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xx高考199420xx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一地球地图(教师版)内容摘要: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42. (2020 年高考 全国 I卷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m B. 110m C. 170m D. 220m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两地中一地海拔大约 260m,一地为 150m,所以答案为 B. 43. (2020 年高考 全国 I卷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 ①为直线 B.道路 ②经过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 ③最长 D.道路 ①和 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答案】 D 【解析】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采用“ S”型来避开陡坡,不能确定道路 ①为直线, A 选项不合理;根据线路选址原则,道路不可能会经过最高点,显然 B 错误;道路③坡度最大,线路最短, C 选项错误,所以答案为 D 44. (2020 年高考 全国 I 卷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 ③ B.道路 ① C.道路 ①和 ② D.道路 ②和 ③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道路①整体坡度较缓,适合重型机械的运输,答案选 B。 道路③坡度最陡,线路②在 3000m 之后,坡度一直较陡,也不适合重型机械的运输,所以选项 ACD都不能选 图 4 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 5 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8~ 91500 3000 4500 6000 7500 9000 m 0 100 图 3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海拔 /m ① ② ③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题。 45.发生图 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答案】 B 【解析】发生图 4 所示两种地质现象为滑坡、泥石流,其共同的必要条件是坡度较大的山地,突发地震可以引起滑坡,连降暴雨也可以引起滑坡,地表堆积物多少不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即选 B。 46.图 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 4 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四处房屋,位于阳坡(南坡 )阳光射入时间长,同时位于山脊处受滑坡、泥石流威胁小, a、 c、 d 三处房屋位于山谷处,易受滑坡、泥石流威胁,所以 b 处符合要求。 (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 读图 1,完成 6~ 8题。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47.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 B. 55m C. 60m D. 65m 【答案】 C 【解析】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 85 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 20— 25 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 65 米,但不能是 65 米。 C 正确。 48.图中 ①②③④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答案】 C 【解析】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 C 正确。 49.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 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 15m B. 40m C. 90m D. 65m 【答案】 B 【解析】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 13 米,大坝顶端最高与 50米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 50 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 40 米。 聚落 河流、池塘 等高线 /m 0 50m 50 40 ① ④ ③ ② 50 图 1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 (旧课程 ))读图 4,判断 16~ 18题。 50. 河流 ab段的流向为 ( ) 南 北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52. 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 不合适的是 ( ) 梯田种水稻 【答案】 A 【解析】首先判断甲、乙、丙所处地形为丘陵地区,且三处地形坡度不同,结合坡度大小找出土地利用较不合理的选项。 甲处坡度较大,不宜修梯田,应种水土保持林;乙坡较缓,能修水平梯田种水稻或植树种草;丙坡也是缓坡能种植果树。 因此只有 C 选项土地利用不合理。 故选项为 C。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吉林、 江苏、浙江卷 (旧课程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 1),据图判断 1~ 3题: 图 1 53. ①②③④ 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 A.① < ③ B.① < ② C.① >② D.③ = ④ 【答案】 C 【解析】根据标高可知该地形海拔在 500 米以下,为山丘。 从①②③ 坡面线对比可知①处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坡面线所经等高线密集,坡度陡,③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故正确答案为 C。 54.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 ,辐射收入多 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且日变化大 多,水源充足 【答案】 B 【解析】此区为华北地区,甲坡为阳坡,乙坡为阴坡,乙坡日照气温不如甲坡。 且甲坡处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应比乙坡多。 故 D 选项错误,乙坡植物生 长好于甲坡是因为阴坡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即 B 选项正确。 55.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 羊 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种植水稻 混交林 【答案】 D 【解析】根据荒山治理的主要措施应是植树造林的原则,可将选项 A、 C 排除。 再根据乙坡为阴坡,不可能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B 选项也可排除。 (2020 年普通高等学 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京皖蒙卷 (旧课程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 7~ 9 题。 56.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答案】 B 【解析】根据沙丘的形状,迎风坡较 缓,背风坡较陡,在背风坡的两侧,由于风力的作用形成了两个伸出的沙角,即为“新月形沙丘”。 缓坡为迎风坡,根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可推断该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故正确答案为 B。 57. Q 点对 P 点的相对高度 (H)最大可以达到 (米 )( ) <H< 41 <H< 50 <H< 60 <H< 61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Q 点的高度应在 860 米至 870 米之间; P 点高度应在 810 米至 820 米 之间。 因此 Q 点对 P 点的相对高度 (H)取值应在 40 至 60 之间,其最大取值应在 59至 60 之间,即 C 选项正确。 58.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答案】 C 【解析】由图可知此地表形态应为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 故正确答案为 C。 (202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图 5 是“某地地形简图”, M 点位于 36. 5176。 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 M 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 米。 读图回答 7~ 9 题。 59.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M P Q ① ② ③ ④ 小路 等高线 500 500 200 200 500 图 5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答案】 B 【解析】 GPS(全球定位系统 )手持机的屏幕上应显示其所在地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三维坐标。 60.图中 P、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 析】 从 P 点至 Q 点间的四条小路中,穿过的等高线条数越多,起伏越大,反之起伏越小。 因此图 5中,③起伏最大,②起伏最小。 61.冬至日正午, 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则 P、 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 300 米 B. 400 米 C. 500 米 D. 600 米 【答案】 C 【解析】 冬至日正午, 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说明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根据冬至日直射点纬度和 M 地纬度可计算出 M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30176。 如右图所示,根据 M、 P 间的相对高度为 288m,冬至日时 M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30176。 ,可以计算出 M、 P 之间 的水平距离大约为 500 米。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广西、河南卷 (旧课程 ))图 1 表示 2020 年我国四个地区三个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 读图回答 1— 2 题。 图 1 62.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 ) 288m α M P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63. 可与 ①②③④ 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 ) 、黑龙江、海南、西藏 、西藏、黑龙江、海南 、海南、北京、西藏 、西藏、黑龙江、北京 【答案】 A 【解析】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 (新课程 ))图 2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 ,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 1cm,读图 2 回答 5- 6题 64. 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1000 和 1: 50000 B. 1:2020 和 1: 50000 C. 1:5000 和 1: 20200 D. 1:20200 和 1: 5000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比例尺计算,由图中可知,横坐标比例尺应为 1∶ 5 000,纵坐标比例尺应为 ∶ 10 000=1∶ 20 000。 65. 图中 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 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米和 200米 高考资源网(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