 米 比实际少生产: 1998- 1410= 588 把; 一个甲车间工人换成乙车间的,多生产: 43- 15= 28 把; 乙车间共有工人: 588/ 28= 21 人; 甲车间每天比乙车间多生产: 1998- 21* 43* 2= 192 把。 红球 1/3 +黄球 1/4 +白球 1/5 = 160- 120= 40„„„„„„ ① 红球 1/5 +黄球 1/4 +白球 1/3 = 160- 116= 44„„„„„„ ② 红球+黄球+白球= 160„„„„„„„„„„„„„„„„„„ ③ 利用初中的代数消元法思想来解答。 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案,取 160247。 40 = 4 次刚好取完, 红球还差 4/3- 1= 1/3,白球就多出 1- 4/5= 1/5,黄球取完了, 说明红球的 1/3 和白球的 1/5 相等,红球和白球的个数比是 3: 5 按照两种方案的比较发现,白球的 1/3- 1/5= 2/15 比红球的 2/15 多 4 个 即白球比红球多 4247。 2/15 = 30 个 所以红球有 30247。 ( 5- 3) 3 = 45 个,白球有 45+ 30= 75 个 黄球就是 160- 45- 75= 40 个 甲超过了 50 度,乙未达到 50 度。 因为 33= 5*5+ 8,可以得出: 甲用电: 50+ 1= 51 度,乙用电: 50- 5= 45 度。 如果都超过 50 度,那么相差就应该是 8 的倍数,显然 33 不是 8的倍数; 如果都没有超过 50 度,那么相差就应该是 5 的倍数,同样 33 也不是 5的倍数。 因此,甲 50 度以上,乙 50 度以下。 33- 8n 的得数是 5 的倍数(从个位数字可以得出)只有 33- 81 = 25= 55 符合要求。 所以甲 50+ 1= 51 度,乙 50- 5= 45 度 72 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 100 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 25%,后来按定价的 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的 倍,照这样计算,每天的利润比原来增加几元。 原来每天的利润是 7225 % 100 = 1800 元 后来每件的利润是是 72247。 ( 1+ 25%) ( 1- 90%)= 9 元 后来每天获得利润 1009 = 2250 元 所以,增加了 2250- 1800= 450 元 、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 5: ,从 B 站开往 A 站,当走到离 B站 72 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 A 站发车往 B 站,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 A, B 两站距离的比是 3: 4,那么 A, B 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利用份数来解答:甲车行 3 份,乙车就行了 34/5 = 份, 72 千米相当于 4- = 份,每份是 72247。 = 45 千米 所以 A 和 B 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45 ( 3+ 4)= 315 千米 利用分数来解答:甲车行全程的 3/7,乙车就要行全程的 3/7 4/5= 12/35 72 千米对应的分率是 4/7- 12/35= 8/35 所以全程是 72247。 8/35 = 315 千米 、小猴子共 35 只,它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 .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摘 15 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 11 千克 .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以多采摘 12 千克 .一天,采摘了 8 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 4400 千克水蜜桃 .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几只。 如果猴王一直不在场,那么 35 只猴子 8 小时共可采摘桃子: 4400- 35* 12* 2= 3560 千克 每小时采摘: 3560/ 8= 445 千克 假设 35 只猴子都是大猴子,每小时可采: 35* 15= 525千克 比实际多: 525- 445= 80 千克 而每只小猴子比每只大猴子每小时少采 15- 11= 4千克 所以共有小猴子: 80/ 4= 20 只,大猴子: 35- 15= 20 只。 、二等奖 .已知( 1)甲、乙两校获奖的人数比为 6: 5.( 2)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 60%.( 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 5:。 根据条件( 2)和( 3):二等奖总人数为 11 份,那么一等奖总人数为 11* 2/ 3= 22/ 3;转化为整数比,二等奖与一等奖人数比为 33: 22;甲、乙两校二等奖人数比为 5: 6= 15:18,甲、乙两校获奖人数比为 6: 5= 30: 25。 所以,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 15/ 30= 50% 用份数来解答: 获奖总人数 6+ 5= 11 份,二等奖人数 1160 %= 份,甲校二等奖人数 5/11 = 3份 所以,甲校二等奖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 3247。 6 = 50% 2: 3,小强与小刚步行的速度比是 4: 知小刚 10分钟比小明多走 420 米,那么小明在 20 分钟里比小强少走几米。 根据条件,小明、小强和小刚的速度比是: 2* 4: 3* 4: 5* 3= 8: 12: 15 再根据 “ 小刚10 分钟比小明多走 420 米 ” 可以得出,小明 10 分钟走: 420* 8/( 15- 8) =480 米 所以,小明在 20 分钟里比小强少走:[ 480*( 12- 8)/ 8]* 2= 480 米 做完才发现,小明 20分钟比小强少走的,正好是小明 10 分钟走的路程,所以方法应该更简单一些。 