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公园旅游规划定稿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程度 较高,社会安定,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 77%的游客都积极支持天心公园的旅游业发展。 尤其天心区 内拥有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田汉剧院等新型文体设施,拥有 13 家科研院所和 22 所大中专院校,文化气息浓厚。 2020 年全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96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全区正全力推进南湖片区、省府新区、北部商区和工业园区四大板块建设,建设热火朝天、发展欣欣向荣。 天心公园的可进入性强,交通方便,但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 ),旅游服 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环境容量较小。 23 第三节 天心公园开发条件评价 天心阁的交通网可谓四通八达,便利之极。 有 10 条路线的公交经过此处,( 901 314 122 2 406 145 143 202 803 旅二)分别可至火车站、东塘、大学城、劳动广场、华夏等长沙人流集聚地,且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兼通往。 邻近区域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不理想,周边旅游资源缺乏; 天心公园作为一个人文景点,可游览时间较长,不受季节限制。 310 月为旅游旺季, 80%的游 客来自省内,外省游客以香港、台湾为主,还有部分来自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的游客。 整体投资较少,主要以政府出资为 主,近期有一个 天心阁扩建的项目计划。 24 旅 游 资 源 共 有 因 子 综 合 评 价 系 统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得分 资源要素价值 ( 85 分) 观赏游览使用价值( 30 分) 20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25 分) 20 珍稀奇特程度( 15 分) 8 规模、丰度与几率( 10 分) 5 完整性( 5 分) 2 资源影响力 ( 15 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 10 分) 6 适游期或适用范围( 5 分) 5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1 最后,天心公园旅游资源评价得分 67,评价等级 为三级。 自然 TR 人文 TR≥ 90 分 五级 特品级≥ 7 5 8 9 分 四级≥ 6 0 7 4 分 三级≥ 4 5 5 9 分 二级≥ 3 0 4 4 分 一级≤ 29 分 未获等级优良级普通级旅游资源评价等级得分值域 资源等级图例 25 第五章 天心公园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区域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和安排,它 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过 近一个月的努力,通过调查准备、野外实地调查和 室内整理分析 三个阶段,我们终于 提出了对天心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指导思想与开发途径、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 、 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三个方面。 26 第一节 天心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指导思想与开发途径 一、 旅游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以切实保护历史 遗迹为 首要 原则 ,保证天心阁及古城墙保护与天心公园的 扩建 开发 一致 ;同时力求景区内涵丰富,风格一致,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最终目标是 展现长沙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与游赏休闲相结合的特色 ,发展旅游业。 二、 开发途径 将 天心公园 由原 公顷扩大至 公顷。 东 至建湘路,西至蔡锷路,南至城南路,北至人民路。 第二节 天心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步骤 以 “古城遗韵” 为主题,抓住两个要点进行设计: 要点一:突出“古城”。 强调“天心阁”的核心地位,强化“古城墙”的视觉效果,增加文夕大火警世钟及雕塑景区,将古城风貌进行延伸和深化,使其成为老长沙的“城市地标”。 要点二:突出“遗韵”。 对现有老街进行深入调查,保留其中有价值的元素,合理组织和设计,结合本土传奇史话,再现老长沙人的市井生活风情,传承老长沙的文化肌理,将其塑造成“星城之魂 ”。 27 一、功能分区 根据公园现有用地特点和公园用地范围的调整,整个公园分为六大功能区。 ( 1)历史人文区 历史人文区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天心阁为主体,重在对天心阁及古城墙的保护和完善,通过道路复原、拆除杂屋、修缮古亭、恢 28 复原景、补种植被措施,净化天心阁及城墙周边的环境形象,展示天心阁最完整 的历史风貌。 ( 2)城市休闲区 该区位于现“天心花苑”区域,天心花苑现以街头游园的形式向市民开放,主要景点有文夕大火警世钟、弧形花架、休闲长廊等。 