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徐建平专题讲座心得体会内容摘要:

求变成自己工作的快乐源泉。 二 .用爱做桥 ,让包容成为一种习惯。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活水”,她托起班级管理的翅膀。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这种爱,是发自教师内心的真爱,是一种大爱,不是溺爱,更不是一种因职业要求而被迫装出来的给予和施舍。 爱是尊重,尊重意味着信任、理解、宽容和接纳每一个学生。 每个班级不可能都是可造之才,也不可能全是十全十美的学生,人是有差异的,正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 叶一样。 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徐校长认为“教师的眼中学生永远只有一个缺点。 我们鼓励冒尖,更要容忍落后。 ”“原谅比指责更有杀伤力”这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和孜孜不倦教育为主的爱心。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3 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把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来开发。 ”这样的观点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把对学生的包容之心变成一种习惯。 徐校长说:“‘教好,学生’就要拥有‘有爱无恨’的博大胸怀。 教师要摒弃‘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因为‘恨’是不能使铁变成钢的。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