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整册先学后教教案内容摘要:

、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海龟吗。 你们想知道海龟是怎么离巢进入大海的吗。 它们进海时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 9课 —— 《自然之道》,学完之后,你就明白了。 二、揭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四次小比赛,同学们有信心赢吗。 首先,我们比认字。 三、比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 (二) 幼龟 侦察 踌躇不前 嘲鸫 愚蠢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如有不认识请中上等生纠正。 四、比理解词语(第二次先学后教) (连同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 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课堂随笔 : 课堂随笔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1 鱼贯而出 :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 :这里是说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踌躇 :犹豫。 五、比读课文 (第三次先学后教) :刚才的生字、新词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老师现在把它们重新 放到 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流利、读得正确。 ; ; ;。 六、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 ;。 七、当堂训练 hǎi ōu y chǔn y238。 u xiǎo ch226。 dǐ ( ) ( ) ( ) ( ) ,组词 幼( ) 栏( )嘲( ) 滩( ) 幻( ) 拦( )潮( ) 摊(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争先( )后 ( )无其事 响( )云霄 鱼( )而出 见死不( ) ( )出又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九课,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 容,培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课堂随笔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2 ,从中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可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去说); 3— 7 自然段,说说“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并是你的看法;。 “自然之道”的意思。 四、新授 (一)出示第一题 ; (不要求太精炼,说出意思即可) (二 ) 出示第二题 引导学生说处出“我们 ” 做了一件什么事。 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知道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三)出示第三题 引导学生明白: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四)出示第四题 ,理解题目的意思; :道理、规律 “自然之道”:自然界有其自己的规律。 五、当堂训练 ,回答问题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撼„„很快引来了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 ( 1)“鱼贯而出”的意思是:。 ( 2)“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的是什么事。 自然之道吗。 简单写一写。 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3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我们的 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它是我们中 华 民族的摇篮,可后来黄河变了,那么它是怎样变化的呢。 读课文题 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怎样变化的。 变化原因是什么。 我们 该 怎么去治理。 ) 二、出示学习目标 ; 、原因。 三、自学指导 ; “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等词语;。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家们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四、先学后教 ( 1)学生读书,边读边思考; ( 2) 小组讨论、交流; ( 3)后教 ①指名回答问题(一题一题进行) ②学生讨论、补充; ③ 教 师总结。 五、朗读训练,深入体会 ;。 六、当堂训练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课堂随笔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4 气候 湿暖 土地 、 道理 、森林 、结构 、泥沙 黄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b 科学家设计的治理 方 案是: a b c d ,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 们 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 怎样做呢。 请写一写。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蝙蝠和雷达》这一课,请大家跟着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揭示目标 三、初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①幻灯出示生字 蝙蝠 飞蛾 铃铛 揭开 障碍 荧光屏 学生练读(抽差生认读) ②出示新词 敏锐 超声波 雷达 教学反思: 课堂随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5 学生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结合实际理解新词。 四、 理清思路(第二次先学后教) ,理清思路,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1— 2):从飞机夜间飞行的现象,提出它怎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第二段( 3— 7):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原因。 第三段( 8):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设计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学写生字 ; ,其他同学下面临摹; 、纠正。 六、当堂训练 ,组词: 蝙 ( ) 蝠( ) 捕( ) 蛾( ) 萤( ) 铛( ) 偏( ) 福( ) 哺( ) 俄( ) 莹( ) 挡( )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推进 、 障碍物 、萤火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11 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三次试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 课堂随笔: 课堂随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6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目标,我 们将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学习 ,请你以科学家的身份介绍三次试验的过程及结论。 填表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四、新授 (一)出示第一段 — 5 自然段 (差生为主 ) (二 )出示第二题 67 自然段 (三)出示第三段 7 自然段,并观察图画 (让新授看图回答) 嘴 超声波 天线 无线电波 障碍物 发出 遇到 反射 耳朵 遇到 发出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7 五、当堂训练 的第 6 自然段,完成下列习题: 1蝙蝠探路的方法:。 2飞机上 的雷达相当于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 ;荧光屏相当于。 12.*大自然的启示 一、导入新课 科学家探究蝙蝠的飞行奥秘,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请读下面的这篇课文 —— 《大自然的启示》,你就会发现这一点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 ;。 三、自学指导 ,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动植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鲸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 四、通过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一人一段),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教师板书读错的字词;。 课堂随笔: 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8 五、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思考自学指导中的 4 三个问题; 、交流; ;。 六、当堂训练 ,组词 蝙( ) 蚊( ) 避( ) 揭( ) 荧( ) 偏( ) 纹( ) 僻( ) 歇( ) 莹( ) ( 1)科学家飞行蜻蜓翅膀末端 ,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解决了飞机。 ( 2)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 ,而这种外形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工程师设计船体模仿鲸的形体,解决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39 13 夜莺的歌声 教学要求: ,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 主义精神。 、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教具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计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夜莺的歌声》(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 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 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并认真读一读。 (2)思考以下问题: A.“夜莺”指的是谁。 ,请迅速浏览课文每部分,看看每部分写了什么。 四、先学 ,边读边思考“自学指导”中的所提出的问题。 ,交流。 五、后教 (一)比读课文 ,(一人一段) 要求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予以纠正。 、正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下册 40 (二 )比认生字 出示本课字词(小黑板或幻灯) 耷拉 木屑 挺巧 轻蔑 拧下来 蘑菇 鬼子 尘埃 呻吟 婉转 烧毁 兴致勃勃 (三 )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逐个出示“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师以问题回答情况让学生互教或师后教 六、当堂训练 dā xi226。 guǐ ch227。 n āi wǎn zhuǎn ( )拉 木 ( )( )子 ( )( ) shēn y237。 n huǐ m239。 b239。 b239。 ( ) 烧( ) ( )菇 兴致( ) 削( ) 挺( ) 仿( ) 枪( ) 哨( ) 庭( ) 防( ) 抢( ) 3.说说课文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谁能说说这篇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