由于公园周边缺少市民户外活动场地,该区成为广大市民户外活动十分活跃区域,致使该区对天心阁的整体氛围影响较大,绿地破坏严重。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将长沙科技进修学院税务分院用地纳入该区范围,进行重新规划设计,采用疏林草地的形式,增设休闲服务设施,扩大市民休闲活动场所。 ( 3)民俗风情区 该区位于公园的西北部,在原有都正街的基础上重建。 在基 本保留原有路网格局的基础上,对原有路面进行保留和修复,使整个道路系统成为真正的麻石老街,并依据原有的街市布局,新建长沙古街、天心大茶馆、天心书画园、天心说唱园等,充分展示长沙古街风韵,将长沙大茶馆、小吃、遛鸟、古玩、唱戏等市井活动进行生动的再现。 ( 4)自然山林区 现公园西北部为“百盛天心华庭”高层住宅小区建设用地,为保证公园北向的视觉景观效果,规划将“百盛天心华庭”南侧区域作为自然山林区,利用乔、冠、草、地被多层搭配,结合微地形,形成都市中央难得的森林景观。 林下设置游路、景观小品等休闲 设施,为市民提供一处静谧的林下休闲空间。 29 ( 5)百姓文化区 该区位于公园现盛世芙蓉入口处,现有熏风亭、伦鉴池等多处休闲小品设施,是百姓喝茶、聊天、休闲、玩牌、晨练的乐园,规划拟保留现状,对林下局部区域进行植被整治和铺装改造,使之更适合市民需要,成为体现市民生活的窗口。 二 、 建筑风格 全园建筑以白墙青瓦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通过马头墙等极具湖湘特色的建筑元素的运用,凸显天心阁及古城墙的古朴、庄严。 三 、 植物规划 ( 一 ) 植被现状 老公园植物生长茂盛,古木参天,环境宜人,局部地被植物需更 新、补充。 天心花苑因被大量的小卖和摊点占用,绿地破坏严重,仅有上层乔木植物。 居民区植被稀少,保留的树木也极少,设计将其予以保留。 ( 二 ) 种植规划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 1)物种多样性,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群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群落多样性,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 有利保持群落的稳定;( 3)景观多样性;( 4)生态多样性。 生态性原则:( 1)了解群落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彼此见相互关系;( 2)城市生态环境各个因子对植物和群落的影响。 30 景观性的原则:( 1)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及造景功能;( 2)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有整体的把握;( 3)对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 四 、 基础设施 规划 (一) 给水 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蔡锷路和人民路的给水管网上各引一条 DN100 的给水管,在公园内呈环状布置。 单体构筑物:预留有供水点的单位构筑物的给水管道。 园林绿化:在绿化带内设快速取水阀,用于绿化浇灌,用水取自给水管网。 快速取水阀间距 60 米左右,支管管径 DN25。 消 防:沿主干管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 米。 管材:主干管采用 PE 管,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其余管道采用给水 UPVC 管。 (二) 排水 根据该片的总体规划和现状,采用雨污合流制。 有生活污水的单位构筑物的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排水管网。 地表排水经雨水口、或排水沟后,排入排水管网。 管材:室外采用埋地式排水 UPVC 双壁波纹管,室内采用排水 UPVC 管。 31 (三) 电气 电源 公园供电由城市 10kv 电网提供。 公 园内设 10/ 箱变,由箱变引出数回 380/220v 低压线路给单体、道路照明、水景动力提供电源。 照明 公园内照明包括园林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单体建筑室内照明。 照明灯具主要有埋地灯、庭院灯、草坪灯、水下灯、泛光灯等。 控制 各单位室内电气控制采用就地控制方式,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水景动力设专用控制箱,可自动也可手动,还可与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集中控制系统连为一体。 32 第三节 天心公园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 规划依据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 2020)》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20—— 2020)》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公园设计规范》 《长沙市天心阁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二 建设项目控制 不可建项目:大型游乐设施、大型商业建筑、大型水面活动设施、大面积的现代硬地广场等。 必建项目:天心书画园、游客接待中心、管理房等配套服务设施。 其它控制项目: 公园与百盛天心华庭间必须有 20~ 30 米的绿化隔离带。 ( 现公园西北部为“百盛•天心华庭”高层住宅小区建设用地) 除中部增加出入口外,沿建湘路不得再设出入口及商业服务设施。 3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