用分数来解答:把小强的看作单位 “1” ,那么小明是小强的 2/3,小刚是小强的 5/4 所以小强 10 分钟行 420247。 ( 5/4- 2/3)= 720 米 小明 10 分钟比小强少行 1- 2/3= 1/3,那么 20分钟就少行 1/32 = 2/3 所以,小明在 20 分钟里比小强少走 7202/3 = 480 米 ,原计划每天加工 15 个,若干天可以完成 .当完成加工任务的 3/5 时,采用新技术,效率提高 20%.结果,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 10 天,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在加工剩下的 1- 3/ 5= 2/ 5 零件时,工效变为原来的 6/ 5,那么所用时间就是原来加工这部分零件所用时间的 5/ 6,比原来少用 1/ 6。 所以,提前的 10 天时间,就是原时 间的: 10/( 1/ 6)= 60 天 原计划加工这批零件的时间为: 60/( 2/ 5)= 150 天 这批零件共有:15* 150= 2250 个。 采用新技术,完成 1- 3/5= 2/5 的任务,需要 2/5247。 ( 1+ 20%)= 1/3 的时间,所以计划用的天数是 10247。 ( 2/5- 1/3)= 150 天 所以这批零件的个数是 15150 = 2250 个 、乙二人在 400 米的圆形跑道上进行 10000 米比赛 .两人从起点同时同向出发,开始时甲的速度为 8 米 /秒,乙的速度为 6 米 /秒,当甲每次追上乙以后,甲的速度每秒减少 2米,乙的速度每秒减少 米 .这样下去,直到甲发现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自己开始,两人都把自己的速度每秒增加 米,直到终点 .那么领先者到达终点时,另一人距离终点多少米。 开始时,甲、乙速度比为 8: 6= 4: 3,所以甲跑 4 圈时第一次追上乙; 追上后,甲速变为8- 2= 6 米/秒,乙速变为 6- = 米/秒,速度比为 12: 11,所以,甲再跑 12 圈第二次追上乙; 第二次追上乙后,甲速变为 6- 2= 4 米/秒,乙速变为 - = 5 米/秒,速度比为 4: 5。 此时乙快甲慢,所以乙再跑 5 圈追上甲。 这时,甲共跑了: 4+ 12+ 4=20 圈,还剩 10000/400- 20= 5 圈; 乙共跑了: 3+ 11+ 5= 19 圈,还剩 10000/400- 1。小升初应用题例题
相关推荐
《伶官传序》出于此 )。 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50、苏询,字明允,号老泉。 八大家 之一,与子拭、辙合称 三苏。 主要作品有《嘉右集》 六国论》出于此 )。 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5曾巩,字子固,溢文定。 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 八大家 之一。 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 (以年号命名 )。 5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十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3336 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 “ 烟笼寒水月笼 沙 ” 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3真正 “ 不知亡国恨 ” 的是什么人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35.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 “ 笼 ” 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 3 .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43.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是( )她平时刻苦学习。 44.王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身体。 45.( )你答应和小明一起去看体操表演,( )应该准时去叫他。 46.我们的教室( )宽敞,( )明亮。 47.( )生长在和平年代,( )我们不能忘记战争带来的苦痛。 48.( )没有老师的 耐心教导,我( )不会进步这么快。
点照抄下来,然后每个要点后面加以延伸。 如果你真的很懒,照抄型录商品卖点也可,但文字会比较没有人味,说服力道会稍差。 折叠三段式写作法 这是仿新闻学中 倒三角写作法。 第一段,请精要地浓缩全文的销售话术,因为多数人都没耐心看全文。 第二段,请依照型录要点衍伸法,逐一说明该商品的众多特色。 到底是点列还是一段长文章较好,要看你的文字功力。 文字功力欠佳就点列式写出卖点即可。 最后一段是「钩子」
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所展 示的画面。 ( 2分) (三)学会理性阅读(节选) ① 同是一本书,有人读后没有留下什 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书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出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 用“ 心 ” 阅读才会有收获, “ 学而不思则罔
招标文件 北京国储思泰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16 33 其他 如果中标人未按上述第 32 条规定执行,在此情况下,招标代理机构和招标人在报经监督部门批准后可将该标授予下一个评标得分高的投标人,或重新招标。 知识产权 投标人应保证 , 招标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货物或货物的任何一部分时 , 招标人免受第三方提出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或其它知识产权的起诉。 投标应包括所有应支付的对专利权和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